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院士为实现“双碳”目标支招

马腾为行业 2024-12-02 11:44:53
原标题:成都昨日来了20位院士 为实现“双碳”目标支招 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报告会与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设置1个主论坛和7场平行分论坛,共议碳中和实现路径,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共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蓝图,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成川,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江亿、多吉、石碧、王琪、刘中民、孙以泽、黄辉、沈学顺、汪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等20位院士出席。 专家大咖云集 为“双碳”目标献计献策 “强化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应用创新,持续加大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电力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应用的创新,持续加强新型装备技术开发和应用,增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供给,加快推进电力装备数字化水平和基于多能耦合的设计及控制软件开发,提升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水平。”东方电气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军在《主旨报告》中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贺克斌与王琪等5位院士专家围绕“碳排放双控与绿色低碳转型”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秉持低碳办会的理念,实现零碳办会。“本次论坛不仅通过能发芽的‘种子纸’制成工作证等看得见的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尽显细节,通过购买41.37吨碳减排量,用于中和与论坛相关碳排放量。”天府永兴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涵盖两项“全球最大” 开幕式上,天府永兴实验室对外发布2024天府碳中和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其中不乏重大标志性案例。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再次刷新风电机组单机功率世界纪录。该机组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有效降低我国海上风电的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场的经济性。”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欧CHEERS团队联合攻关的“中欧碳减排技术研究”是全球标杆性碳捕集研发项目,是全球最大5兆瓦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各项指标均全球领先。 “我们聚焦能源替代、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三大领域,上线以来,参与用户突破300万人,打造线上线下低碳场景144个,开发碳减排项目129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是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正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领先、成都特色的碳普惠新样板。 除了重大项目、重大突破之外,案例中也不乏关注民生的项目。“我们的固态酶介体强化水解酸化制备污水碳源协同减污降碳项目,即将在天府新区落地。”天府永兴实验室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技术通过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技术,将厨余垃圾转化为高浓度、易生物降解的有机酸化液,替代传统昂贵的商品碳源,不仅减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40%,而且提高产出效益30%,减少碳排放80%,实现废水零排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阿坝县安羌乡中心校“暖巢二号”零碳采暖项目,开创性应用可变式直接受益窗与太阳能热风地板蓄热组合系统,在不消耗石化能源情况下为当地学子打造温暖、舒适的“家”,建成高寒地区建筑零碳排、零费用、免维护运行的示范样板。 绿色新科技亮相 期待与投资机构进行交流 除了主论坛外,7场平行分论坛也精彩纷呈。分论坛涵盖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碳汇与地质固碳、减污降碳、绿色交通等多个领域,各界专家为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良策。其间还进行了多项路演活动,为前沿低碳新科技提供展示的舞台。 天府永兴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于洋洋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路演,让二氧化碳矿化固废制负碳绿色建材技术获得更多关注,在15万吨工业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推动二氧化碳矿化固废制负碳绿色建材技术的商业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团队的力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看来,论坛是让全社会关注碳中和领域发展和进程的一座“桥梁”,“通过举办论坛的形式,既可以展示更多碳中和领域前沿创新成果,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交流合作,不断培育绿色生产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