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又玩“临时抱佛脚”的招数。
据外媒报道,立陶宛前总理喊话中国,称“只要不下跪道歉,愿意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看得出,立陶宛在中立问题上终于认清了现实,尝试迈出和解的第一步。但仍保留所谓的“最后尊严”,却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仅是想靠着中国发财。
我国会如何应对呢?
立陶宛外交政策的急转直下事情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21年。
当时,立陶宛在全球面前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允许台湾地区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
这一举动在外交界引发了巨大波澜,因为它触及了中国的底线——挑战了中国的一贯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迅速做出了强烈的反应,降级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双方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别。随即,中国也对立陶宛实施了经济制裁,削减对其的出口和投资,给这个小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近些年来,立陶宛失去了中欧之间的重要经济合作项目,包括绿色转型、人工智能、海上风电和数字旅游等领域的机会。特别是物流行业,作为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到了重创。
许多立陶宛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失业率逐渐攀升,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立陶宛当时选择了强硬的立场,认为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的支持,便能从容面对中国的反制。
可悲的是,这种信心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动摇。
而此前,台当局承诺对立陶宛进行经济援助,但这些支持并未达到立陶宛的预期,国内中小企业的困境逐渐加剧,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美国与欧盟虽然对立陶宛提供了一些政治支持,但在实际经济援助方面,表现得相当有限。
随着时间推移,立陶宛终于发现,自己在这场外交博弈中并没有赢得太多实质性的回报。
立陶宛不仅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还在军事方面表现得相当激进,还将俄罗斯牵扯进来。
从2022年初开始的俄乌冲突中,立陶宛一直坚定地站在美国和北约的军事立场上,已经引得俄罗斯诸多不满。
2024年9月,立陶宛宣布将加大国防投入,强化与俄罗斯的对抗。
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地区局势,立陶宛购买了德国的“豹2”坦克,扩军计划进一步加速,计划到2027年,每年新增6000名士兵服役。
这项军事扩张计划不仅让立陶宛对外展示了强硬姿态,也加剧了其与邻国俄罗斯的紧张关系。
可以说,外交上的激进政策使得立陶宛在国际关系中越发失去平衡感。他们无法真正依赖西方国家的全力支持,而与中国关系的断裂又让他们失去了东亚市场这一重要经济支柱。
立陶宛的内外压力空前高涨,经济上损失惨重,外交上被孤立,军费开支也让国内财政进一步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前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的呼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反对党领袖,克韦尔内利斯直言立陶宛需要调整对华政策,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外交关系。
他明确表示,恢复关系是必要的,但不能通过“跪下道歉”的方式。
这种态度表明,立陶宛内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识到,与中国的对抗不仅无助于国家发展,反而使立陶宛在全球政治中陷入了被动。
而同时,立陶宛政府在面对这场危机时表现得相当摇摆。
总统瑙塞达曾试图通过一个“技术性改名”来解决问题。他建议将“台湾代表处”改名为“台北代表处”,以此避免继续激怒中国,同时又不彻底放弃与台湾的联系。
这一提议并未得到台当局的认可,他们认为立陶宛此举是试图在两方之间玩“文字游戏”,不会接受这样的改动。
立陶宛的这一外交策略在国际社会上也未能获得广泛支持,反而暴露了其在涉台问题上的模棱两可和两面摇摆。
中立关系的重建:愿意但无法跪下的外交姿态随着国内经济压力的不断加剧,立陶宛政府不得不面对与中国恢复关系的现实需求。
而斯克韦尔内利斯的讲话反映了立陶宛在外交策略上的重要转变。
他承认,立陶宛必须找到与中国重新建立合作关系的办法,但同时他强调,立陶宛不会为了这一目标而接受“跪下道歉”的方式。
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外交原则,即尊重“一个中国”原则。
未来中立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立陶宛政府能否在经济和外交上做出务实的调整。
虽然立陶宛不愿在外交上表现得过于屈从,但实际情况可能迫使他们在某些问题上作出妥协。
立陶宛必须在与中国恢复正常关系的过程中,找到不失尊严的合作方式,同时避免进一步恶化与台湾的关系。
立陶宛应该明白,中立关系的修复不仅关乎立陶宛的经济复苏,也将影响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定位。
而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从破裂到试图恢复,反映了一个小国在全球大国博弈中的挣扎与反思。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小国确实在国际社会上没有过多的话语权,但要想安稳、长远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立原则,否则朝三暮四,最终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09-23:涉俄不当言论引争议,立陶宛媒体人扬言“枪毙老一代”被批“荒谬”
台海网:2024-05-10:立陶宛总统拟改“台湾代表处”名称,“以稳定对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