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郦食其传》有言:“王者以名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对吃这方面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马虎过,光说一个烹饪方法,我们就有炒、烧、烤、烩、熘、炖、爆、蒸等数百种,其饮食文化可谓丰富多彩。
那么,在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每天都吃些什么呢?真的像古装剧中描述的那样,顿顿都有好酒好肉吗?
中国古代的饮食要知道,古代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劳动力,所以粮食的生产效率很低,外加上严苛的赋税制度,最后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粮食其实并不多,能维持个一日两餐就已经很知足了。
在秦汉以前,普通人家一天基本只吃两餐,要是收成不好,一天一顿甚至几天一顿的情况都有。一般来讲,人们的第一顿饭是在上午9点左右吃,叫做“朝食”;第二顿饭是在下午4点左右,叫“餔食”,吃的多是朝食剩下的,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则会弄点汤喝。
要知道,古代没有电灯,也没有彩电、手机、收音机,蜡烛又比较昂贵,所以那时的夜晚是十分无聊的。在下午4、5点吃完餔食之后,人们通常还会趁着黄昏干点杂活,等天完全暗下来,各家各户就准备休息了。也正因为一天的活动时间比较短,所以对于古人来说,一天两顿也是刚刚好的。
自汉朝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人的饮食才开始由一日两餐转变为三餐甚至是四餐。
走到了唐宋盛世,人们对夜生活开始变得越发向往,开始出现了夜市,还有畅饮通宵的古诗词,比如白居易和刘禹锡在风雪夜喝了一个晚上的“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出自白居易的《雪夜小饮赠梦得》)。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的一日两三餐吃的又是些什么呢?
古代人吃什么众所周知,五谷是中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在《大招》中有言:“五谷六仞,设菰梁只”,而在《黄帝内经》中,则将五谷分为稻、黍(shǔ)、稷(jì)、麦、菽这五种经典谷物。
其中的“稻”和“麦”,就是我们熟悉的南方水稻和北方小麦,“菽”是指大豆,“黍”是北方特有的农作物,又叫大黄米或者黏黄米,可以制成“炸糕”,但因为不利于消化,所以渐渐就被淘汰了。“稷”又称粟,耐旱,品种繁多,有红、白、黄、黑各种颜色的小米,俗称“粟有五彩”,现已被玉米所取代。
至于古人的食谱是什么样的,那就得分时代来说了。在春秋(东周)之前,“稷”(小米)是人们的主食,一直到了宋朝末年,它依然是重要的粮食之一。春秋之后,小麦开始普及,面食逐渐流行。到了宋元时期,两熟制的水稻和小麦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走到明朝中后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马铃薯、玉米和红薯等高产作物开始引入中国。在这其中,尤其是红薯的引进和推广,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平民百姓的吃饭问题,它的产量高,富含糖分,饱腹感强,并且还很容易种植。也正是因为有红薯的存在,才让清朝迎来了人口大爆炸。
总而言之,大豆、小麦、水稻和红薯这四种作物就是古人的主食,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天天都能吃到这些。
北宋政治家欧阳修曾在《原弊》中这样评价道:普通人家劳作一整年下来,他们的收成顶多够吃几个月,其中还有一部分得上贡给朝廷纳税。而为了填饱肚子,人们通常会把之前筛掉的那些烂谷子、谷壳拿出来吃,或者去野外挖些野菜、橡果充饥。
这还只是平常时候,要是遇上了灾年,连野菜、树皮和草根可能都没得吃,结果就是一批又一批百姓活活饿死,甚至出现人吃人,人吃土的现象。
据说在民国时期,人们饿得实在没法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菩萨身上。结果第二天,观音像的背后竟真的长出了一层白土,穷人们都以为这是观音菩萨赠予的面粉,于是将这种土命名为“观音土”。
事实上,这种土就是用来制作陶瓷的黏土,因为黏土具有膨胀性,所以食用之后会给人一种饱腹感。然而,它并不能解决饥饿的问题,食用过多还可能导致腹部胀裂而亡。
由此可见,古装剧中那种有菜、有肉、有油盐、有大米饭还有酒的普通人家,在现实中估计是不存在的,除非这家人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悯农》有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论在什么时代,粮食都是一个人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温饱能够得到基本满足的当下,我们更该懂得粮食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