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临死前强调:断不能让此人进入东北,我儿张学良不是他对手

花间无四时 2024-11-20 15:17:47

提到北洋军阀,就不得不说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了,他带领军队占领了东北三省,人称“东北王”,绝对算得上民国时期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但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却在临终前反复嘱咐手下:“千万不要让这个人进入东北,我儿张学良不是他的对手!”

究竟是谁,居然让张作霖如此忌惮?

“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的人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逆袭之路,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幸运的是小时候在私塾读过一段时间的书,也算是有了知识启蒙。

不幸的是,张作霖父亲被人打死,为了报仇,他和自己的哥哥找到了凶手,愤怒不已的两人不慎将凶手打死。慌乱之下,张作霖逃跑了,逃到了外祖家。

之后,张作霖开始为生计做活,当货郎卖点小玩意儿,学做木匠,甚至连兽医他都做过,可以说是“履历”丰富。不过张作霖却不满于现状,他内心有着一番雄心壮志。

很快,机会来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张作霖投入清军营,参与作战。但清军节节败退,第二年趁着清军移防之际,张作霖离开了军营回乡成婚。

当时各地动荡不已,匪患不断,张作霖也趁机入了绿林,不得不说他确实有几分头脑,组织保险队维护当地村子治安,引来人们的拥护。

后来,张作霖接受了清廷的招抚,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他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还积极剿杀危害百姓的土匪,立功的同时还受到了百姓的赞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当时分为了两派,以袁世凯为主的保皇派和以孙中山先生为主的革命派,张作霖选择了保皇派,开启了他的军阀之路。

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张作霖一步步占据了东北三省,成为了奉系军阀首领,后来还成为北洋政府的其中一位元首。

张作霖这一路走来,左右逢源,日本人也成为了他不断向上攀爬的阶梯。为了掌控东北,扩大势力,张作霖不惜同日本人合作,给日本人让渡利益。

不过大多数人对张作霖的评价是“亦正亦邪”,足以证明他其实也并不是彻底的利己者,起码他自己也鄙视卖国贼,不愿做卖国贼,所以跟日本的“合作”,也不过是连哄带骗的,一次次“戏耍”日本。

日本同其谈条件时,张作霖秉持这么一个原则“能做到的都不答应,做不到的全答应”,如此下来,他为日本做的事实在是屈指可数。比如,张作霖打着为日本谋利益的口号同日本借钱买军事装备。

买好后反过来就攻打日本,日本人让他还债,张作霖却装不知道。

他的种种做法让日本人恨得牙痒痒,这才有了“皇姑屯刺杀”,张作霖被日本炸成重伤,随即去世。

网友们对此还戏言:“换现在,张作霖妥妥上了征信黑名单,恐怕连火车都坐不了!”

此番玩笑其实也是网友们对张作霖正面的认可,虽然他表面上同日本合作,也干了不少缺德事儿,但内里确实还有可取之处。

临终之际,张作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儿子——少帅张学良,他郑重叮嘱手下,一定不能让张宗昌进入东北,此人颇有能力,恐怕自己儿子压不住他。

那么,张宗昌究竟有何能力,竟让张作霖对他如此忌惮?

“长腿将军”张宗昌

张宗昌少时经历同张作霖有些相似,都在私塾读过一点书,也都为了生计做各种活计。不过张宗昌的“履历”似乎更加丰富,当时,他的家乡山东恰遇饥荒,百姓们食不果腹,纷纷四处流亡。

张宗昌便是此时逃出关外,流浪到东北,在这里打打零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同一些小偷、土匪有了联系,并同他们混在一起,称兄道弟。

1899年,为了赚钱,张宗昌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人,他为人高大健壮,还颇有些江湖侠气,在工人中渐渐有了威信。且他还擅长学习,很快学得一口流利的俄语,因此在俄国人当中也有了些脸面。

如此之下,张宗昌就成了工人中的头头,也算是有了一股自己的势力。后来他又去淘金,不仅有了一手优秀的淘金技术,还趁机学了一手好枪法。

1911年的武昌起义后,关于中国革命的消息传到了世界各地,俄国报纸上也有此消息,张宗昌动了心思,想要参加革命,经人介绍,他加入了革命军。

1913年,张宗昌领命前去同北洋军作战,不想,惜命的他眼看打不过冯国璋带领的北洋军,秉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他反投了北洋军中的直系军。

不得不说张宗昌此人颇有些能力,很快就在军队中一步步向上升,有了不低的地位。但由于以吴佩孚为首的将领容不下他,张宗昌便找机会再次倒戈,投了张作霖带领的奉系军。

进入奉系军的张宗昌又开始从底层做起,但他的机会很快来了,张作霖命其去剿匪,这可难不倒张宗昌。他本就同土匪关系好,他奉命前去剿的土匪,居然也同其认识,一看是他,立马投降。

就这样,张宗昌顺利完成任务,还扩大了自己的军队。此后,张作霖对张宗昌很是赏识,不过,张宗昌及其军队有个毛病,那就是匪气太重,毕竟其手下有一帮曾经的土匪。

由于张宗昌出色的能力,他在奉系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张作霖的积极推荐下,他成为了山东省军务督办兼主席,掌控了整个山东。可他的到来,却让山东百姓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张宗昌贪财又好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纳了不知多少房小妾,惹得当地民不聊生,百姓们叫苦不迭。而且,张宗昌没多少文化却又极喜作诗显摆,那根本算不上诗的大白话引得众人嘲讽。

虽然张宗昌毛病不少,但其政治智慧和军事实力却是有的,不然也不会混到如此地位。原本张作霖在,还能压得住他的气势,倘若换了张学良,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张作霖临终之前才会嘱咐手下,千万不要让张宗昌进入东北。张学良上位后,谨记父亲的遗言,不让其退出关外。后来,张宗昌遭到了北伐军的讨伐,不得已逃往日本。

可张宗昌不甘失去势力,不顾张学良等人的阻拦,重返山东,最终被刺身亡。刺杀他的人正是他曾经杀死的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引他回来的韩复榘的助力。

张宗昌的死令山东百姓们喜笑颜开,而他的尸首也久久无人收敛,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他的结局也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

而张作霖的遗言则体现了他对儿子的一片慈父之心,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张宗昌的深刻了解,不愧为曾经的“东北王”。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张作霖的用人之道》陶涵

中国知网《张宗昌之末路与死亡》郭绪印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