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可能也无法刺激人们生育了

罗sir职话 2024-10-16 20:40:39

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人口下降,显然已经威胁到了经济增长。

去年我国人口减少了208万人,这差不多是一个中等城市人口的规模;考虑去年出生人口也只有902万人,这意味着拉动的婴幼儿消费更低,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也就更大。

面对威胁经济增长的人口下降,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

首先就是放开二胎生育,然后又放开了三胎生育,二胎带来的人口红利很快就被消耗殆尽,但在放开生育之外,我们其实还有更多方法。

今年妇联的代表高洁对记者说:“我总觉得作为一个女同志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了一圈,也还没有去孕育一个生命,是一件蛮遗憾的事情。”

鼓励生育,我们已经摆到了非常明显的位置上来。

但这些,显然还不够。

为了刺激生育,一些机构还和大学合作,开设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婚育三观”的课程,在备受瞩目的会议上,人们也会尽其所能地传播一个友好生育社会。

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措施,当时的人口太多是负担这样的观念,也的确被很多人所接纳,甚至到今天,还会将就业难、收入低等现象,归因为人口太多是负担。

到今天,转变的不仅仅有对人口的态度,还有对生育数量的限制。

越来越多的女性会被街道办询问是否有生孩子的打算,这几年极低的生育率背后,是以90后为代表的一个群体低生育意愿的结果。

而对那些人口更少的城市而言,刺激生育就显得更为迫切。

去年我国人口减少了208万,这大抵相当于牡丹江的全部人口。2022年牡丹江市人口为222万人,差不多约等于去年一个牡丹江市人口消失了。

有的人认为婚育只是个人自己的私事,是个人的自由,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尤其是在一个备受少子化困扰的经济体里,生育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它更是一个国家社会层面的大事。

要想刺激生育,更重要的当然是真金白银,但在这之前,一个生育友好的氛围显然更为重要。

根据计生协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有约50万居民的密云区,当地计生协成立了一个500人的宣传团队,来推动生育友好的宣传。

文章称,该团队至少与密云区超过一半的“适龄”夫妇联系过至少六次。他们还在公园里设置了新的艺术作品:一个真人大小的纸板,一男一女带着三个孩子走路,在他们上面是一个口号,写着夫妇要适龄生育。

类似的宣传方式,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同小异,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内容,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这并不奇怪,因为人口下降尤其是少子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的确很大很大。

以东北地区为例,东北人口出生率全国垫底,平均每对夫妇仅仅生育0.6个孩子,还不到生育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0.6的生育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起码有40%的家庭连一胎都不想要。

东北这样的地区,有它独特的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机会等等,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家庭的婚育意愿。

但比起经济而言,东北地区面临更迫切的问题可能还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减少,未来五十年后,东北广袤的大地上,又有多少村镇甚至是县城沦为“鬼城”?

在经济更为发达的上海,其生育率一样垫底。

2023年上海平均初育年龄在31.66岁,其中一孩率为66.24%,二孩率只有29.1%,三孩率只有4.21%,而上海市户籍人口的二胎三胎意愿,则更低。

2023年的上海总和生育率,也只有0.6。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我国综合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来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也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

而影响生育的主因,就是孩子出生后生活质量下降、养育孩子压力大、教育过程太累太操心等导致了家庭不愿意再生育。

那么发钱,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吗?

就在国庆期间,路透社还曾预测大规模的超长期国债会即将到来,这笔钱会被用来补贴民生行业,其中涉及到二胎生育的,也会向每个二胎家庭每月发放800元现金补贴。

800元的现金补贴,显然可以吸引一部分人选择生育二胎,至少奶粉钱可以够一部分。

一个月800元的补贴,一年下来也有9600元,几乎可以完全覆盖孩子某个品类的消费,例如衣服和日常用品。

800元的补贴,能够对生二胎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考虑到长期的育儿成本,以及婚育年龄推迟对父母的压力,一年万余元的补贴,其效果可能也是有限的。

论人口的生育热情,往往都会低于专家们的预测。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宣布全面推行两胎。当时不少人预测两胎的效果有滞后性,2017年后才会逐步显现,2017年出生人口将继续增长。

但结果呢?

2016年的出生人口确实比2015年多了130万人,达到1786万人,但二胎的刺激效应已经很快见顶。

卫计委在宣布两胎后曾预测2017年出生人口最低为2023.2万人,但实际上2017年出生人口只有1723万人,比2016年还要少63万人,而比卫计委的最低预测,少了300万人。

换句话说,放开二胎的刺激效果,事实上只增长了一年,就开始放缓调头转下。

在没有放开二胎生育之前,超生罚款的额度其实很高,是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倍;在那个钱还值钱的年代,有人因为生二胎被罚款上万元,而这相当于一家人半年的生活开销。

今天如果真的生二胎一年奖励9600元,我们又如何认为它比放开二胎产生的刺激效应更大呢?

两胎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预想中的大,而今天发钱的效果,大概率也没有我们预想中的大。至于生一个娃奖励十万,这种话只能由梁建章说出来,十万的成本太高,也并不现实。

增长是最好的避孕药,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人们的时间成本增高,育儿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生育意愿自然就会下降。

在计划生育的三十年时间里,东北地区一些省份对超生罚款能够征收5-10倍基数的抚养费,受限于当时的家庭观念,依然挡不住一些家庭选择罚款生育。

但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哪怕是放宽生育不再罚款甚至是奖励,也很难推动新生儿的大幅上升。

过去超生是罚款,人们还愿意缴纳罚款生育二胎;今天放宽生育还奖励补贴,但生育意愿的下降,是很难用一般性的金钱激励去弥补的。

因此今天发钱,可能也无法刺激人们的生育意愿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的数据,当时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只有1.05‰,已经低于日本的1.45‰,而日本是世界少子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1.05‰的数据低于世界银行公布的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位于全世界最低。

而这还是2015年的数据。

真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严峻。

人口学家梁建章认为我国的生育率下降比日本要晚25年左右,但远比日本迅猛。这也意味着,在未来10到20年后,人口危机将会是比宏观经济更大的一个挑战。

且这个挑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月几百元的补贴无法解决的。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1 阅读:181
评论列表
  • 2024-10-17 01:15

    苹果手机越多的地方,生育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