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振兴靠“烈士津贴”,斯拉夫人独特的死亡经济学

闲说宇俊星 2024-11-24 12:08:34

“特别军事行动”一年要献祭差不多4万俄罗斯人,但是俄罗斯一年冻死的酒鬼都不止这个数。如果你是酒鬼或者酒鬼家属,你是愿意悄无声息地在臭水沟边冻死,还是愿意“为斯拉夫同胞战斗”的同时换来大把津贴。——网友“王虎的舰桥”

“从经济上讲,上前线,一年后被杀,比这个人一辈子生活更有利可图。”——俄罗斯经济学家Vladislav Inozemtsev

目前俄乌战线变化不大

俄罗斯,我们这个北方邻居有时候站在远距离观察,他的行为确实超乎常人理解。你以为他不行了,他们却能支棱起来。希特勒当年以为苏联是个破房子一踹就倒,1941年德国人还一帆风顺,渐渐的打成烂仗,红军越打越强,德国人被反推。

俄乌已经打了1000多天了(凤凰 卫视)

开战初期,大家普遍看好大俄,没想到这仗能打这么久

你以为他缓过神了,神兵天降基辅。结果2022年开始的特别军事行动打到现在1000多天了。这期间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被西方全面经济制裁,一堆富豪的财产被冻结。西方以为要像90年代那样经济全面崩溃。哪知道卢布汇率顶住了,西方产品全部换成中国货。因为这两年大量的军工投资,经济甚至还发生了过热现象。天没塌下来,俄罗斯老百姓日子继续过的下去。

俄罗斯国防部在街头的征兵合同,签约就拿69万卢布,每月20万卢布工资。13.8卢布兑换1人民币

特别是俄罗斯的老少边穷地区,因为大量士兵带来的入伍津贴、伤残补贴,阵亡抚恤。原来一潭死水的地区经济还活络起来了。

所以说斯拉夫民族的各种社会现象太薛定谔了。按照传统模式分析的思路总会得出“大俄完了,完了”,“毛子又崛起了”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

阵亡津贴换公寓、汽车

俄罗斯蒙古族地区征兵动员“为了斯拉夫母亲”

这是一组俄罗斯针对乌东前线的征兵动员广告片。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在家,忽然电视里传来了祖国需要你的征兵动员。然后镜头一转男主人和战友们出现在乌东的前沿阵地。看过的朋友肯定一头雾水。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战争为什么会拍一个北亚黄种人的为主角的宣传片。

这其实是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参军最踊跃的就是俄罗斯老少边穷地区。主要是中东部的几个蒙古共和国。靠近里海附近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蒙古国接壤的图瓦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贝加尔湖东侧的布里亚特共和国,远东的萨哈共和国。

靠着蒙古的布里亚特共和国

高加索山脉以北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布里亚特蒙古人在俄联邦有50万人左右。

卡尔梅克蒙古人总共30万不到,图瓦蒙古人30万左右。还有不少总人口10万左右的少数民族。这些地方不少青壮都上了俄乌战场。

今年年初,俄罗斯反对派整理的部分士兵死亡比例,这里没包括乌东亲俄武装的人数

俄乌3年鏖战,如今官方发的阵亡讣告都有8万多了,还有不少外国雇佣兵,瓦格纳招募的狱卒死亡。估计有10万多阵亡,40多万负伤。总计有60万伤亡了,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俄联邦统计的全国劳动人口是7000多万,也就是说已经接近1%的劳动人口损失了。

当然对人口更少,战争又发生在本国的乌克兰来说,这个影响肯定更高。

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街景,男人很多去打仗了,街上女人比例更高

不过对于俄国边疆地区来说,打仗不是坏事。这里的男子踊跃参军,除了保家卫国的理念号召以外。较高的待遇也是重要原因。根据统计在俄罗斯一些最贫穷的地区,军人的工资高达平均水平的五倍。能活着当然好,但是阵亡了,家人也会收益。

这些地区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妇女会用抚恤金买房买车,改善生活。

“54岁的柳德米拉(Lyudmila)住在距离蒙古边境仅25英里的布里亚特一个小村庄,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和丈夫。她说,这个村庄的另外五名男子在乌克兰死亡。柳德米拉花了数年积蓄,在乌兰乌德地区首府为家人买了一套公寓。她从两名男子的死亡中得到的赔偿让她有可能在那里买了两套公寓,还为她的女儿阿丽娜买了一辆车。”

俄罗斯经济学家Vladislav Inozemtsev

俄罗斯经济学家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VladislavInozemtsev)计算出。

一名35岁的男子在战场上战斗了一年,然后阵亡,他的家人将从他的士兵工资和死亡抚恤金中获得约1450万卢布,相当于15万美元。这比他在某些地区作为平民工作到60岁所能挣到的总和还要多。家属也有资格获得其他奖金和保险赔付。

俄军在乌克兰的平均津贴是每月21万卢布。而在边疆地区普通工作只有4、5万卢布,而且不少人还找不到工作。去当兵,活着或者战死在经济上都是“合算”的。

伊诺泽姆采夫把这种现象称为“死亡经济学”

“从经济上讲,上前线,一年后被杀,比这个人一辈子生活更有利可图。”

2年多的战争已经让俄罗斯付出了300亿美元的抚恤金。除了一次性阵亡抚恤,还有持续付出伤残补贴。俄罗斯各地也在给军属提供福利。例如亚马尔-涅涅茨地区为伤亡士兵家中安装天然气、在克里米亚分配靠近海边的房子、基洛夫地区则赠送文化活动的免费家庭门票。

对于边疆地区的人来说,战争对男人似乎是一种救赎,否则他们将陷入现实生活中的困顿

边疆地区踊跃参军,获得大量补贴和抚恤金,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大量适龄男性参军减少了当地劳动力人口,又提高了当地工资水平。因为俄罗斯的能源是国际市场的硬通货,俄罗斯依旧能从中国换来大量的商品。社会也没有陷入西方期望的萧条。

总而言之,俄乌战争确实是一场新世纪的绞肉机一般的战争。但是俄国人非常适应打这种烂仗。

斯拉夫特色的边疆扶贫之路

俄罗斯的边疆发展的都不好,比较典型如图瓦共和国。从中国脱离出来加入俄罗斯100多年,只有简单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行业。是亚洲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俄罗斯所有地区和共和国里最不发达的地区。

图瓦(我国称唐努乌梁海)的位置

图瓦共和国的城市街景

不论是居住在城市还郊外蒙古包的人生活都不太好,城市也是肉眼可见的无生机。很多人向往去前线改变生活状态。

2个蹲守战壕蒙古族士兵天天吐槽

之前网络上火过一阵子的2个蹲守战壕蒙古族士兵,天天吐槽俄国防部“不发齐装备,阅兵时的大杀器一个都看不到”等等。因为说话带着俄语脏话“不 列”词尾,很多网友称他们“不 列”兄弟。

当下由于前线信仰佛教的战士极多。为了做好前线蒙古士兵的思想工作,俄军还安排了随军的喇嘛做“政 委”。开战前俄罗斯飘扬的国旗下,一群喇嘛号召青壮为了俄罗斯母亲的荣耀而战。这个画面单看着就挺有意思。

随军喇嘛做军事动员

俄罗斯经济重心在欧洲,远东和中部经济不好,一堆成年人失业。其实以前这里参军对当地人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和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不同,这里想当兵甚至要贿赂征兵官。

俄罗斯政府也不是不想好好发展这里经济,但是俄罗斯太大了需要照顾的地方非常多,一年中央就那么多钱。图瓦、阿尔泰这种人少、又没啥存在感的地方只能分一些够温饱的转移支付。

图瓦共和国,这么大一个地区竟然一条铁路都没有。前几年本来要规划一条铁路,但不久这条铁路还是黄了。

街头的酒蒙子

当地大量成年的男子酗酒度日,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但是俄乌开战后一切都变了。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的贫困水平目前处于1995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所有参军率高的边疆地区都在受益。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扶贫模式的俄罗斯版本的“支付转移”。非常有斯拉夫人那种莽撞又异想天开的气质。

俄罗斯的图瓦地区,中央银行数据显示,自22年1月份(冲突前1个月)以来,银行存款增长了151%。

和图瓦比邻阿尔泰地区,餐馆和酒吧的收入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6%。

另一个蒙古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自2022年1月以来,银行存款增长了81%。今年,住宅建设增长了32%,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图瓦共和国征兵了几万人就已经发出了1719份讣告,这相当于5%的阵亡率了,但是没有引起社会动荡。

“也许吧,在家生闷气喝酒的爸爸去前线,家庭氛围更好一些”

丈夫死了,但是家人能搬进新公寓(乌兰乌德 一处公寓)

虽然失去亲人非常痛苦,但是他的死亡带来了公寓、汽车和人们的尊敬。让留守的妇女和孩子生活的更好。

来自西方的质疑

西方对俄国人这种捉摸不定的国力和军力也是非常迷惑。直到今天还在找各种证据来佐证俄罗斯会走向崩溃。只是越来越事与愿违。

比如西方说俄罗斯当前抚恤金支出约占国家支出的8%,这扩大了预算赤字。俄罗斯财政将会xx月后崩溃等。

赤字扩大,俄罗斯在加息

还有大量的军费支出,挤占了俄国其他的开支等等。

俄罗斯目前的高通货膨胀率,导致俄罗斯央行将利率提高到接近创纪录的21%。

战争开始后,欧盟大量减少了俄罗斯能源进口

这些数据客观存在,但是这些问题西方也有,而且没见的比俄罗斯好多少。这几年西方也在高通胀,特别是欧洲,一边要给乌克兰输血,一边要舍近求远买美国的能源。

另外西方说俄罗斯的社会治安恶化问题,比如不少监狱招募的雇佣兵返回社会又重新犯罪等等。甚至犯下了恶性犯罪。这些都是有的,但从大局和细节看俄罗斯抗住了西方的极限制裁。社会运转没出大问题。

退伍兵(特别是监狱中招募兵)回国犯罪是客观事实,但这并没有影响整个社会。西方希望的秩序崩溃没有发生

反而是西方主动撤出了1.4亿人的大市场,欧洲还失去了廉价的能源供应。以后再回过头来拿下俄罗斯市场的难度大多了。

国内大量汽车出口到俄罗斯填补了西方和日韩留下的市场,包括新能源车也在出海

作为中国人,还是希望乌克兰给力点,俄乌再多打几年。毕竟有人帮着扛西方的伤害挺好的。这几年我们在外东北和中亚,不少搁置了多年的项目都启动了。因为俄罗斯前线吃紧,有求与我们。大大利好我们的产能输出和一带一路战略。

世界进入了大争之世,我们稳住就能走的更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