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归老爸:新加坡“怕输”文化使教育更卷?中国家长该咋办?

留学观察课程 2024-07-31 12:50:45

中国教育在线留学指南频道主编 赵刚

2024年7月底,国内主流视频平台播放了知名媒体人周轶君主持并制作的教育专题系列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之《新加坡:“怕输”卷王的教育真相》。

这部纪录片采访了新加坡当地的学生、留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家、心理学家、政府教育部门官员、房地产开发商、商店老板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新加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01 成也“怕输”,败也“怕输”

新加坡英语中有一个独特的单词Kiasu,源自闽南语,字面意思是“怕输”。

这个面积、人口还不及中国香港的弹丸小国,从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一直不断强化教育与人才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怕输”文化不断被人为推高,常常与街边小铺售卖的家长训诫孩子使用的藤条联系起来。

环境的狭小、拥挤、以及高强度竞争的压力,一部分转化为人们自强不息的动力,在六十年间,将一个马六甲海峡的渔港,塑造成人均GDP达到8.3万美元(2022年数据)的发达经济体。

而另一部分,则不断侵扰着人们紧绷的神经,特别让学生陷入过度焦虑之中。近年来,新加坡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自杀率居高不下。

02 “教育溺爱”的惯性

新加坡的升学制度导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会有分层考试,所谓“天才班分流考试”。而小学六年级毕业时的“小六会考”(PSLE)最为关键,成绩优异者进入为期6年的“大学直通车”,其他学生则进入普通中学,再升入职业学院类教育机构,如果愿意,在学院学习后,也可以报考大学。

也就是说,新加坡的职普分流定向比中国更早,相当于中国中考压力前移至小学毕业。

在纪录片的采访过程中,新加坡政府虽然不断强调其教育政策的初衷并不是要给学生、家长增加压力,而是因材施教,但教育部门官员也承认,现行的选拔式升学机制造成的巨大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

片中在新加坡长期居住的华人家庭为孩子的学区房花费巨资,同时为孩子安排的课外班数不胜数,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思维方式,似乎适用于全球中产人群的普遍诉求。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方面的“溺爱”增加了孩子在自我选择中不自觉的依赖。正像一个曾在新加坡留学的高科技公司高管所言,这种教育方式抑制了原生性创造力。

03 中国家长的文化困境与创新

虽然全球中产在子女教育方面都在卷,但以儒家思想为文化积淀的东方民族,还是不可救药地成为“卷王”。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越南人、以及分布在全球的亚裔,无一例外地陷入东方式的文化牢笼,最根本的原因是信奉教育的功利目的。

东方家长,特别是中国家长,一直希望孩子沿着社会认同的成功路径发展,而所谓“成功”也无外乎“成家立业”“光宗耀祖”。

中国家长更看重子女的“社会性”成长,至于“人性回归”“自我意识”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他们更习惯瞄准“别人家的孩子”,进而塑造自己家的孩子。

中国文化孕育的适者生存的实用主义哲学,为中国乃至世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实干家、行动者,他们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无论在哪里,中国人都能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创造能力被人为限制了,“听父母的”“听老师的”“听领导的”,他们在等级社会的语境中总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并臣服于这种状态,甚至庆幸于由此产生的安全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朝气蓬勃、国际眼界开阔的下一代面前,中国家长需要创造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环境,甚至建立包容性更强、人文关怀更周到的新型文化语境。

当然,上述创新的前提是,中国家长挑战东方文化困境带来的教育内卷,弱化社会认同的成功学所带来的恐惧感、焦虑感,清理、缩短因教育内卷给孩子强加的历史垃圾时间。

在这部纪录片结尾处,一位华人家长、教育专家不无感慨地提到,人生有三次成长的机会,一次是认识到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另一次是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还有一次是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摆脱成功学的干扰,摆脱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我们才能真正回归自我选择、自我成长的轨道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