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这样理解才到位

呱呱呱文化 2024-03-15 09:11:37
《道德经》和佛经不同的是,这书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人写的古书理解起来,要以字为单元。 而佛学的书,理解起来,主要以词为最小单元。 当然,随着理论的本地化和语言的创造性应用,佛学的很多词也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 空。 空这个字,本义就是空虚,什么也没有。 被佛家使用后, 这个意义就大大丰富了。 本文要说明的是《道德经》中的名。 名可名,非常名关于名这个字,我们先看百度汉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原意较简单: 1,自己报出姓名, 2,起名字 名这个字引申义有很多,但和《道德经》相关的,主要是从这两个原意引申而来。 1,表达(自己报出姓名就是表达)。 不可名状,中的名即是表达的意思。 2,名称,概念(起名字,对应的就是名称和概念)。 命名,中的名即是名称概念的意思。 所以,结合《道德经》全文,及“名可名,非常名” 这一句的上下文,我们就明白,名这字,在这一句中,可以一词多义,这样翻译较好: (老子告诉我们),他所表达的是可用的名称,而没有永恒的名称。 第1个名:当表达讲,当然也可以当命名讲,不过当表达更准确,因为《道德经》中的很多名词,老不是老子发明的,他只是拿来用。 第2个名:和可字连用,可名,即可以表达的名。 第3个名:当名称、概念讲,和第2个同意,但它前面加了一个非字、一个常字,这个非一定要理解为没有。这个常字,一定要理解为永恒。 非常名,千万不能理解为不同一般的名。同理,非常道,千万不能理解为不同一的道理。 非常名,翻译一下就是:不是永恒的名。 那么为什么没有永恒的名呢? 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常道,为什么非常名? 因为语言的局限。 因为没有常名,所以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常道。因为万物没有固定的,所以就不可能有常名。 名字只是代号而已。 常道,即大道,道。 道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佛学中这三个词意思和它相类:般若,法身,空性。 老子《道德经》这4、14、25章中道所表达的真实意思,只能靠悟,没办法用语言描述。所以《道德经》第4章,第14章,第25章,对于一个不知道“道” 为何物的人,这几章就是在打哑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也是道,也是打哑谜。 再者,我们如果愿意分析语言的局限就会发现,语言中的名词,有时无能为力: 1,万物之始时。 语言的中名词没办法对应,所以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 2,万物毁坏时。语言中的名词没办法对应,比如:一个碗打碎成为3大块儿,当你面临这三大块碎片时,你不能说这是一个碗。因为他已经由1物化成为3物了。 如果能读懂这篇文章 ,假如你年龄不到30岁的话,可以发奋图强考个博士,以后当个哲学教授,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本文作者: 王鸿飞,字得一 代表作《老子略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