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要与孙元良在徐蚌战场共事,宋希濂严拒:决不和他在同一战场

鸿永文化历史 2024-11-22 04:24:50

听说要与孙元良在徐蚌战场共事,宋希濂严拒:决不和他在同一战场

决不和孙元良在同一战场。1948年10月,宋希濂对蒋介石的调令态度坚决。这位一向听话的将领,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硬气?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其实啊,这事得从1948年8月说起。那会儿国民党在南京开了个军事会议,决定重新整顿军队,把原来的绥靖区部队改成机动性更强的兵团。会后,蒋介石组建了4个兵团,孙元良就被派去当第十六兵团的司令。

到了10月,淮海战役眼看就要打响了。徐州那边的总司令刘峙觉得自己搞不定,就跟蒋介石说需要个得力助手。蒋介石本来想派杜聿明去,但东北那边也缺人,杜聿明只能去东北帮忙。没办法,蒋介石就想把华中剿总总司令宋希濂调过去。

谁知道,宋希濂一听说要和孙元良一起工作,立马就不干了。这下可把蒋介石给难住了。宋希濂平时可是很听话的,怎么这回这么倔?

要说宋希濂为啥对孙元良有意见,还得从抗战时期说起。1937年淞沪会战的时候,孙元良率领88师在上海闸北一带死守了一个多月。这仗打得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孙元良因此还被提拔成了第72军的军长,还得了个云麾勋章。

但是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孙元良之所以能打好这仗,主要是因为他被逼到墙角上了。前面是凶神恶煞的日本鬼子,后面是蒋介石的严令。不打不行,逃跑更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

真正让宋希濂对孙元良彻底失望的,是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那会儿孙元良负责守中华门,结果战斗刚开始,他就不见了。孙元良自己说是去送部分官兵出城,保留骨干。但实际上呢?他是想趁机溜之大吉。

结果在下关码头,孙元良碰上了正在督战的宋希濂。宋希濂一看这情况不对劲,当场就命令孙元良赶紧回去守城,不然就军法处置。孙元良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但是呢,他在半路上又不见了。从那以后,孙元良就有了个飞将军的外号,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宋希濂对孙元良的厌恶,不是因为私人恩怨,而是因为孙元良的行为触犯了军人的底线。在战场上,将领之间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孙元良这种关键时刻就跑路的行为,谁还敢跟他并肩作战?

说起来,孙元良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本该受到严惩。不少黄埔将领还联名上书,要求蒋介石处理孙元良。但是蒋介石考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包庇。

为啥呢?一来,抗战刚开始,黄埔将领伤亡太大,蒋介石舍不得再失去一个黄埔一期的将领。二来,孙元良是川军大佬孙震的侄子,处理他可能会影响对川军的控制。再说了,南京丢了本来就在蒋介石的预料之中,要是真的追究起来,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

不过,蒋介石这个决定虽然有他的考虑,但对军队的影响可不小。包庇逃兵,对那些真正英勇作战的将士来说,无疑是个打击。长此以往,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孙元良这个人吧,有个特点。只要有人盯着,或者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他还是能打仗的。但是一旦有机会溜,他准保第一个跑。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因为各方面的压力,他还能坚持。到了南京保卫战,蒋介石都跑了,他当然也不肯多待。

最要命的是,孙元良这个毛病,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又犯了。当时战况激烈,杜聿明制定了撤退计划。孙元良呢,又玩了把飞将军,自己带着部队先跑了。这一跑不要紧,把整个撤退计划都搞乱了。

杜聿明、邱清泉他们原本是要一起撤的,结果看孙元良跑了,邱清泉一琢磨,这撤退计划靠不住啊,干脆不撤了。最后呢,杜聿明他们被包围了,损失惨重。孙元良倒是跑出去了,但是半路上部队哗变,最后只剩下几千人。

孙元良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大局的行为,在军事上是极其危险的。他的逃跑,不仅害了自己的部下,还连累了其他部队。可以说,孙元良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用孙元良,也没人愿意和他一起打仗。这位飞将军,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

回头看孙元良的这段经历,真是让人唏嘘。一个军人,尤其是高级将领,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责任感和担当。孙元良虽然有些军事才能,但他的自私和懦弱,最终毁掉了他的前程,也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这种人,确实不该再被重用。宋希濂拒绝与孙元良共事的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完全正确的。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