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巨头嘀嗒出行,五次坎坷冲刺上市的漫漫长路

商道忌童言 2024-04-29 06:03:46

自2014年创立以来,嘀嗒出行一直致力于打造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领域的领先品牌。然而,其上市之路却充满坎坷,历经五次尝试,终于在2024年2月获得证监会备案,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的新贵。

嘀嗒出行的核心业务是顺风车,通过提供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出行市场中,嘀嗒出行面临着来自滴滴、哈啰等巨头的压力。尽管这些竞争对手在某些时候选择了蛰伏,但嘀嗒出行的IPO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创业导师骆仁童博士分析称,嘀嗒出行难以叩响上市之门,或许与其业务模式的单一性难逃关系。该公司过度倚重顺风车这一支柱,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元化的业务挑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步伐略显蹒跚。

为了实现上市目标,嘀嗒出行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技术实力、升级安全机制、扩大用户基础、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提升变现能力,并寻求在中国出行市场的价值链上建立战略联盟和投资收购机会。这些举措旨在增强嘀嗒出行的市场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嘀嗒出行上市后能否实现业绩反转,仍有待观察。由于业务增长天花板相对有限,单纯通过上市融资似乎难以根本改变嘀嗒出行的艰难处境。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嘀嗒出行上市的同时,也需要谨慎评估其未来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

嘀嗒出行,这个以顺风车平台为主打的出行服务提供商,在2023年取得了显著的营收增长,达到8.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23%。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和业务的逐渐复苏。然而,尽管嘀嗒在顺风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其整体收入规模仍然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顺风车市场的增长潜力有限。

嘀嗒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顺风车平台服务,这一业务在2023年为公司贡献了95%的收入。其他收入则来源于包括租车服务和广告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在过去的几年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2022年,嘀嗒的营业收入下降至5.69亿元,同比减少27.14%。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多地复发以及与出租车及网约车服务相关的合作平台合作结束所导致的。

此外,嘀嗒还面临着一些市场竞争和合规性挑战。在中国的汽车客运市场中,顺风车服务只是众多服务类型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2年,顺风车市场的交易总额约为191亿元,远低于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的规模。这意味着顺风车市场与其他两个市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

同时,顺风车市场还面临着严格的合规要求和高频的投诉问题。安全性成为聚合平台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之一。历史上,由于数据安全、客户投诉等问题,网络预约车平台经常出现在资本市场的风波中。嘀嗒也不例外,根据其招股书,由于缺乏适用于网络预约车服务的牌照,嘀嗒顺风车平台在过去几年中累计收到了57宗行政罚款,其中大部分已经撤销。

尽管市场增长前景受限且监管环境趋严,滴滴和哈啰依然勇敢涉足顺风车领域。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顺风车业务以轻资产模式运作,毛利率相对较高,堪称出行行业中最具盈利潜力的流量变现手段之一。在此模式下,平台无需自持或租赁车辆,仅需提供信息撮合服务,将车主与乘客有效对接。据公开资料显示,哈啰、嘀嗒及滴滴的顺风车业务毛利率普遍超过70%,这对于任何商业模式而言都极具吸引力。

顺风车服务为出行平台打开了一扇有效的流量变现之门。对于滴滴和哈啰而言,网约车和共享两轮业务虽然高频但毛利率较低,它们更像是引流工具,而非主要盈利来源。相反,低频但毛利率较高的顺风车业务则成为了这些平台的现金奶牛。这种业务结构完美契合了“高频低毛利业务吸引流量,高毛利业务实现盈利”的商业智慧。

然而,嘀嗒却陷入了尴尬境地。其95%的业务都依赖于顺风车市场,缺乏像网约车或共享两轮业务这样的强力引流器。这无疑限制了其业务发展的上限。至于为何嘀嗒不选择进军网约车或共享两轮市场,原因有二:

一方面,网约车市场已被滴滴牢牢掌控,其通过巨额补贴和收购策略构筑了难以逾越的壁垒。滴滴在网约车领域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从2012年9月9日在北京上线到2016年与Uber中国合并,滴滴凭借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市场策略迅速崛起并巩固了市场领导地位。如今,新进入者要想在这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需要付出巨额的资金代价,而这并非一般公司所能承受。

另一方面,共享两轮业务属于重资产模式,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用于车辆采购、维护和更新等环节。这导致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业务的毛利率普遍偏低。以哈啰为例,其2019年和2020年的共享两轮业务毛利率分别仅为6.4%和6.67%。这种低毛利率背后是持续的资金压力和车辆更新换代的需求。为了保持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平台必须定期投放新车以替换老旧车辆。这将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大量流出。哈啰在2018年至2020年间用于投放新车的资金支出分别高达42.52亿元、23.33亿元和40.26亿元,充分展示了该业务对资金的巨大渴求。

面对如此困境,嘀嗒在资本方面的有限性使其难以在共享两轮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和扩张。因此,它不得不将重心放在顺风车业务上,尽管这意味着其业务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尽管嘀嗒在业务上遭遇增长瓶颈,但其盈利能力依然稳健,具备自我维持的实力。2022年,嘀嗒虽出现1.88亿元的亏损,但这主要归因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非现金损失,实际反映了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剔除此因素后,嘀嗒在2021至2023年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2.1亿元、0.46亿元和0.91亿元,利润率稳步提升。

从现金流角度看,嘀嗒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显示出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的波动主要受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一旦估值下调,这一指标有望转正。此外,嘀嗒成功上市后,优先股将转为普通股,从而消除这一负面因素。不过,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创业导师骆仁童博士补充到,嘀嗒出行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成功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还取决于它如何使用这些资金,以及如何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中找到平衡点,实现健康的长期发展。

然而,嘀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频繁的监管约谈、行政处罚以及汽车事故投诉等问题,都对其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嘀嗒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那么它在激烈的出行市场竞争中将难以为继。

综上所述,嘀嗒在顺风车领域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克服诸多挑战。成功上市或许能为其带来资金支持,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

相关事件:

错位竞争发展成顺风车第一股,嘀嗒出行上市能破局吗?

恢复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如何讲好未来的故事?

滴滴被罚80亿,信息安全成监管新重点

风暴中的滴滴宣布退市,将也许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了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AI趋势》《ChatGPT》

数字应用:《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

数字中国:《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慧建筑》《智慧交通》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转》《零售业数转》《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数字化:《烟草数转》《银行金融科技》《电力能源互联网》

宏观与趋势:《数字经济》《2024宏观》《双碳》

思维与技能:《数字化思维》《组织变革》

创新与创业:《创业导师》《商业模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