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之星: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传奇之路

艺术摄影风貌 2024-12-06 08:58:34

樟宜机场的诞生背景

樟宜机场的建设是新加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67 年,新加坡首任总理宣布了“花园城市”的国家愿景,这种对卓越的追求也延伸到了机场建设。

新加坡在追求“花园城市”的道路上,对各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机场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自然也承载着实现这一愿景的重任。樟宜机场的诞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原有机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问题。1970 年,巴耶利巴机场的客运量已经达到了 170 万人次,机场无法满足需求。当时政府面临两个提议,一是扩建现有机场,二是兴建新机场。英国航空顾问提出了一项方案,建议扩充巴耶利巴机场,包括增建一条跑道和扩充航站楼。这个方案于 1972 年得到批准并开始实施。但 1973 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给该方案带来了重新评估的压力。1975 年,新加坡政府做出决策,计划建造一个新的机场。选址位于新加坡东部樟宜地区,原被称为皇家空军机场的樟宜空军基地,原有的空军基地计划更名为樟宜空军基地(西)。新机场的建设计划是在现有的樟宜空军基地基础上进行填海,并将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

樟宜机场的建设考量因素众多。一方面,樟宜本身靠海,以后的机场扩建可以通过填海来增加土地范围;另一方面,飞机在起飞的时候马上就会飞到海上,解决了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同时,新加坡政府在选址时也充分考虑了城市的整体布局。新加坡西面是工业区,不能将机场建在西面;北面或南面会影响城市环境;南面是 CBD 区,如果建在南面会影响城市建设。因此,选址东面既可以让游客一抵达新加坡上空就能看见最繁华的 CBD 区,又没有工业区的“毒气”攻击,也不会影响城市发展。1975 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在东部的樟宜区东填海修建机场,樟宜机场由此诞生。

二、樟宜机场的建筑特色

星耀樟宜的独特设计由摩西·萨夫迪设计,耗资 13 亿美元,如同一个巨大的“宝石”。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从中心倾泻而下,每分钟有 37,000 升水流经。内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3,000 多棵树和 60,000 多种植物,如同一个绿洲。星耀樟宜作为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标志性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摩西·萨夫迪领衔设计。这座建筑宛如一颗巨大的“宝石”,耗资高达 13 亿美元。它位于机场的核心位置,集购物休闲、商业餐饮、景观花园、游乐场等多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达 13.7 万平方米。建筑内部的雨漩涡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高达 40 米。每分钟有 37,000 升水流经此处,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当阳光照射到浪花上时,瀑布超级出片。到了晚上,瀑布的圆形墙壁变成了 360 度的舞台,上演声光秀,为旅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星耀樟宜内部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3000 多棵树和 60000 多种植物,营造出一个郁郁葱葱的绿洲环境。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温室,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资生堂森林谷是星耀樟宜的核心景观,这里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室内植物展示地之一,拥有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等国家的 2000 多棵树木和 10 多万株灌木。森林谷设有两条漫步小径,可到达星耀樟宜顶端观赏美景。游客在离开机场之前,就能深刻体会到新加坡“花园城市”的魅力。建筑结构的创新结构分为两个阶段,壳阶段建筑物的部分是圆顶,然后张力面向内形成瀑布的部分。壳有周边支撑,14 组柱子从周边插入,结构的一部分由张力支撑,由 14 根柱子创建的压缩环支撑。选择高强度钢和钢化玻璃作为材料,具有耐用性和抗环境压力。

星耀樟宜的建筑结构独具创新。结构分为两个阶段,壳阶段建筑物的部分是圆顶,然后张力面向内形成瀑布的部分。壳有周边支撑,在屋顶花园的边缘、穹顶约 1/4 跨度的位置,沿环向共布置了 14 组分叉柱支承屋盖。从周边到柱子的区域的支撑方式与圆顶相同,但从柱子到瀑布没有任何东西。结构的一部分由张力支撑,称为张力锥,并由 14 根柱子创建的压缩环支撑。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建筑能够稳定地承载巨大的重量,同时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在材料选择上,为了制造圆顶和张力锥体,选择了高强度钢和钢化玻璃。高强度钢可以承受很大的载荷,而玻璃板则可以承受风力和压力等外部压力。这种特殊的夹层玻璃被用于屋顶,即使在极端天气下也能防止破碎。在玻璃板的框架内,隐藏着管道,将水输送到雨漩涡,然后水会流入漩涡并流入机场地下五层楼的地下室。此外,星耀樟宜还配备了传感器,当下雨时,管道就会关闭并调节流入涡流的水量。三、樟宜机场的功能与服务

全球最佳机场的荣誉连年被 Skytrax 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还被评为全球最佳通关服务机场。樟宜机场以其卓越的服务和设施,在全球机场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办理登机手续的便捷性,还是通关过程的高效性,都让旅客赞不绝口。在全球最豪华机场排名中名列前茅,樟宜机场的皇冠假日酒店被评为“全球最佳机场酒店”。这家酒店拥有超现代的高科技客房,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系列家具,满足商务需求。酒店还设有健身房、水疗中心、几家餐厅和一个带游泳池的大庭院,两侧是热带雨林风格的花园,为旅客提供极致的奢华体验。丰富的娱乐设施覆盖整座机场的 WiFi、24 小时全天候播放的电影、多种新版游戏体验室,让旅客在候机过程中不再无聊。无论是观看最新的电影,还是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都能轻松打发时间。儿童游乐场所、按摩区、花园、免税店、免费空中列车、多家不同风格的饮食店。樟宜机场为不同年龄段的旅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孩子们可以在儿童游乐场所尽情玩耍,大人们则可以在按摩区放松身心。花园里的郁郁葱葱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而免税店则满足了购物爱好者的需求。免费空中列车方便旅客在不同航站楼之间穿梭,多家不同风格的饮食店则提供了各种美食选择。优质的服务体验“12 分钟规则”,确保飞机抵达后第一件行李在 12 分钟内送达行李输送带。樟宜机场对行李处理的高效性,让旅客无需长时间等待行李。这一规则的严格执行,体现了机场对旅客体验的高度重视。为过境旅客提供免费电话,冷气装置、行李手推车把手质感、厕盆高度等细节都充分考虑游客体验。樟宜机场在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化服务。免费电话为过境旅客提供了便利,冷气装置确保旅客在炎热的气候中也能感受到舒适。行李手推车把手的质感设计,让旅客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厕盆高度的合理设置,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旅客的需求。四、樟宜机场的发展与未来

不断扩张的规模目前机场每年接待超过 4000 万名乘客,新的 5 号航站楼将增加 1,080 公顷填海土地,有空间容纳额外的每年 5000 万名旅客。樟宜机场 4 号航站楼的启用以及正在筹建的 5 号航站楼,都显示出其不断扩张的规模。据悉,4 号航站楼预计能将新加坡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目前的 6600 万提升到 8500 万。而 5 号航站楼建成后,可将吞吐量提升至 1.35 亿人次/年。5 号航站楼总投资将达数十亿新币,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将超过 100 万平米,规模是目前第一、二、三号航站楼的总和。新航站楼里不仅有商业和酒店,还将有更多新增的新概念的项目。樟宜机场的扩张不仅体现在旅客吞吐量的增加上,还包括停机位的增多。到了 2030 年,机场将设多 26 个较远停机位,包括 T5 所在的樟宜东,使机位总数超过 200 个。同时,樟宜机场也会扩建一条滑行跑道,将这些设施与机场其他部分连接起来,为波音公司新型 B779 系列飞机做好准备。樟宜机场各个搭客大厦届时将有 39 个登机机位可以停靠这款飞机。展望未来樟宜机场在展望未来时不断扩张,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世界一流机场的地位。樟宜机场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更是为了提升新加坡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例如,上海港湾建设的新加坡樟宜机场 T5 航站楼,项目土地由填海而成,该项目以工期短、施工安全、无污染、费用低等为特征,为业主节省约 25 亿元人民币的工程造价,为整体地基处理减少了 30 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满足了机场跑道和滑行道等不同功能区的使用需求。樟宜机场 T5 航站楼的定位是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更能应对流行疫病的航站楼。它将配备非接触式系统,例如激光制导的航空桥可以自行定位让乘客下机,自动驾驶车辆来卸载行李。强化通风系统可以避免空气污染,更为灵活的内部空间布局可以隔离不同航班的乘客以限制交叉感染。新航站楼还将配备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持续贯彻机场推崇的可持续绿色空间理念。樟宜机场的未来发展还体现在与城市的融合上。T5 航站楼将位于 1080 公顷的樟宜东开发区,它会拥有三条跑道系统,并与其他四个航站楼相连,其规模乃现有航站楼之和,每年将增加约 5000 万访客人次的容量。T5 连通城市铁路,可以将游客直接送到丹那梅拉渡轮码头。它的设计将 T5 打造成“新加坡本身的直观延伸”,旨在创造一个让生活在城市的人可以参观、体验的社交空间。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