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桥——老宁波的记忆

老牛驴摄影 2024-09-20 17:24:44

望春桥

“望春桥上望春波,草绿苹香凫鸭多。最是城西好风景,夕阳处处起田歌。”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乡土风光诗,是清代初期鄞县经学家、史学家万斯同 (1638年~1702年),在 《鄮西竹枝词》中,赞美望春桥所描写的。

望春桥

说起“望春桥”,可能老宁波都比较熟悉了,它是现在距宁波老城区最近保存较完好的古代石拱桥。

望春桥地处宁波海曙区望春街道,离三江口约五公里,在地铁一号线的望春桥站旁边,一出地铁就能看到,交通非常方便。

小屁孩

我最早知道望春桥时,还是个小屁孩,大约在1965年,当年我四岁,那一年,我爷爷去世了,那天早晨天还没亮,我随我家族大人们,坐船送我爷爷上山。

当时,我家住在天一阁附近,记得是在马园桥旁上的船,那时的船是船工有人力摇的,“吱嘎,吱嘎”的非常辛苦,前面河岸边还有师傅弓着身,弯着腰在拉纤。船是经官塘河到山下庄的。

船是船工有人力摇的

记得沿途的桥很多,每过一个桥洞时,送行的大人们都会喊着爷爷的称呼,叫着“过桥类”,“过桥类”。意为提醒逝者小心走好。再则表示出对已逝长者的尊敬。我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喊道:“爷爷,过桥类!”,“爷爷过桥类!”。

石拱桥洞

天渐渐的亮了,周边的环境清晰起来,前面出现了一座石桥,圆型的桥洞,高高的,非常好看。大人们一边叫道:“过桥类。”。一边赞议起此桥来,“望春桥”“望春桥到类”,“这座就是望春桥”,“这桥多少老了”,“不知道多少年类”。“真的太漂亮了”。。。。。。

船从桥洞中穿过,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的望春桥。

望春桥

非常难得,搜到了一张望春桥周边尚未拆迁时的旧照,供大家怀旧欣赏。

后来历年的清明,爸妈都会带着我到西郊航船埠头,坐船去扫墓,航船在望春桥旁有一站点,每次途径都要停靠一下,以便乘客上下船,每次都穿望春桥桥洞而过,就这样的,每过一次望春桥洞,我就长一岁,一次次的过桥,我一年年的长大,渐渐的,我对望春桥有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望春桥的次数也不断增加。对望春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望春桥始建于北宋元符年间 (公元1098年),南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因宋金高桥之战祸及望春桥。绍兴初年 (公元1130年)重建。在南宋宝庆年间 (公元1225年~1227年),望春桥曾更名为 “宝庆桥”。此后又屡次修缮,其中桥额上记载的,有乾隆年间初修,光绪年间重修,

南北各有32级石阶

祥云抱鼓石

望春桥全长28米,桥堍宽5米,桥顶宽4米,南北各有32级石阶,桥身和桥拱选用规整的梅园石。桥柱和桥栏雕荷叶和仰莲,桥堍有精致的祥云抱鼓石。宋朝时望春桥为官塘河上第一桥。

桥柱和桥栏雕荷叶和仰莲

望春桥承载了千年风霜,已饱经沧桑。桥身风化严重,两边桥栏一半以上都已缺损倾倒,部分桥面板移位。望春桥的岌岌可危,2005年,港籍同胞原望春桥人,钟宝昌和钟惠明两位先生出资,对望春桥进行了修缮。

望春亭

碑正面为“重修望春桥碑记”

背面为:“身在海外数十载,时刻不忘故里情”

望春桥北堍的东侧,有一座凉亭叫“望春亭”。亭中立有一碑,亭是老的,碑是新的,碑正面为“重修望春桥碑记”,背面为:“身在海外数十载,时刻不忘故里情”,这里记载着海外游子,钟氏父子的思乡之情。

2010年12月,望春桥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塘河与官塘河交汇于望春桥西侧桥下

望春桥一直以来都被冠为高大气派的石拱桥, 而西乡中塘河与官塘河交汇于望春桥西侧桥下,官塘河则是当时的国道,宁波的达官贵人,商贾学子,赴杭进京都须走官塘河过大西坝,进入浙东运河。中塘河,官塘河往返宁波的船只都须经望春桥下而过,望春桥成了当时的咽喉要塞,因过往船只频繁,数量极多,“望春桥”为此出名,“望春”的地名也是因“望春桥”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望春桥成了当时的咽喉要塞。注:旧称西塘河,后称官塘河,今称西乡后塘河。

望春桥成了当时的咽喉要塞

望春桥的石缝中生长着两棵古树,已有很多年头了。这次去,古树竟遮荫了半边桥。成为了望春桥上的奇特景观。这里有个故事不再赘述了。曾有诗吟诵此桥树联体奇观:

根居古桥虬枝壮,

千年风雨更繁茂。

吐尽新翠成绿荫,

秋飘黄叶冬望春。

洗尽铅华独自立。

桥树联体奇观

桥树联体奇观

本文到此为止,我是“老牛驴游”。喜欢河塘文化,谢谢关注点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