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国家提倡给基层减负是件好事,但当该政策落实到基层后,却惹得很多基层工作人员怨声载道。
他们表示:自从基层开始减负后,自己的工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减越多,真不知道是给基层减负,还是加负。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原因。
首先,形式主义的变相存在。
尽管上级一直在强调基层减负,可某些形式主义的工作要求却又以新的面貌出现。
比如,一些不必要的APP打卡、报表填写仍然存在,只是换了个名头或者换了个平台。
有基层工作人员透露,以前每天要填5份纸质报表,现在变成了要在3个不同的APP上填写类似内容。
看似数字化、高效化了,实则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
据不完全统计,花费在这些重复、形式化的任务上的时间,可能占到基层工作者日常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其次,层层加码的工作任务。
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在层层传达的过程中,往往被不断加码。
原本一项简单的任务,到了基层可能变成了多项复杂的任务。
就像上级要求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活动,本是一个合理的任务。
但到了基层,可能就变成了不仅要整治环境,还要额外进行环境美化、制定详细的长效管理方案、每天撰写活动总结上报等。
这种层层加码的情况,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最后,基层职能的模糊与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
但这些职能往往界定不清晰,很多时候只要和群众相关的事,都被归结到基层去解决。
例如,在解决群众就业问题上,基层既要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又要开展就业培训。
有的甚至还要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
然而在人员编制和资源配置上,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事实上,这种基层工作越减越多的情况,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一方面,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基层工作者疲惫不堪,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
另一方面,也违背了基层减负的初衷,不利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在我看来,基层减负本是一项利民利基层的好政策,要想真正实现,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上级部门要真正做到简政放权,去除形式主义;
二是明确基层职能,合理分配任务;
三是建立科学的工作监督机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只有这样,基层工作人员才能真正从繁重的工作负担中解脱出来,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
什么都要,什么都报,什么都留,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