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围堵遭反噬,转头发现,一手养大的中国替代品,比自己更离不开中国。
过去几年,在美国政府“去中国化”的压力下,部分美国企业为规避所谓的“供应链风险”,试图将印度视作替代中国的“新制造业中心”。
【拜登】
但美国媒体却发现,印度的基础设施与工业能力明显落后,无力承载高端制造业的迁移大潮。
于是就造成了,随着美国企业在印度增设工厂,印度对中国电子组件、汽车配件、及太阳能电池板等核心“半成品”的进口需求激增,反而加深了印度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对中国的深度依赖。尤其关键零部件进口,已经占据了印度总进口的三分之一份额。
这个趋势不仅严重削弱了印度自主工业化的意图,更对美国精心构建的贸易战略,构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简而言之就是,即便美国企业纷纷转战印度布局,但印度的生产链条实则仍紧系中国零件。美媒痛斥,美国数年的供应链重塑努力,终不过是绕了个远路,仍旧深陷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之中。
【印度太阳能电池板高度依赖中国】
就比如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禁令,就催生了印度对美出口太阳能板的“繁荣假象”,2022年增幅甚至飙升150%。
但这看似辉煌实则空洞。美媒深挖揭露,这一“印度制造”的神话背后,是印度在过去三年内,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高度依赖,采购量高达一半乃至全部,印度实则沦为了“组装车间”。
此举非但没能助美摆脱对华产品的依赖,反而让印度坐收渔利,而美国则除了徒增成本外一无所获。比起直接进口中国产品,此番操作实属多此一举,自讨苦吃。
其实,印度虽然已经深刻意识到自身困境,近年来也急欲挣脱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措施,如严苛限制中国技术人员签证发放、大幅削减自华进口产品清单,企图自立门户。
【印度企图摆脱中国制造】
然而,这非但没能让印度如愿以偿,反而成为印度制造业发展道路上的沉重枷锁。莫迪政府对中国技术人才的签证拖延政策,直接导致了汽车、无人机、光伏等关键产业的成长受阻,步履维艰。
此举甚至激起了印度工商界的强烈不满与抗议,他们纷纷向政府施压,强烈呼吁立即放宽对中国技术专家的签证壁垒,以免错失发展良机,让印度制造业在自我设限中沉沦。
也就是说,原本美国意图通过借助印度,来减轻对所谓的“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然而事实上,反而使印度成为了美国的“软肋”。如果美国希望将印度制造,深度融入其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中,那么印度就先得紧密地接入中国的产业链体系。
【印度产业离不开中国】
而这完全就是美国方面的咎由自取,不仅没有成功遏制住中国的发展,还一直被印度“吸血”,甚至沦为中印间不请自来的“调和者”。
要知道多年来,中印边境问题就像暗礁一样,始终阻碍着两国关系的深入。而今,美国的“热心”介入,却使双方利益纽带意外加固。印度甚至表示,要接受中国倡议,搁置边界争议,共谋发展大计。
可以说,美国图谋以印制华的战略,非但没有成功,反以自身血本,铸就了亚洲国家团结的桥梁,完全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