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董加耕年纪轻轻却选择回老家务农,如今的他怎么样了?

和雅评过去 2024-09-13 02:19:56

1961年,年轻的董加耕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回到家乡务农。这个决定震惊了许多人。谁能想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农村小伙子,居然甘愿放弃大好前程,回到乡下种地。如今,白发苍苍的董加耕依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他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董加耕的少年时代

董加耕出生在江苏盐城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1940年出生的他,小时候跟着父母干农活,生活艰苦。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有机会读书,坐在教室里学习对童年的董加耕来说是无比的喜悦。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深知粮食生产对百姓的重要性。1950年代,粮食短缺的问题尤为严重,董加耕立志通过学习改善农业生产,帮助更多的人摆脱饥饿。

高中时期的优秀表现

董加耕在学校里表现非常优秀,深受老师喜爱。他不仅学习刻苦,还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是名副其实的标兵人物。然而,1950年代末的自然灾害让粮食问题更加严峻,这让他的思想逐渐转变,决定投身农业。他将名字从“嘉耕”改为“加耕”,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动力。

北大录取与回乡务农的选择

董加耕高中毕业时,各科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哲学系。然而,他拒绝了这份北大入学申请书,在升学登记表上写下“立志耕耘,回乡务农”。他的决定令许多人不解,甚至有人觉得他的想法太过愚蠢,但他坚信通过农业知识的应用,能够真正改善农民的生活。

回到家乡,深耕土地

董加耕受到了国家号召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影响,认为回乡种地是解救农民的捷径。五四青年节那天,他毅然返回家乡开始务农。尽管面临许多不理解和质疑,他依然扎根田间,努力寻找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他亲自下田研究,通过实践发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董加耕提出了“水改旱”的举措,将沤田改为旱田,实施绿肥轮作,改良土壤。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当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他的努力得到了全乡的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董加耕的贡献与影响

董加耕的“水改旱”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一年粮食大丰收。他的努力和智慧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成为许多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南京大学的72名学生受他的鼓舞,纷纷投身农村建设,称为“七十二贤人”。董加耕一心为公为民,在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加耕的低调与奉献

1962年,董加耕被推选为村里的会计,他认真负责,从不多拿一分一毫。他的工资大部分用来帮助村里有困难的家庭,即使家里开销紧张,他也毫无怨言。尽管他自己觉得只是尽了应尽的责任,但村民们都看在眼里,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毛主席的赞赏与宴会

董加耕的事迹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主席邀请他参加了一次小型生日宴会。在宴会上,毛主席对他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邀请他坐在自己身边。宴会结束时,主席还为他送上了水果,这让董加耕深感感激,决心更加努力为人民服务。

坚持初心,不改本色

1976年毛主席逝世,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的成员,日夜守灵表达对主席的敬意。他始终坚持毛主席的教导,一心为民,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董加耕的卓越贡献受到了赏识,官位不断晋升,但他依然保持低调,不动用职务之便,为百姓着想。

改革开放中的董加耕

1987年,董加耕调任盐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他不辞辛苦,多地学习,希望调动大家创业的积极性。在他的努力下,乡镇企业获得了巨大突破,产量进入全国百强企业榜单。董加耕的努力和奉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坚定不移的信念

董加耕从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即使在面对质疑和困难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真正造福了许多人。21年,他以81岁的高龄参加征文比赛,写下了自己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董加耕的故事,是一个坚守信念、为民奉献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和奉献精神。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