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的一处细节,表明贾宝玉另有更残酷结局,并非是出家

君晓吖侃红楼 2024-12-12 21:42:38
《红楼梦语言话术》013

且说甄士隐家破人亡后投奔岳父封肃反被算计坑骗。他短时间内连番遭受打击,贫病交加之下有了下世的光景。

“下世的光景”是指人之将死,代表山穷水尽,等待甄士隐的唯有死亡一途。然而转机突然出现。那天他拄着拐杖出街晒太阳,就见那面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口中说着什么“好了”的词,挥洒而来。

书中暗表,从开篇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再到甄士隐见到要度化他女儿去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后所有与之形象类似的和尚与道士,当只作僧道的千般“化相”。甄士隐不识今日之跛足道人是当日与和尚一同要度化他女儿去的跛足道人,皆因二人“相”未必同。但“跛足”相同便是证据。后面度化贾瑞和柳湘莲的同为“瘸腿道人”,自也都可作渺渺真人的化身理解,而不好将之作其他人物解释。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当初在甄士隐梦中,道人就说要度脱几个风流冤孽作为功德。显然他便是在奔忙于此事。不多赘述。

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后心中生出感悟,便提议要解一解其中意思。于是便有了后面的那篇《陋室空堂》注释。

《好了歌》讲述的是世人的贪着与不开悟。恰是甄士隐之“病根”,实际也是整部《红楼梦》以及红尘世俗之人的“兴亡”执迷。

而甄士隐的注释则掰开了揉碎了,将《红楼梦》中的人、事、物作了一一的伏笔和隐喻。至此他才实现真正的“真事隐”,算是洞悉了《红楼梦》的主旨也因此开悟,这不就像空空道人一样么!

甄士隐因为开悟,不但一身疾病尽去,更是放下一切执着,随随跛足道人出家而去。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大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的搭裢抢了过来背上 ,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引程甲本第一回)

注意跛足道人说甄士隐“解得切!解得切!”其实是肯定甄士隐的开悟。

僧道从甄士隐富贵时就在梦中“盯”上他,虽提前借甄英莲给了甄士隐暗示,却又让他经历丢女儿、房子烧毁、家破人亡、所投非人、贫病交加等一系列变故,最终使得甄士隐于绝境之中明悟“得与失”的真谛,有了此时的“开悟”。

说实话,就我个人来说,很想啐那道士一口“呸”!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甄士隐的“悟”是以他锥心刺骨的痛苦,以及妻子女儿一生的不幸换来。这样的“悟”有什么意义!如果世人的“悟”都要以这般代价损人利己,岂不太过自私狭隘!

所以,曹雪芹笔下对于僧道的描写,从诓骗女娲补天石下凡的文字,就表现出不以为然。他们的无情旁观没有任何慈悲与怜悯,反而以别人之苦痛赚得自我之功德,如此功利让人齿冷。度脱一个却要伤害一家,这般的“悟”要来何用!

就像甄士隐一句“走罢”,便将家中妻子丢在身后飘然而去。全然不想妻子丢了女儿又丢了丈夫将要如何面对往后余生。如此无情的“悟”,究竟“悟”出个什么道理?

若动辄只以“天道无情”来为自己开脱,那些超然的神仙们岂不都成了狭隘的小人?反过来为了度化甄士隐,甄英莲和封氏人生的不幸,是不是被人有意安排?这样一想,岂不细思极恐!

甄士隐所抛下的不但是妻子、女儿和家庭之情,还有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痛苦。那一刻的他似乎脱胎换骨。但若细看就发现他还抢过了道士肩膀上的“褡裢”背在自己身上。

于是荒唐的一幕出现了。那一刻他的“悟”,不过是从一个不自由换到另一个不自由。放弃家族的责任,接过了跛足道人的责任,这算什么?就像空空道人,日后还不是要继续求仙访道,继续开悟。真要“悟”了,他还抢道人的“褡裢”做什么!

不能说这个细节文字中,曹雪芹一定隐含了如上的讽刺。但文字文学的奥妙就在于读书人能够从其中产生自我的感悟。就像我认为甄士隐的“觉醒”实际不值得,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事实上。如果抛开神话的因素,这世界上的“甄士隐”结局究竟如何?只怕是真正的死了才是。哪有什么道士度化,自也没有开悟而疾病尽去之说。已经有了“下世光景”的甄士隐就是死了。而以甄士隐影射的贾宝玉也就具备了他的两种结局:

一、开悟出家而去。

二、死了!

至于封氏隐喻的薛宝钗,自也是“闻知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只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帮着父(母)亲用度”,不然还能如何?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