乡村旧宅翻新,营造属于自己的家和生活

空间构架师 2024-09-05 01:44:26

#乡村的理想家

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盖一栋小楼,为家人也好、为自己也罢,是很多人的魂牵梦萦。然而,过去的自建住宅大多以快速廉价且千篇一律的样态呈现,这些相似的空间往往设施陈旧、功能缺失,易造成生活的不变,显然无法满足当代人们对诗意栖居的想象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本期专题,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乡村住宅,摒弃流水线式的低质量建造,打破单调乏味,从屋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出发,融于兼备功能性和美学性的现代设计理念,在砖瓦堆砌的物理空间之外,营造宁静、纯粹的美好生活。

#01

危房新生

四代同堂的田野老宅子

{ 上海金山小南居 / 直距建筑设计 }

小南居 / 直距建筑设计 © WM STUDIO

一场大雨,自家的老宅房子变成了危房。借着天气,做设计师的徐俊伟将旧房重建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四代同堂的自建房需要照顾到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在保持距离的同时,互相关注。

© WM STUDIO

所以在空间的规划上,采纳了分区生活的方式:一个楼层一代人。每层除了设计独立卧室外,还会以小客厅、户外庭院、阳台等形式,配以独立的活动空间,以便去延续各自的生活习惯,会各自的朋友,打造各自舒适的环境。

© WM STUDIO

这栋老宅面积460平方米,16米进深,左右间距只有1.5米,中间段的空间基本处于黑暗阶段。建筑的6个面中,3个面处于无光状态。

设计师从另外三个面入手:通过不同方式,把光引至黑暗区域。通过不同尺度,形状的窗,去规划光线进入的方式。窗构造形成的同时,建筑的形态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 WM STUDIO

挑空从一楼贯穿到屋顶,既解决了采光问题,也通过挑空的空间实现了家人间的互动。有什么事情,直接抬头或低头喊上一声,应答之间,柴米油盐。

© WM STUDIO

#02

无需全拆

旧房子与新木屋的共存

{ 京郊乡村混合宅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

京郊乡村混合宅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 金伟琦

这是一座位于北京市郊普通乡村的宅院。作为当地村落中一处新的建造,设计师希望改造继续呈现出一种新旧混合的状态,与村庄肌理建立关联,低调融入到整个村庄的风貌之中,同时在院内产生一个丰富、自然的小世界。

© 金伟琦

新的建筑体是一座连续起伏的木屋,它覆盖了场地中间的旧屋,并向南北两侧延伸出生活使用空间,构成新的庭院建筑格局。

向北进入旧屋,餐厅、厨房一字排开,旧木屋顶与新木构屋顶相互对照。餐厅向外与邻居家院墙形成一处竹林庭院,就餐活动可延伸到庭院中,置身于竹林中饮食品茶。

© 金伟琦

通过餐厅即进入后院,此院为主要室外活动院落,通过半室外走廊过渡到庭院当中,院中植有大树。可在外廊中小憩,也可在大树下聊天。

© 金伟琦

继续向后进入卧室区,北房与木屋之间通过玻璃廊相连,自然区隔出一个窄院。三个卧室均可直接面向室外景观,满足采光通风需求,同时视线避免干扰。不同庭院的设置,让室内各个角落都焕发着自然的生机。

© 金伟琦

此外,新木屋采用雪松胶合木作为主要材料,结构形式上借鉴抬梁式架构,回应北方民居的木作传统。设计师充分利用胶合木这一低碳、可再生的自然建材,用新的结构表现接续旧屋的木构,实现新与旧在结构层面上的对话。

© 金伟琦

院落的营造、结构的更新、材料的再利用,设计试图创造一种新旧迭代演进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在个性特征、风貌协调、造价控制之间建立平衡,为乡村建筑更新提供新的可能性。

#03

围绕物件

构建家的日常意义

{ 灶间之家 / 陆少波 }

灶间之家 / 陆少波 © 肖潇

相较于首个项目侧重于内向的拆旧建新,这座名为“灶间之家”的设计师自宅,选择聚焦于日常生活空间和物件的重要性,例如常熟地区农宅里兼具煮饭烧菜和祭祀灶神的灶间。对设计师来说,这个仅仅18平方米的灶台蕴含着改变占地271平方米住宅的空间感知潜力。

© 肖潇

设计师选择去除部分屋顶,让附属小屋的灶间由原来的尽端空间变成为整个院子的中心,并在主屋与附属屋之间的巷弄末端增加一个砖砌门洞,既在空间上微弱划分了巷道和主院,也可兼作主屋边门的雨棚和屋顶落水的排水口。红砖门洞与灶间一侧的窗共同组成了巷弄的丰富表情,容纳采光、闲坐、做饭操作的细微划分。

© 肖潇

另外通过不同的动作让院中的树木、水井等物件成为空间的主角,旧宅的主院——巷弄的庭院空间构成被改变为巷院、屋院、树院、井院的空间构成。同时内外的界限不被明确限定,灶台、水井等物件和院中的植被共同组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所,营造出微弱分隔但又自由连续的空间感知。

© 肖潇

#04

立体庭院

为退休生活而设计

{ 韩国八代传承宅邸 / TURTLE Architects }

韩国八代传承之屋 / TURTLE Architects © Lee Kang-seok

这所住宅的屋主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高城的一片土地上,并在这里成长。成年后,他在首尔工作、养家。当居住在这里的父母去世后,如今的他想对住宅进行翻新并于此度过自己的退休生活。

© Lee Kang-seok

设计师考虑到这是一处已传承了8代之久的土地,在设计之前更加注重场地分析。这片土地上,既有西式房屋、谷仓,也有老一辈人生活过的韩国传统木屋。现下,它们都被“拆除”了。

设计师选择用木材、屋顶瓦片和基石等传统建筑材料,用于建造新的200平方米住宅。一口古井(自业主的祖辈定居以来就存在和使用过)和一座支石墓(青铜时代的岩石墓葬代表),因是土地之内、房屋之外的独特存在而被保留了下来。

© Lee Kang-seok

设计师利用现有土地的梯田形态,规划了不同高度的立体庭院——下院、井院、上院。下院为木屋遗址处,足够大的空间可以用于家庭聚会。井院犹如一个画廊连接着餐厨区和上院,古井和支石墓都在内里,作为一处兼备景观性和流通性的空间,上院则更加私密,每个空间都设有推拉门以起到分隔的作用。

© Lee Kang-seok

上院则更加私密,每个空间都设有推拉门以起到分隔的作用。

© Lee Kang-seok

为了保证空间的透光和开放性,整体房屋朝南打开,可以看到山景,也可以看到庭院内屋主的祖辈种植的那棵榉树。

© Lee Kang-seok

编辑 | Roy

校对 | Miki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