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料的黄金时代,从2008到谢幕的这几年,十几块钱成本卖到上万!

桥蕤看文 2024-11-23 14:12:49

听惯了新疆料、俄料、青海料的新玉友,可能很少关注到商场里见过那些金光闪闪的“金镶玉”,或者是在某个不起眼的旅游区地摊上,瞥见过几块颜色泛黄的“老玉”,这些看起来价格不贵的和田玉,很可能就藏着曾经的低端王者——“韩料”的故事。

韩料出身不算名贵,却偏偏长得跟名门望族的“黄口料”有几分相似。几十年来让它有机会到处“仿冒”,背负了无数的骂名。韩料就像明星的“模仿秀”,就是模仿的再传神也不是本尊,甚至一直背着“广义和田玉”的名号,说起来韩料在和田玉市场,就有点这个意思。

韩料的产地在韩国春山,具体在江原道春川市东面月谷里山沟中。这韩料啊,颜色以白色、浅绿色为主,成矿属性是中酸性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变质型。质地还算细腻,油性也有那么一点,可惜都只有一点点,跟真正的新疆和田玉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韩料进入中国的时机非常耐人寻味,和玉大叔咨询了不少业内老师傅得知,韩料大约是在2007年进入中国的,当时韩料矿主跑到中国找市场,在南阳碰到有实力的货主敏锐注意到韩料的商机。他联合了一帮亲朋好友,几乎垄断了早期进入中国的韩料份额。恰好第二年北京奥运会,玉石需求暴涨,大量的韩料涌入中国,在石佛寺镇为中转站迅速辐射到全国各地。最红火的那几年,或者每次在海关都是十几吨、几十吨的往回拉。

韩料为啥曾经这么“灰黄”?啊不,是辉煌。说白了还是便宜。当时的和田玉原料以新疆料和俄料为主,青海料虽然已经开发了十年左右,但青海料的通透在当时主流的玉石市场是不认了,而韩料价格低廉,肉质虽然不白但细度不错,关键韩料并不怎么通透,自然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早期的国标对和田玉的定义比较宽泛,对透闪石含量要求没有明确,甚至当时阳起石玉也被认定为和田玉的范畴,这韩料自然就抓住了低端的商机。

除了部分奸商把韩料染色滚磨后当成仿籽来卖,还有一个最典型的商品就是“金镶玉”。原本金镶玉是一种工艺,讲究金与玉的完美结合,是皇家工艺。结果一些无良商家利用人们对奥运会金镶玉的美好印象,用低廉的韩料批量超声波压模,再镶上一层薄薄的金箔,成本几十块甚至几块钱的东西,卖几千、上万,在那个互联网电商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坑了不少人。

和玉大叔近十年见过太多玉友拿着“金镶玉”找大叔鉴别,往往拿着证书一脸委屈地说:“不是说和田玉特别贵吗?这可是我十年前重金购买的,怎么这么多年还不值钱呢?”,大叔只能无奈地解释:“证书确实证明了这是透闪石玉,但不是好料子。”

其实韩料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利用它来造假、欺骗消费者的人。其实韩料本身提供了入门价值,对于想体验和田玉魅力的低预算玉友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一切得到前提是不把它当成高档和田玉,避免上当受骗。

其实现在只要不买低档的金镶玉,市场的韩料已经少了很多,但如何辨别韩料呢?和玉大叔今天就教您几招:

第一点就是看颜色。 韩料的颜色通常偏黄绿色,质感很像黄口料的,肉质颜色分布比较均匀,没有青海料这种多色的感觉,肉质比较粗,打光就能看到一团一团的。

第二点看质地。 韩料的肉质虽然细腻,但缺乏和田玉那种温润的油脂感,反而有一种蜡质感。即便抛光以后手感也比较干涩,没有好料那种滑腻的感觉。

最后就是结构。 韩料的内部结构比较粗大,颗粒感明显,网上有一些同行说像没煮熟的大米饭,不过大叔觉得更像棉花团,而且是那种一团一团的,随便给点光就能发现玉质松散,不够致密。

这几年市场上的韩料已经少很多了,一方面是后疫情时代大家不再相信旅游区的商品,这种专供线下的料子没多少用武之地,其次就是现在青海料的低端货品加工价格也下来了,替代了至少一半韩料的市场,过去那种通透的晴水料现在把韩料的市场份额抢的七七八八了,韩料因为产量不稳定,又只有唯一的矿口,现在也没啥料子出产了,基本快要退出历史舞台。

韩料虽然品质有限,但确实在中国的和田玉商业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曾经买过韩料吗?欢迎留言和大叔交流。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