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高标准农田”建设!

浅酌月色 2024-08-16 09:24:36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农电配套、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提升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达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田。

高标准农田突出“四高”

第一个‘高’是农田质量高;

第二个‘高’是产出能力高;

第三个‘高’是抗灾能力高;

第四个‘高’是资源利用效率高。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的和意义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和总产,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缓解耕地资源紧张和粮食供需矛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更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增加农民收入和福祉。高标准农田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拓展多元化经营收入渠道,实现土地增值和资产保值增值,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

4、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适度集约化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新貌。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背景

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全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主要指标,详见下图:

在上级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制定了相应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高标准农田”的运作模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新建或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主要运作模式如下:

由区(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并向市级农业农村局申请审查批复——批复后由区(县)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将耕地依法流转至公司名下——根据进度计划开展项目建设及投融资工作——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由农业农村局依法依规组织验收。

可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来源有:社会资本出资、涉农资金、生态修复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土地指标交易收益、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入、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政策性金融资金。

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是项目建成后,项目法人可委托当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种植大户进行种植,运营期间可获得粮食种植收益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目标价格补贴等各项经营性收入、补贴收入和农民就业收入;

二是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通过二次流转的方式取得土地再流转收入;

三是农作物种、养植收入,农业旅游收入;

四是新增耕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经核定后,及时纳入补充耕地指标库,在满足本区域耕地占补平衡需求的情况下,可用于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调剂。

金融支持渠道

一是财政补贴

二是信贷支持

三是投资引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