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逻辑,一是指称逻辑或叫语言符号逻辑、名称逻辑,一是事实逻辑或称推理逻辑。
相应的,也就有名称或语言符号逻辑同一律,与事实逻辑同一律两种逻辑同一律。指称逻辑,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就掌握了,这就是语词概念或者语句命题和它指称的对象事实、属性关系保持一致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用特朗普这个名词,意思就是指称特朗普这个人;你说特朗普当选美国47任总统,意思就是指的特朗普被选为美国47任总统这件事,而不可能指别的事情。你说月球是圆的,指的就是月球是圆形的这个事实,而不能是三角形或长方形这样的事实。
这个事物事实名称和事物事实本身指称上保持一致和同一这个事情,是小孩都懂得的。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人们经常遵守且很少违背这一语言使用同一律规则。就是小孩也不会违背这个规则,将爸爸这个名词用来指称妈妈,不会把男孩称为女孩;不会把碗叫做锅,更不会用锅这个概念去指称碗。
逻辑教科书所说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对象,就表示一个对象,其实说的就是这个语言符号同一律规则。即,在同一对话过程或同一上下文中,语言符号名称与其指称对象必须保持固定同一,即一个概念表示这个对象,就表示这个对象:“太阳”这一概念指天上那个火球,就始终指天上那个火球。天上那个火球与“太阳”概念外延指称,二者等同、始终保持一致。
其他命题判断的同一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当然,语言符号同一律,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不被遵守的时候。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概念实际指称使用发生了变化,而语言使用者并未注意到这个变化,依然在用原来的概念指称原来的对象。结果发生了实际上的概念偷换,比如“小姐”这个概念,早已不指称大家闺秀或未结婚的年轻女子,而指称酒吧女或坐台女了,一些人还在用这个概念的固有指称,被称呼的人自然不爱听了。聪明的人就改用美女代替小姐这个词。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辩驳或特殊目的的需要,为了造成某种幽默效果,有意偷换概念。比如周总理在回答外国记者的问题:你们中国的银行里有都多少存款呢?说“我国的银行存款一共是18元8角8分。”(因为当时人民币一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这几种票面样张,合计总数额正好是18元8角8分),他选择不回答国家银行有多少存款这个机密问题。又比如,人们问大王村经济为什么效益不好?回答说:因为大王村人都感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
这里的对话,显然违反了问题讨论或者说语言交流的同一律原则。违规在于:问题句问的内容,与回答句回答的内容,二者不具有一致性,不是同一种关系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