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合作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4-09-23 15:24:31

合作市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县,北倚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临夏两县。合作市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区和藏汉接触的前哨,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合作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城市、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省第九届“双拥”模范城市等多项称号。

历史沿革

合作地区,夏、商、周之际为雍州之地。战国至秦,为诸羌游牧之所,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护羌校尉,专管洮、岷、河、湟地区羌人事务。东汉时,今合作市南部洮河沿岸,当为先零羌、钟存羌、烧当羌等诸羌人驻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陇西郡治从襄武(今陇西东南)复迁回狄道(今临洮)时,辖11县。今合作市东北部属枹罕县所领。

三国时,曹魏文帝于黄初元年(220年)分陇右置秦州,领郡四、县二十。时合作市东南部诸地为临洮县所属,其他地方仍为羌地。三国归晋,今合作市东南部地归秦州陇西郡,东北部为凉州金城郡所辖。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奏请分西平郡置晋兴郡,时晋兴郡永固县(汉白石县)已迁至今麻当境,合作市东北部为永固县所辖。西晋末年,鲜卑慕容氏一支,即吐谷浑沿阴山西迁,度陇而西,出袍罕、西零(今青海西宁),占据洮水以西数千里,时合作市全境为吐谷浑所据。东晋十六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县地归属变更无常,先后占据今合作市部分地区的有前赵、前秦、前凉、西秦、后凉、南凉、后秦等政权,但大部分地方仍由吐谷浑所据。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前赵刘攻占前凉枹罕护军,取黄河以南之地。时包括合作市全境。咸和五年(330年)前凉张骏趁刘曜之亡,收复河南之地。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取河州,领晋兴等七郡。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西秦王乞伏乾归拥众据洮河、枹罕,自号陇西公。时合作市全境属西秦。乾归卒后,其子炽磐立,炽磐卒,子茂蔓立,仍据洮河、袍罕之地。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吐谷浑阿才卒,其弟慕璝立。慕璝屡造军击茂蔓,茂蔓不能支,率部东奔陇右。吐谷浑复据其地。

北周明帝武成初年(559年),吐谷浑王夸吕攻凉州,明帝诏贺兰祥,宇文贵讨之,破夸吕,攻拔其洮阳(今临潭古战)洪和(今临潭新城东)二城,置洮州而还。时合作市中、南部隶洮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浇河郡(北周之廓州,辖今合作市西、南部)、临洮郡(北周之洮州,辖今合作市东南部)。隋末,天下乱,吐谷浑王伏允趁乱又复其故地。屡寇河右,郡县不能制。

唐初,设道以统州,以州辖县。时合作市部分地方属陇右道,西南部地方仍被吐谷浑所据。贞观九年(635年),李靖、侯君集大破吐谷浑于大非川(青海湖以西)。吐谷浑王顺率众降唐。其后顺被臣下所杀,其子诺曷钵嗣立。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率兵击吐谷浑,诺曷钵不能御,为吐蕃所败,其国遂灭,地尽为吐蕃据。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置陇右节度使,领河、洮、廓、鄯等12州。时今合作市为河州、洮州所领。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陷河、洮诸州,地遂入吐蕃。咸通七年(866年)吐蕃王朝瓦解后,余众自相聚合,散处陇右、河湟诸州,各处吐蕃自有首领,不复统一,原吐蕃将领玉擦率部定居卡加(今夏河甘加卡加),其后裔繁衍为后来的“卡加六部”。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吐蕃赞普后裔响厮啰聚众数十万,崛起于河湟,河、洮一带,吐蕃诸部齐集麾下。九年1016年)嗨厮啰数使人人贡请求内附。内附后,确厮哕累加恩授为保顺、河西节度使,洮、凉两州刺史。洮州辖今合作市全境。确厮哕卒后,其地既分。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河州刺史王韶收复河、洮、宕、岷诸州。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金太宗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金将宗弼、阿卢补抚定巩、洮、河、兰、乐、积石等州,升熙州为临洮府,以治理蕃部。金仍置洮州领之。金哀帝正大四年(1127年),蒙古成吉思汗攻取积石、河、洮等州。元主中夏,初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于河州.管辖脱思麻路(今甘、.青、川藏区)吐蕃诸族。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6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由宣政院使“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明初,因袭元制为行省。洪武七年(1374年),置西安行都卫于河州,领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管理整个藏区。十二年.废河州府,改左卫为洮州卫,辖今合作市全境。

清初沿袭明制,州、卫并存。清康熙年间,西藏拉萨来的拉本官人作为施主,由拜.喜饶却登在加勒务日山(八宝山)之阳建立了黑错寺,于是逐渐统治了黑错四沟八十庄百姓。清乾隆年间,始隶于循化厅,名“黑错寨”,所辖人户居“南番二十一寨”之首。合作一名本系藏语译音,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直称为“黑错”。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黑错四沟藏族群众举行反清起义,起义失败后,被划分洮洲辖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在夏河设县,编组保甲时,成为夏河县第四区区署驻地,改隶于夏河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始设黑错乡,系夏河县历史上第一个乡级行政建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又在该地设置了管辖夏河县南部诸乡的黑错“区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错乡隶属夏河县第四区。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后改为州)成立时,就选定了四周岗阜罗列,低山环抱,地势平坦宽阔的沉积盆地黑错为州府驻地。1954年,由甘肃省设计公司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1955年6月21日,始置合作镇。1956年5月,州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分机关从夏河拉卜楞迁到此地办公,遂设合作镇、那义乡,镇名亦同时改为合作,于是,合作开始大规模的城区建设,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正式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一年的筹备,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随后撤销合作镇。

名称来历

“合作”系藏语译音,意为羚羊出没之地。原译为“黑错”,1955年设镇时取“团结、互助、合作”之意,以其谐音改为“合作”。设市时沿用镇名,因市中心广场羚羊城雕显著而又称“羚城”,因此得名。

行政区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96年5月28日民行批(1996)35号文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合作市(县级),以夏河县的合作镇及那吾、佐盖曼玛、佐盖多玛、卡加曼、卡加道、勒秀、加茂贡7乡为合作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政府驻合作镇。

2000年1月18日,合作镇随之撤销,成立坚木克尔街道办、通钦街道办、当周街道办、伊合昂街道办挂牌运行,并将原合作镇辖区及那吾乡部分行政村按所辖区域划归4个街道办管辖。

2005年12月13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甘民区复[2005]59号文件,合作市加茂贡乡与勒秀乡合并,设立勒秀乡,乡政府驻地设在现勒秀乡政府驻地。

2014年合作市辖4个街道、7个乡:当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坚木克尔街道、通钦街道、卡加曼乡、卡加道乡、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加茂贡乡、勒秀乡、那吾乡。全市总人口8.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万人,占总人口46.1%,藏族人口4.08万人。

2017年04月,那吾、勒秀、佐盖曼玛撤乡建镇。

2022年合作市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当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坚木克尔街道、通钦街道、那吾镇、勒秀镇、佐盖曼玛镇、卡加曼乡、卡加道乡、佐盖多玛乡。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街24号。

现在合作市现辖3镇3乡4街道办,即那吾镇、勒秀镇、佐盖曼玛镇、佐盖多玛乡、卡加道乡、卡加曼乡、通钦街道办、当周街道办、坚木克尔街道办、伊合昂街道办,有39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委员会、24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1.22万人。

大美甘肃欢迎您!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