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再次发布最新公告:
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以及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与此前的限制出口相比,这一次的力度更大。然而,这项政策却再度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要知道美国金属锗的储量可是全球第一,而日本也能生产镓、锗、锑。
既然如此,那中国还实行出口禁令,真的有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美国锗储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45%),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轻易摆脱对中国镓锗锑的依赖。
要知道,镓、锗等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不会以单独矿产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们只能依存于其他矿产,就比如镓通常是在开采铝土矿时的附带品。
要得到镓,就需要大规模的提炼铝土矿以及大量的电能消耗,整个生产链条复杂且成本高昂。
而我国恰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和氧化锌生产国,在这方面具备高效的电能利用技术,生产成本较低。
相比之下,美国几乎不生产铝,尤其是在去工业化之后,美国也早就不具备大规模生产镓、锗等材料的能力。即使美国现在想重整产业链,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资金投入,还有时间成本和技术工人短缺等诸多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重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是极不划算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此前大量依赖进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每年所需要的50-80吨镓,都只能依靠全球采购来填补缺口。
再看日本,虽然它具备生产镓锗锑的能力,但它却又缺乏这些矿产资源,生产这些稀有金属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日本在这方面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比。
具体到产量上来看,中国每年能生产500-700吨镓,而日本每年只能生产3吨,增产潜力也十分有限。
更何况,中国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具有绝对优势。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美国有矿场,日本有条件,那他们两国要是合作起来生产怎么办?
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地理条件和运输成本,日本如果要是为了满足美国的要求大幅度提高镓锗锑的产量,其自身的资源瓶颈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就是个大问题,而且甚至还会因此影响到日本国内的其他产业,实在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中国在镓、锗、锑的全球产量中一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镓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几乎供应了全球所需;锗产量能占到68%左右;锑产量也能达到40%左右。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供应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中国实施出口禁令,全球市场的供应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的替代来源。
而且从市场影响来看,中国的出口禁令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英国《金融时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欧美芯片生产可能面临材料短缺危机。
中国实行出口管制后,这些矿产的价格迅速上涨。欧洲的镓、锗价格在一年内翻了一番。
仅今年6月以来,锗的价格在中国就上涨了52%,这无疑增加了美国等国获取这些原材料的成本。
这次出口限制不仅可以制约美国与其盟友国的产业链,还迫使美国及其盟友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投入巨额资金建立氧化铝等伴生产业,但背后的成本高昂。
要么就依赖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增产,但这又可能会导致氧化铝等金属产能过剩,造成连锁反应。
而且一旦美国真的大规模扩产,那中国就可以借助产业优势,直接采取反制措施,比如恢复铝、锌、铅的补贴,加大产能,进一步压低价格,从而让美国面临巨大亏损。
此外,中国的出口禁令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通过出口禁令,不仅是对美国的经济反制,更是在维护自身的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
这些稀有金属在军事、通信、新能源等诸多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限制其出口,能够有效防止这些重要资源被用于对中国不利的方面,保障国家的核心利益。
中国此次的出口禁令也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一次重新塑造。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科技霸权和经济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高端位置,对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进行不合理的干预和限制。
中国的出口禁令打破了这种不合理的格局,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着中国出口禁令的实施,一些国家可能会加快在相关领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减少对美国等少数国家的依赖,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
展望未来,中国很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出口限制作为反制手段,也可能会成为常态。
从最初的稀土到现在的镓、锗、锑,出口管制的升级潜在影响巨大。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借助资源优势加强对欧美经济的施压,也能维护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可以说,出口限制已经对欧美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大国博弈已经进入新阶段,未来中国在资源、技术、产业链等领域将继续巩固优势。这场博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科技发展走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