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秦基伟访朝,金日成问想去哪看看?秦:我想重访上甘岭

谭笑风生聊也 2024-12-21 14:05:27

1986年8月,秦基伟随同杨得志等人一同访问朝鲜,受到了金日成的热忱接待。期间,金日成想尽地主之谊,问秦基伟:“想到什么地方看看?”

秦基伟说:“我希望重登五圣山,重访上甘岭。”

听到这,金日成并没有觉得诧异,毕竟当年是秦基伟带着志愿军十五军让全世界的人们记住了上甘岭这个地方。金日成很理解老将军此刻的心意,当即做了安排。

在8月的一天,一架从平壤起飞的直升机落在了上甘岭。秦基伟坐在飞机上,俯视着上甘岭的一切,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忘不了战役的残酷

秦基伟依稀记得,在带领15军入朝作战前夕,放下的豪言壮志:“我的名字不书英雄榜,便上烈士碑。”

之后第十五军便接替志愿军第二十六军的在五圣山一带的防务。

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可谓是一个极其重要耳朵战略位置,就如彭德怀总司令对秦基伟所说:谁丢掉五圣山,谁就要为历史负责。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丢掉五圣山,那么中朝志愿军在朝鲜中线将无险可守。朝鲜战争最后的走向或许难以预料。

当时进攻五圣山的美军将领名叫范弗里特,是一个典型的唯火力制胜论者。他狂妄至极,扬言要以200人的代价,在5天内夺取五圣山。

在军事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美联合国军之后以六七倍的兵力,以及绝对优势的火炮、飞机、补给就此对驻守在五圣山的志愿军展开了所谓的“金化攻击”。

10月14日凌晨三点半,战斗随即打响。果不其然,范弗里特弹药量确实名不虚传,在第一天,美联合国军向五圣山下上甘岭的597.9、537.7高地倾泻了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枚。

一时间炮火如雨点般坠落在这仅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就是在两个高地上的战斗,却在之后的43天里演变成为了闻名于世的上甘岭战役。

在这43天里,双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投人兵力6万余人,志愿军投人兵力4.3万余人,共计10多万人踏上了这弹丸之地。

在整个战役中,其中我军反复争夺阵地59次,敌方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投入40多万发炮弹。

在炮火的倾泻下,两个高地被炮火削低2米,土石被炸松2米,许多坑道被打断6米,阵地表面岩石被打成厚达半米多的粉末……

这注定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据战后统计,"联合国军"共25498人伤亡,志愿军共11529人伤亡。

据资料显示,美“联合国军”伤亡率高达40%,这是空前的,在历史上,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璜岛战役中的伤亡率最高,但也只有32.6%,而上甘岭战役高出了近8个点。可见战斗之残酷,伤亡之惨重。

我们都知道,久经沙场的秦基伟,曾血战河西走廊、太行抗日,又逐鹿中原,参加了淮海大战,在他看来这些战役都不在话下。

然而在历经了上甘岭战役后,却在日记中感慨到:这是自己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这样一场残酷的战役,秦基伟又怎能忘怀?如今再度来到朝鲜,又怎能不来看看。

忘不了创造的奇迹英雄

秦基伟从直升机上走了下来,缓步走向上甘岭,他登上597.9高地,驻足在了一块石碑前,这正是当年黄继光牺牲的地方。

黄继光牺牲在1952年10月19日597.9高地的争夺战中,当时我军开始反攻,接连拔掉了敌人几个火力点,然而却被敌人阻在了最后一个火力点前。

碉堡内的机关枪不间断地喷射着火舌,我军无法向前一步。就在此时,已身受7处伤痛的黄继光,匍匐前进,最终纵身一跃,用胸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孔。

霎时间,部队趁着这个间隙冲了上去,一举夺回了高地。

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甚至没能留下一张照片,后来的画像,都是根据他母亲描述所画的模拟像。

秦基伟依稀还记得,战后自己得知了黄继光英勇献身的行为,也被那无畏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

为此,他还特意指示专门起草了一份报告关于黄继光英勇事迹的电文报了上去,至此这位“特级战斗英雄”的事迹才传遍了国内外。

秦基伟抚摸着石碑,感慨万千。之后他又看向东边的537.7北山高地,脑海里浮现了昔日那些不畏牺牲的战斗英雄。

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描述:上甘岭战役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的事迹,成为了普遍现象。

比如邱少云,当时15军45师3营500名战士,得到命令,在进攻前一晚,潜伏到391高地前的开阔地,准备在第二天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料,在潜伏期间遭到敌人的火力搜索,4枚燃烧弹正好打在了三营的潜伏地域,邱少云的棉衣,不幸被火燃着了。

原本只要在地上滚一滚,就能把火熄灭,但为了不暴露战友位置,为了反击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他强忍着烈火的焚烧,纹丝不动,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

还有19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为了炸毁敌人的地堡,抱着爆破筒就冲了上去,可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其身旁,随着一声巨响,血肉模糊,他左腿被齐膝炸断。

龙世昌在缓过劲后,依旧忍着疼痛,拖着伤腿拼命向目的地爬,每一步都是锥心刺骨的痛。

就这样靠着钢铁般的意志,他爬到了地堡枪眼口,用尽全力把爆破筒塞进了枪眼里。

就在龙世昌正要离开的时候,他发现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又推了出来,此时爆破筒已经在哧哧地冒烟了。

可他顾不了那么多,捡起来爆破筒又塞了进去,却发现敌人正在往外顶。龙世昌便用自己的胸脯,顶住往里压,随后“轰”的一声,龙世昌和地堡都被被炸成了碎片。

除去上述这些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还有很多不太为人知晓的英雄。

他们之中,有的牺牲时,正值青年,尚未娶妻生子。有的可能刚新婚不久,即上前线,时刻面临着与亲人的生离死别......

是他们当初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上甘岭的丰碑。作为指战员的秦基伟,又怎能忘记这些英雄?

秦基伟就曾多次深情地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些献身上甘岭的英雄们,他们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自从登上两个高地,秦基伟一直表情严肃,眼睛里满是哀伤,就这么呆呆地看着,沉默不语。或许此刻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昔日上甘岭战役的一幕幕吧!

什么叫做英雄,强敌树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才叫做英雄。

在上甘岭这个地方,有着无数这样的英雄,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英雄,最终才创造了战争史上的防守奇迹。

就如后来毛主席所说:“历史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上甘岭防线没有被攻破,这是奇迹。”

结语

此役之后,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组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了,美方也被打回了谈判桌,战局就此从定在了三十八度纬线上。

如果你找到1986年朝鲜出版的地图上,你会发现,你可能不好找到五圣山,却能一眼看到被标记的上甘岭,因为上甘岭已然成为了一座历史丰碑。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我国的军威国威,中国志愿军再次用行动证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此战之后,中国也就此进入国际舞台,美国也将中国视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正如西方人的标准那样: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中国志愿军做到了。

而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因为他们的军事研究者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依旧认为这是一场不是以人力能够获得的一场胜利。

甚至还有人荒唐的说美国人是输给了地利,其实都不是,战争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

而此时的中国战士早已随着民族觉醒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让他们不会因为装备差、补给不够,而放弃坚守阵地。

只要一息尚存,他们甚至可以忍受极寒气温,成为冰雕连,可以忍受烈火焚烧之痛,壮烈牺牲、甚至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准备着来开手榴弹引线,和敌人同归于尽……

这种无畏、顽强的精神,使得上甘岭成为了一座精神丰碑。

如今过去了70多年,但每当我们看到上甘岭三个字,想起了昔日战场的上一幕幕英雄事迹,仍然觉得荡气回肠。

如果你还问:美国当年为何会失败?我想用当年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显然,这头沉睡了近百年的狮子,如今已然醒来!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