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弟:26岁相遇,他用一块手绢和霞帔,让张爱玲姑姑苦等55年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1-25 04:26:13

李开弟:26岁相遇,他用一块手绢和霞帔,让张爱玲姑姑苦等55年

1924年的那个夏天,一艘从上海驶向英国的邮轮上,26岁的李开弟第一次遇见了张茂渊。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被他递上手绢的女子,会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始终守候着他。一块手绢,一件霞帔,串起了一段跨越55年的情缘。张茂渊是张爱玲的姑姑,出身显赫,但命运却让她与李开弟擦肩而过。这个被称为"民国才女"的女子,为何会对一次短暂的邮轮相遇念念不忘?那个被她等待了大半生的男子,又为何最终选择与另一个女子共度一生?在这段令人唏嘘的情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时代悲歌?

一、命运的起点

张茂渊出生于1901年,生于晚清名门望族。她的外祖父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父亲张佩纶曾任两江总督。张府上下三代都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密切相关。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张佩纶正在两江总督任上。当时的南京城内局势紧张,各国商团蠢蠢欲动。张佩纶在这场危机中力保南京城安全,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1903年,张佩纶病逝,年仅两岁的张茂渊便失去了父亲。她的母亲出身李鸿章家族,受过新式教育,坚持让张茂渊接受新式学堂的培养。张茂渊自幼便展现出超人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文和法文,还擅长钢琴演奏。

与此同时,生于1898年的李开弟在上海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父亲是江南丝绸商人,家境殷实但不算显赫。李开弟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191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主修机械工程。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业优异,还组织了学生读书会,研读各类西方文学作品。

1922年,张茂渊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学习。这所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为她打开了一扇认识西方文化的窗户。在这里,她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英语,还接触到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留学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4年初,上海交通大学选派优秀毕业生赴英深造。李开弟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这个机会。同年春天,张茂渊的母亲也决定送她到英国留学。当时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走出去"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选择。

张茂渊与她的嫂子黄逸梵一同踏上了这趟远行。她们选择了一艘英国邮轮,这艘船从上海出发,要经过香港、新加坡、锡兰等地,最终抵达英国。这趟为期一个多月的海上旅程,注定要在张茂渊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李开弟选择了同一艘邮轮。作为公费留学生,他的行李很简单,除了必需品外,就只带了几本最喜爱的英文诗集。这些诗集中,收录了拜伦、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日后成为他与张茂渊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这艘承载着众多留学生希望的邮轮上,一场改变两个人命运的相遇即将发生。海浪翻涌的甲板上,一块手绢的递出,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永远地连接在了一起。

二、情深缘浅的转折

1924年仲夏,邮轮驶入马六甲海峡时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海浪颠簸间,张茂渊和黄逸梵在甲板上晕船呕吐。正是在这个时刻,李开弟出现在张茂渊身后,递上了那条改变两人命运的手绢。

这次偶遇之后,李开弟经常在傍晚时分来到甲板上。他带着自己珍藏的英文诗集,为张茂渊朗诵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两人常常谈论到日落西沉,话题从文学艺术延伸到对世界的看法。李开弟流利的英语和对西方文学的深刻理解,与张茂渊在圣玛利亚女校所学的知识不谋而合。

邮轮途经新加坡时,恰逢当地华人举办传统庆典。李开弟邀请张茂渊一同下船游览。在新加坡的牛车水,他们品尝了南洋特色点心,参观了天福宫。这座建于1839年的庙宇,见证了无数华人漂洋过海的故事。两人在庙前的广场驻足,讨论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到达锡兰时,李开弟得知张茂渊对当地闻名的红茶感兴趣。他特地找到一位当地茶商,为她买了一罐精制红茶。这罐来自努沃勒埃利耶高地的茶叶,后来成为张茂渊在英国留学期间,最珍贵的慰藉之一。

在亚丁湾的一个黄昏,李开弟注意到张茂渊在甲板上瑟瑟发抖。他回到舱室取出一件淡红色的霞帔,轻轻披在她的肩上。这件霞帔是他在上海老城隍庙附近的一家老字号买的,本打算送给在英国的表妹。这个举动让两人的关系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然而,命运的转折就在这看似美好的航程中悄然发生。当邮轮驶入地中海时,李开弟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电报。他的父亲因经营不善,丝绸生意陷入困境,家道中落。这个消息让李开弟陷入了沉思。作为家中长子,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与此同时,张茂渊的身份背景也让李开弟感到压力。张府与李鸿章家族的世交关系,在当时的上海滩上都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之间的身份差距,在那个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年代,成为一道无形的鸿沟。

邮轮抵达苏伊士运河时,李开弟开始有意疏远张茂渊。他不再在傍晚出现在甲板上,也不再带着诗集与她交谈。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在两人之间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墙。当邮轮最终停靠在利物浦码头时,李开弟匆匆与张茂渊道别,转身消失在码头的人群中。

那件淡红色的霞帔,成为了这段短暂情缘的见证。张茂渊将它小心收藏,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这件霞帔始终陪伴着她,见证了她对这段情缘的守候。

三、双城记事

1924年深秋,张茂渊进入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英国文学,而李开弟则在利物浦大学工程系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两座城市之间,火车需要整整三个小时。这段距离,既不算远,也不算近,恰如两人此时的关系。

在伦敦,张茂渊租住在布鲁姆斯伯里区的一间公寓里。这个区域聚集着许多文人雅士,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住所就在附近。每天清晨,张茂渊都会经过罗素广场,那里的古老梧桐树让她想起上海法租界的林荫道。她常在广场边的一家书店驻足,翻阅最新出版的英文书籍。

李开弟在利物浦的生活则显得忙碌而充实。利物浦大学的工程实验室里,他专注于研究最新的机械制造工艺。周末,他会去著名的阿尔伯特码头散步,那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轮船,让他想起在上海外滩看到的景象。

1925年初,张茂渊给李开弟写了第一封信。信中除了询问他的近况,还提到了她在伦敦看到的一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李开弟回信谈到了利物浦的工业发展,以及他对中国机械制造业未来的思考。从此,两人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通信。

那年春天,利物浦举办了一场工业博览会。李开弟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展会的筹备工作。他在信中向张茂渊详细描述了展会上展出的最新蒸汽机技术。张茂渊则在回信中分享了她在大英博物馆研究莎士比亚手稿的经历。

1925年夏天,两人在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偶遇。那天正值伦敦举办"帝国展览会",来自各个殖民地的展品吸引了大批观众。他们在国家美术馆前短暂交谈,谈到了各自的学习状况。这次见面后,通信变得更加频繁。

随着时间推移,信件的内容逐渐从学业扩展到了对时局的关注。1925年"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了声援活动。张茂渊参与了游行,并在信中向李开弟描述了活动的细节。李开弟则回信讲述了利物浦华人社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1926年初,张茂渊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包裹。是李开弟寄来的一套工程图纸和一本英国诗选。图纸上详细记录了他参与设计的一台纺织机械,而诗选的扉页上,抄录着济慈的《夜莺颂》。这个包裹成为了他们在英国留学期间最后的通讯。

当年春天,李开弟因父亲病重提前返回上海。临行前,他给张茂渊寄去了最后一封信,信中附上了一张利物浦大学的明信片。此后,两人的通信戛然而止。张茂渊继续在伦敦完成学业,直到1927年才回到上海。而此时的李开弟,已经在上海开始了他的事业。

四、时光交错的上海滩

1927年的上海,已经不是张茂渊离开时的模样。这座城市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张茂渊回到上海后,定居在法租界的一栋花园洋房里。她在圣约翰大学任教,负责英国文学课程。每天清晨,她都会沿着武康路散步,看着梧桐叶随着晨风飘落。

李开弟此时已在上海机器制造厂担任工程师。他将在英国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参与了多项纺织机械的改良工作。工厂就在虹口区,靠近苏州河畔。他常常要在工厂里待到深夜,研究新型机械的设计图纸。

1928年春天,在一次教育界的聚会上,两人再次相遇。那是在霞飞路的一家西餐厅,张茂渊作为圣约翰大学的代表出席,而李开弟则是受邀演讲工业教育发展的嘉宾。他们相隔数桌而坐,却都没有上前打招呼。

同年秋天,李开弟的父亲去世。他继承了家族在南市的一间丝绸庄,但决定将其改造成机械零件工厂。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议论,但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工厂开业那天,张茂渊派人送去了一封贺信,信中只有简单的几句祝福。

1929年,张茂渊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英国文学的文章。其中一篇谈到了济慈的诗歌,引用了那首《夜莺颂》。这些文章在上海文化圈引起了广泛关注。李开弟看到这些文章后,也在《工商日报》上发表了几篇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文。

1930年代初,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李开弟的工厂也遇到了困境。为了维持经营,他开始研发新型的纺织设备。在一次商会的会议上,他提出了改良传统纺织机械的方案。这个方案后来被多家工厂采用,为他赢得了"机械专家"的美誉。

1933年,张茂渲收到了一份请柬,是李开弟的订婚消息。他的未婚妻是青岛一个商人的女儿,在日本学习过纺织技术。张茂渲派人送去了一份贺礼——一套英文诗集。而李开弟则回赠了一件苏州刺绣的手帕。

此后的岁月里,两人都在上海生活,却再也没有直接的交集。张茂渲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李开弟的工厂在战争期间被迫停产,他带着家人迁往重庆,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上海。

1949年,局势变化,李开弟举家迁往香港。临行前,他曾路过武康路,看到了张茂渲居住的那栋洋房。房子依旧,只是门前的梧桐树更加高大了。张茂渲则选择留在上海,继续她的教学工作。那件淡红色的霞帔,一直被她珍藏在梳妆台的抽屉里,见证着这段渐行渐远的往事。

五、港岛晚晴

1966年的香港,已经发展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李开弟在港岛经营的机械制造厂规模扩大,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工业企业。他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将工厂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每天清晨,李开弟都会在跑马地的晨雾中散步,远眺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

这一年秋天,张茂渊因为一次学术交流来到香港。她已经从教职退休,但仍在上海参与文学翻译工作。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她谈到了中西文化交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演讲结束后,有记者问起她留学英国的经历,她只是简单提到了那艘从上海启程的邮轮。

1967年春,李开弟在《华侨日报》上看到了张茂渊的专访。文章刊登了她年轻时的照片,那是在伦敦求学时拍摄的。照片中的背景是特拉法加广场的石狮子,让李开弟想起了他们在伦敦的最后一次见面。

同年夏天,张茂渊在港岛一家旧书店里偶然发现了一本关于机械工业发展史的书籍。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了李开弟在上海时期对中国纺织机械改良的贡献。这本书后来被她带回上海,存放在她的私人图书室里。

1968年,李开弟的夫人去世。在整理旧物时,他发现了那封张茂渊在1933年送来的贺礼卡片,以及那套早已泛黄的英文诗集。这些物品被他小心地放进了书房的柚木箱子里。

1970年代初,香港掀起了一股怀旧潮。有人在报纸上连载二十年代上海的往事,其中提到了圣约翰大学的那些知名教授。张茂渊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中,被称为"民国才女"。李开弟订阅了这份报纸的全年份。

1975年,李开弟最后一次回上海探望故友。他路过武康路时,发现张茂渊曾经居住的洋房已经改作他用。那棵老梧桐树依然挺立,树干上爬满了常春藤。他在树下驻足良久,然后转身离去。

1978年,张茂渊接到香港大学的邀请,为一本英国文学选集作序。她在序言中回忆了自己在英国求学的岁月,提到了那些在船上度过的静谧时光。这本选集后来成为了香港多所大学的教材。

1980年,李开弟在跑马地的寓所中安详离世。在他的遗物中,有一个老旧的皮箱,里面装着一叠发黄的信件,都是当年在英国期间与张茂渊的通信。他的子女按照他的遗愿,将这些信件与那套英文诗集一起保存。

张茂渊在1982年于上海去世。在她的梳妆台抽屉里,那条淡红色的霞帔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还有一张泛黄的利物浦大学明信片。这些物品后来被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成为了民国文人生活的历史见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