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官号发布了一条名为《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的有趣AI视频,引起无数网友热议。
视频中,两位伟大的哲学家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以恢弘幽默的语气,阐述了种种大道理,其中包括“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美德即知识”等等,让人获益匪浅。
之所以将孔子与苏格拉底“安排”到一块,主要原因在于她们在教育思想、政治态度以及哲学思想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点,虽然生活在异地,“为人理念”却惊人的相似,说白了,就是“聊”得来。
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仁爱圣人”孔子为后代所留下的“遗产”非常丰厚,在做人、教育以及人治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其智慧深深影响后人,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然而,在一次课堂上,看似温文尔雅、性格温和的孔子却对一名弟子破口大骂,谁曾想,这句脏话竟然流传千年,成为现代人的一句口头禅,许多老师经常以这句话批评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孔子究竟说了什么呢?
孔子的一生在许多人心中,孔子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头,性格十分温和,谈吐举止十分文明。
然而,据相关资料记载,他并不是个文弱的书生,而是一位典型的“大汉”,极其擅长驾车、射箭,跑起来速度飞快,就连急速奔跑的野兔都能追上。
再看他的身高,史记记载为“九尺六寸”,算下来,至少是在1m9往上,放到现在,孔子如果走在大街上,人们或许认为他是一位运动教练,哪儿能想到他是书生啊。
另外,孔子非常喜欢音乐,平日里不仅会作曲,还会亲自弹奏音乐,妥妥的“文艺青年”啊,不得不说,是真优秀。
再看孔子的一生,也是十分曲折的,他出生于鲁国贵族,本该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在3岁那年,家里经历了一场大变故,父亲不幸离世,由于孔子母亲是没有地位的小妾,不久便被孔子父亲的正妻赶出家门。
自那之后,孔子便随母亲四处游历,由于没有足够经济支持,他们过上了贫苦的生活。
即便生活过得再苦,孔子母亲依旧让儿子读书,接受教育,而她也用双手,以“辛勤劳作”抚养孔子长大。
或许是工作操劳过度,在孔子十六七岁时,与其相依为命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为了生存,他独自一人打工谋生,吃了很多苦,也体会到民间百姓的疾苦。
工作之余,孔子不断汲取知识,立志于做学问,也曾向知名哲学家老子求教,经过多年学习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儒家学说”。
50岁之前,孔子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收了许多贤人弟子,直至51岁那年,他才初入仕途,一年又一年过去,官职不断提升,一度当上了鲁国的代理宰相,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呈现政通人和、百业待兴的景象。
然而,鲁国贵族实权派和孔子产生矛盾,孔子因此受到排挤,即便如此,他依然站出来反抗,对鲁国君臣感到失望,最终带领学生离开了鲁国。
在那之后,孔子带着弟子在外漂泊多年,四处周游,希望借此宣扬他的政治理念,但却不得志,还被路人称作“丧家之犬”。
十几年过去了,鲁哀公(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把孔子请回来,赐封其为“国老”,自此,回到鲁国后的孔子受到厚待,将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
在与弟子相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趣事,其中就包括那段流传至今的“脏话”。
孔子说“脏话”我们都知道,孔子教出的优秀弟子很多很多,比如子夏、子贡、冉有、子路等等,均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
而在众多弟子中,宰予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天资聪颖、口齿伶俐,然而,他却是“坏学生”的典型,被孔子骂过几次。
在孔子课堂上,宰予总会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就比如“如果告诉一个有仁德的人,井里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否要跳下去救人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性根本,不好做选择,毕竟贸然逞能跳井救人,可能多搭上一条人命,但如果不救人,眼睁睁看有德行之人溺亡,心里也过意不去。
还有一次,孔子谈到“守孝三年”这一传统,宰予却表示:三年守孝期太长了,期间要花费很多精力,不如改成守孝一年。
听罢,孔子当即愤怒的反驳道,孩子生下三年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甚至更久,当父母离世后,为父母守孝三年,乃是天经地义的要求,难道你(宰予)小时候没有接受过父母三年的爱吗?
从这儿也能看到,孔子极力推崇“守孝三年”,在他看来,守孝三年是非常合理的。
一次课堂上,孔子讲授政治学说,弟子在台下汲取知识,反观宰予,他却打起了瞌睡,甚至趴到课桌上睡着了,看到这一幕,孔子尤为气愤,当即批评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许多老师的口头禅,但仔细想想,孔子之所以以这句话批评宰予,无非是想让他更加专注,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并非放弃对他教育。
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们是否应该轻易放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确做法是更加耐心地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更合适的方式去教育以及引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