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我已经帮上一年级的女儿准备好了书包、水壶、手表,焦急地站在门口等待她出门,而女儿还坐在餐桌上,纹丝不动。碗里热气腾腾的淮山小米奶糊犹如“鸠毒”般无法下口,桌上的馒头仿佛石块般难以下咽,她坐在食物面前长达30分钟,仅仅吃了两口,并且睁得像铜镜般的双眼紧紧地盯着我。原本轻松愉悦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怒愤的情绪如奔腾万马般朝我汹涌袭来,我朝着她怒喝道:”你吃东西盯着我干什么?是有毛病吗?吃了半个小时才吃两口,你不吃完别下桌了!“
日常我在孩子眼里是个温柔可爱的妈妈,很少发脾气骂人。对于教育我始终主张不打不骂不吼叫,为此,我阅读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及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如《非暴力沟通》等,还学习了众多育儿知识。我一直努力做一个理智、温和且充满耐心的妈妈。
但是,当面对孩子这种吃饭时的表现,我却依旧无法克制自己内心深处那如火山般喷发的愤怒情绪。那种充满恶意的憎恨,充满敌意的攻击,让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
带着怒愤的情绪,我送完孩子后,身心俱疲地我躺下来,进入冥想状态,开始自我察觉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不断地问自己“我在想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内省,已然成为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带着这份觉知,我很快就进入到了内心深处的情绪旋涡之中。
我清晰无比地看到了自己对于孩子吃饭这件事最真实、最赤裸的感受,愤怒、生气、不耐烦、敌意、恶意、对抗、排斥、无奈、无力、不满意,甚至是几乎要溢出胸腔的憎恨。我不再自我粉饰,不再假装情绪平和,不再伪装成一个别人眼中,或者书里所描绘的那种完美好妈妈。在里面,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加任何掩饰。我静静地看着这些犹如狂风暴雨般的情绪,在心里肆虐了大概一分钟,渐渐地,我的内心平静下来。
我开始去探寻更深层的感受,我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愤怒”?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在我愤怒的背后隐匿着很深的无力感。孩子从小到大,就比同龄人矮小,这令我忧心忡忡、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所以,我期待可以看到她狼吞虎咽般的进食,甚至渴望她能够超越同龄人的身高,长得白白胖胖。
在洞悉内心深处的感受之后,我并未获取让女儿迅速进食的方法,也没得到使她长高的良策。然而,我的情绪却平复了下来,恰似狂风暴雨过后,湖面风平浪静,犹如镜面那般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