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聊斋》迷雾,探寻蒲松龄的民族根源与处世之道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09-28 12:17:13

他究竟属于哪个民族的著名作家?蒲松龄的身世扑朔迷离。

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明清时属淄川县。在离县城7里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前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满,漫溢成一条垂柳夹岸的小溪,因此叫做满井庄。又因为庄里住有一个蒲姓大家族,所以人们又叫它蒲家庄。

公元1640年里的一天,一个男孩在这个小村庄出世了,·他就是我国清初的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蒲松龄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是秀才,祖父和父亲也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但在功名上都不得志。特别是他的父亲,在20多岁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被迫放弃科考,弃文经商了。

蒲松龄就生长在这样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他很聪明,从小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对于经史一类的文章,他特别感兴趣。在19岁的时候,他不但通过了县里的考试,还通过了州和府一级的考试,而且每次都是第一名,成为朝廷最高学府的候补生。在当地的同辈学士里,一提起蒲松龄,没有不称赞的,都说他前程不可限量。

但事与愿违,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蒲松龄的前程却到此为止了。他考中秀才之后,曾经多次参加三年一考的"乡试",但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只有在乡试中考取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取进士的"会试"。也就是说,只有中了进士才有官做。蒲松龄连乡试都没通过,又怎么能做官呢?考试的连连失败,使他逐渐明白了,科举制度里有很多黑暗现象,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金榜题名,而考取了的人也不见得有真才实学。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穷困的遭遇像幽灵一样降临到蒲松龄头上。原来在蒲家兄弟分家的时候,蒲松龄不争不闹,把高堂大屋让给了两个哥哥,他却住进了田间地头的"农场"破屋。那是蒿莱丛中的三间四壁透风的房子,天气冷了,蒲松龄只好从堂兄那儿借来一块门板,挡挡风寒。幸亏他有个安贫乐道的好妻子,从来没有埋怨过自己的丈夫。她还勤于纺织,赚点钱来补助家用,有时候粮食不够吃了,还得去挖野菜充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蒲松龄当时只想攻读成名,并不关心治家理财。在妻子的支持下,分家的第二年他就到一个好朋友家里与朋友一块儿读书。他们早起晚睡,互相鼓励,期待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但考试屡遭失败,生活更加贫困,蒲松龄打算找个差事干,来挽救坐吃山空的局面。

在他31岁那年,他的一个同乡做了江苏宝应县的县官。这个同乡接连给蒲松龄写了三封信,邀请他到宝应县当"幕宾"。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只好背井离乡,一个人来到宝应。"幕宾"的职责就是给县官出谋划策,起草一些公文、

他是哪个民族的著名作家?-﹣蒲松龄的身世之谜

告示、书信什么的。由于他学识渊博、文笔漂亮,写得又快又好,帮了知县很多忙,所以很受知县的赏识。但蒲松龄觉

得这种捉刀代笔的工作很无聊,收入也很微薄,使他心情很不愉快。干了一年多以后,他的同乡调到别处做官去了,蒲松龄没有再跟他去。

回到家乡以后,蒲松龄又到一个叫毕际有的人家里当塾师先生。这个毕际有是明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儿子,曾经做过通州知州,是个藏书万卷、交游四方的名士。蒲松龄很快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在毕家做了30年塾师。

他一边教书,一边准备赶考的学业,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在参加科举考试上,蒲松龄一直是失意的、受挫的;但在文学创作上,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蒲松龄40岁那年,他初步完成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一提起这部书,人们都知道它是专门讲神仙、鬼怪、狐仙之类故事的。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让我们看看蒲松龄自己是怎么讲的。他在《聊斋自序》里写道:屈原有感于花花草草写成了《离骚》;李贺在诗里写鬼神成了癖好;我写的这些神鬼故事,也是一种孤愤之书,我拿它们来寄托我的思想,这是一种很可悲的做法。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聊斋志异》表面上鬼话连篇,实际上是用鬼神来表现人世间的事儿,借鬼神的事来抒发他对社会的愤慨。蒲松龄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如果写东西触犯了统治者,轻的要坐牢,重的是要被杀头的,所以他只好用"寄托"的手法来写。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

那么《聊斋志异》又是怎样抒发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慨的《聊斋志异》这部巨著,包括400余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贪官污吏和豪绅恶霸的罪恶行径。其中有一个叫《促织》的故事,写的是皇宫里盛行玩蟋蟀(即促织),大小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就强迫老百姓捉蟋蟀上交给官府。这使人民蒙受了巨大灾难,有的甚至被逼得家破人亡。在《席方平》这个故事里,讲有一个人被恶霸无端害杀了,他死后的鬼魂也在地狱里受苦。他的儿子席方平为父申冤,魂魄跑到地府里去告状。但是他的仇家有钱,把地府里的各级官员,甚至连最高统治者阎罗王都买通了,所以席方平到处碰钉子,而且还受到酷刑迫害。但他坚强不屈,勇敢斗争,最后终于在"二郎神"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故事里写的地狱中的黑暗腐败情形,其实正是人间社会的反映。

第二类故事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作品里描写的那些主考官,全是装腔作势、毫无才学的庸俗之辈,他们专门排斥有学识的人,但那些不通文墨却有势力、有靠山的考生,往往受到他们的优待,顺利地通过考试。像《司文郎》这一篇,就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这种贤愚不分、是非颠倒的丑恶现象。在另一些故事里,蒲松龄还刻画了科举制度下某些读书人的丑态。这些人读书、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挤进官僚阶层的圈子里,一旦达到目的,他们就立刻变了一副嘴脸,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这方面的作品有《续黄粱》等。

第三类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里受压迫最深重的妇女的尊重,以及对封建专制婚姻的批判。这些故事描写了爱情,特别是人与狐、鬼之间的爱情。在蒲松龄笔下,那些狐仙、鬼魂都变成了可敬可爱的女性。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大胆、热烈的爱其所爱。她们有的斗争性很强,对那些阻挠、迫害她们爱情的恶势力,勇敢地进行坚决的还击。像《瑞云》、《婴宁》、《红玉》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聊斋志异》不但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它吸取了魏晋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长处,然后再加以发展创造,使作品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它写的人、神仙、鬼魅、妖精等形象,五光十色,变幻离奇,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点,让人读了耳目一新。作为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结构紧凑,文字简练,只有一两千字甚至几百个字,就能讲述一个情节完整的奇妙故事。

蒲松龄辛勤劳动了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精神遗产。除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巨著外,还有诗一千几百首,词一百多首,各种体裁的散文四百多篇,"日用知识性书本"多部,"俚曲"十四篇,另外还有戏三出,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一部。这些成果,显示了蒲松龄的文学才华,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文学家。但他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历来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些学者认为蒲松龄是蒙古族人,他们根据蒲松龄的

《族谱序》和路大荒先生编的《蒲柳泉先生年谱》,认为大多数姓蒲的人都有蒙古族的血统。另外《蒙古族简史》里,也有一段"蒙古族文学家蒲松龄……"的记载。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蒲松龄是回族作家。他们经过考证后指出,宋代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名字前面都冠有"蒲"字,就是"尊者"的意思。后来在中国定居下来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其中一些就以"蒲"为姓了。

还有一些学者指出,蒲松龄应该是汉族。他们认为,要断定这位大文学家的民族,应当以《蒲氏世谱》为依据。蒲松龄本人曾经在序中记述,蒲姓的祖先是淄川的土著居民。他们认为这部族谱是可信的。

关于蒲松龄的民族问题,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资料提出了不同的推断,这样一来,蒲松龄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作家,至今仍然是个悬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