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取胜之道:用好这四个谋略步骤,你很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谋略与兵法看职场 2024-05-08 05:42:09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着竞争和博弈无处不在。作为弱者,虽然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但并非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强弱的态势都是相对的,并且强弱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弱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施展谋略,那么扭转局面也大有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以弱胜强呢?笔者研究兵法谋略多年,对许多案例进行过深入的分析,认为下面四招非常有用!

一、收敛锋芒,避免直接碰撞

古人讲:“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弱者在面对强者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收敛锋芒,避免与强者直接碰撞。游击战口诀中的“敌进我退”,也是体现这种精神。大家要记住,只要不与对方“摊牌”,那么他手中再大的“牌”,一时半会儿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还是以雍正为例,在“九子夺嫡”的激烈竞争中,雍正首先把自己打扮成“与世无争”的“闲人”,才能够在波谲云诡的储君之争中躲过第一波“摊牌”。

二、连横最强者,先寄人篱下,再从长计议

“连横”与“合纵”是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的重要理论,但是很少人能够参透其中的谋略精髓。“连横”就是最强者与相对弱者的联盟,一起对付次强者,并瓜分胜利果实。当弱者无法与眼前的强者抗衡时,可以选择与远处的最强者结盟,先寄人篱下,借助最强者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来共同对敌。这看似是一种妥协,但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和远交近攻的策略。

在寄人篱下的过程中,弱者可以学习最强者的长处和经验,接受最强者的援助,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最强者的接触和交流,了解强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自己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时机成熟时,弱者可以再从长计议,寻找脱离强者控制、实现独立发展的机会。最为典型的案例,在二战中,我国果断站队英美同盟国(最强者),共同对抗德意日轴心国(次强者),最终才能以赢家的面目出现。

三、利用强者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坐收渔利

强者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可以说“越强”越“任性”,越难以容忍其他方势力,因此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弱者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巧妙地借力打力,从而坐收渔利。

弱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强者之间的矛盾,找到双方的利益冲突点,然后从中挑拨离间,制造混乱。当强者之间陷入争斗时,弱者可以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占据中间地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弱者也可以利用强者之间的矛盾,获取他们的资源和支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诸葛亮的“连吴抗曹”战略,他亲自游说孙权、周瑜等东吴方面的关键人员,激化曹操与孙权之间的战略矛盾,一手导演了“赤壁之战”。利用孙权与曹操的“火并”之际,着力摘取胜利果实,反而让刘备从最弱势的一方,成为“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人。

四、乘势而起,一招制胜

当弱者经过前期“滚雪球”式的积累,实力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强大,一旦时机成熟,就需要果断地乘势而起,一招致胜。而要实现“一招致胜”,这需要弱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够及时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行动。

乘势而起可以是在强者出现失误或困境时,弱者抓住机会发起反击,给予强者致命一击。也可以是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弱者顺应潮流,积极推动变革,实现自身的崛起。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弱者都需要有勇气和决心,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强者的权威。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周武王和姜子牙领导的“牧野之战”。趁着商朝主力大军东征,朝歌空虚之际,周武王果断兴兵伐纣,只通过一场战斗就灭亡了存在六百余年的商朝。

总而言之,弱者的取胜之道在于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在困境中寻找突破的机会。强弱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改变和转化的。只要弱者能够找到正确的取胜之道,就有可能实现逆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 信 公 众 号 “谋略与兵法”,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