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定法,各行其道且各自有成,此即无为,老庄、孔子、佛陀皆然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9-29 04:36:49

上接《禅宗人物志:保唐无住(七)勘验道士》

上回曾言,无住禅师向来保唐寺切磋佛道的道士们提出了三个问题:“道可道非常道”的意蕴何在,何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庄子所讲的“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究竟所指为何。

这三个问题分别彰显了道家的“认识论”、“方法论”、“生死观”,乃是道家的核心要义。借由此问,阐释禅宗的相应观点,并展现出佛道思想相近的一面。

对这几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这里不再赘述。

这一回,前来保唐寺切磋佛道的涵盖了四川地域内道家、儒家、佛家彼时的领军人物。虽说是切磋佛道,实则这些人仍怀有门户之见,对无住禅师“保唐”禅派的突然崛起并不信服。

见道士们对于自己的几个问题无法道出个究竟,无住禅师慨叹道:“当下之道士,就连自家老祖宗的要义都未曾领会,却仅仅知晓诽谤与诋毁佛教。需知晓,谤佛实则是连老庄都不予认同了。”

道士们被无住禅师问得哑口无言。无住禅师又转而问儒家隐者:“孔夫子给你们讲说过《易经》吗?”

儒家隐者回答:“说过。”

相传孔子五十岁开始反复研读《易经》,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成《易传》,为后世学习、研究、应用《易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此,《易经》也被列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学者的必读之物。

无住禅师又问:“孔夫子给你们讲过仁义礼智信吗?”

隐者们回答:“当然讲过。”

“仁义礼智信”乃是儒家始终着重强调且躬身践行的核心价值观,素有“五常”之称,孔子当然讲过。

无住禅师继而问道:“既然孔夫子为《易经》所作的传你们皆已研读,那《易经》究竟述及了些什么啊?”

《易经》博大精深,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儒学隐者们抓不住重点,不知如何作答。

见隐者们不答话,无住禅师就说:“孔子在《易传》中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句话就能概括《易经》的全部内涵。”

隐者们不能理解无住禅师所说,不敢搭话。

无住禅师进一步阐释道:“《易经》实则在论及一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变乃永恒之态,不变为相对之状;平衡系相对之情形,消长为绝对之态势。此乃万物之本性所在。”

“变”乃是永恒的真理,唯有“变”是恒定不变的,亦如佛学中所言之“无常”乃一切事物的共通之处,此共通之处便是“易”、便是“道”。

“无思”:毫无杂念,心若止水,毫无私欲。亦即佛学中所言之“不念”,于念无念,不将心意识投射于当下。

“无为”:不以自身之意志而矫揉造作、肆意妄为,依循形势而行。亦即佛学中的“无住”,不执着于自身之意识,随缘而生,该怎样就怎样。

无思、无为将会如何?自然就“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了。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因果实则是不可分割的一回事。

无思的结果乃是心若静水,不为外界干扰所撼动,此即为“寂然不动”。无为的结果则是应缘而起,直抵事物之本质,此即为“感而遂通”。

经由无住禅师的阐释,佛学之根本不但与《道德经》相互融通,亦与《易经》有相近之处。

无住禅师继而言道:“无常、无思、无为实乃众生之本性,倘若能依随本性行事,便是在践行‘仁义礼智信’。然今之学人不见本性,却固守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自认为此即为学问、品性,实乃昏聩至极啊!”

“孔夫子曾言‘无思无为大分明’,绝非责令大家恪守何种道德规范。而是称无思、无欲、无念、无我,方能获取洞察事物本质的大智慧。”

听了无住禅师的一席话,儒家隐者们心悦诚服,当下礼拜和尚,愿为弟子。

在勘辩道士之际,无住禅师所运用的是《道德经》、《庄子》;于质问儒学隐者之时,采用的是《易经》、《易传》。

无住禅师未曾谈及任何有关禅宗的内容,便能使道士、儒学隐者心悦诚服。显而易见,他已然掌握了儒释道三学的精粹,做到了融会贯通。事实上也如此,大道至简,非一非三。

无住禅师复又向道士们问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究竟该作何理解?”

道士们回答:“请和尚为众人说。”

经由前面的切磋交流,众人皆知晓无住禅师的禅法精妙绝伦,皆期望他能够多多释解自身的困惑。

无住禅师言道:“德行高尚之人,其心中全然不存在‘有德’‘无德’之概念,只会依循自然,顺势而为,毫不矫揉造作。而无德之人,恰是心中盈满各类标准,依标准行事,却将事物之本性弃之不顾。”

“是以,有德之人无为,无德之人有为。”

如果把“德”换成“得”,又有了另一番意蕴。

“上得不失得,是以有得。下得以不失得,是以无得。”

未怀揣得失之心,恰可左右逢源,无所不获。而心中若总是有所欲求,总想有所获取,不肯舍弃,则除却烦恼别无所获。

这句话不单可用于为人处事,用于修证佛道之处亦未尝不可。

证得菩提萨埵,竟无丝毫佛法可获,有一法可得都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即:无上正等正觉。于修证佛道之过程中,倘若有所得,不管那是什么皆为烦恼之念。

在无住禅师针对《道德经》的若干关键要点予以详尽阐述之后,道士们方才幡然醒悟,紧接着问道:“依和尚所言,佛道莫非本无差异吗?”

无住禅师道:“非也。佛道看似趋同,然则实存显著之区分。”

“老庄皆言无为、无相,言自然、言‘道’、言超然、言绝对自由,而佛家并非如此言说。一切存在皆为相对存有的表相,佛家既不执于‘无为’,亦不执于‘无相’,此乃真正的无住与无相。”

“需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认同‘无为’为绝对真理之时,那已然沦为有为了呀!因而,执着于无相、无为仍未臻究竟,仅可归为‘小乘’,是难以得见‘大乘’的。”

“真正的佛法即非小乘,也非大乘,超绝于一切,无有分别。法无垢秽与纯净之分,法无形貌与外相,法无所在之处所,法无获取与舍弃,是以远超孔丘、庄老之学。”

“佛恒常存于世间,却不沾染世法,亦不分别世间诸事,故而敬礼之时无所观瞻。孔丘所述诸多有所执著,尽皆为声闻二乘之境界。”

实际上,无住禅师最后这段将佛学置于老庄、孔子之上的言论亦未达究竟之境,缘由在于,若心住于任何境界皆非究竟。虽说无住禅师宣称佛不住于任何境界,然而其中依旧存有境界的分别呀!

倘若存有高下之分、究竟与非究竟之见解,那便仍旧未达究竟。故而,那个“道”又怎能被言说?一旦言说,便不再完整,无论何人言说,皆是如此。

《金刚经》有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法无定法,此乃“无为法”。试问,哪一位圣人不是凭借各自的作为和功绩而成就圣人之名的呢?恰是由于他们不执着于既定之法,方才有了各自的斐然成就。

倘若言称需凭借某种固定的方式,达至某一明确的标准方可称之为圣人,那么这已然属于“有为”之举。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皆因有为法而无甚差别。有为法明晰可见、有迹可循,故而皆大同小异,众生正因无差别而沦为众生;无为法顺应自然、天成自在,因而皆各有不同,圣贤恰以有差别而独具一格。

众人皆对成功满怀热忱,为此对当下流行的“成功学”竞相追逐,殊不知,此乃无法成功的根源所在啊!

譬如当下,最为热门的恐怕当属“流量”二字。众人皆以为,只要拥有流量便能“畅销”、便能“功成”,因而在某音、某手、某书企图凭借视频吸引眼球。需知晓,各自的成功皆相异,成功实不可复制。

法无定法,各行其道且各自有成,此即为无为,“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孔子、佛陀皆然。儒释道三家之学,虽形式各异,然本质实无差异。

禅宗人物志:保唐无住(八)各自成就

未完待续......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