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信:我坚决要上战场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突袭行动。当时,远在莫斯科的中国青年毛岸英,正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专心学习。这位来自东方的青年,目睹了战火燃起时苏联人民的悲愤,亲历了莫斯科保卫战的紧张。一年后,19岁的毛岸英写下了一封信,收信人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这封信的内容震动了苏联高层 - 这位中国领袖的长子,为何要主动请缨上战场?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又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这个年轻人,要为一个异国而战?
一、苦难童年铸就坚毅品格
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营盘街的一个普通院落里。这个院落位于湖南自修大学附近,是他外祖父杨昌济的旧居。出生时,他的父亲毛泽东正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母亲杨开慧独自照料着这个初生的婴儿。
幼年的毛岸英并未享受到多少温馨的家庭生活。1923年,父亲毛泽东回到长沙,在湖南自修大学担任主讲,但很快又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1924年,大革命爆发,毛泽东奔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长期在外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年仅五岁的毛岸英随母亲杨开慧辗转于上海、武汉等地。这一年的冬天,他们回到长沙,暂时在外婆家藏身。
1928年春,由于叛徒出卖,杨开慧和三个孩子的藏身地点暴露。国民党军警包围了杨家祠堂,将杨开慧和三个孩子一同逮捕。在狱中,杨开慧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审讯和折磨。敌人企图通过她找到毛泽东的下落,但杨开慧宁死不屈。狱中的岁月里,年幼的毛岸英亲眼目睹了母亲所遭受的一切。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清晨,军阀何健下令处决杨开慧。临行前,杨开慧紧紧抱住三个孩子,她对毛岸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等你们长大了,就会过上好日子。"这是母亲留给八岁孩子的最后话语。
母亲牺牲后,在舅舅杨开智和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营救出狱,辗转送到上海投靠叔叔毛泽民。兄弟俩先是在上海大同儿童院学习,后来因叛徒告密,不得不再次转移。在上海流浪期间,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因病在一座破庙中去世。
从1930年到1935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在上海度过了艰难的五年。他们辗转于各个临时住所,有时寄居在董健吾牧师家中,有时依靠地下党组织的安排躲藏。这段经历让年幼的毛岸英过早地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也让他深刻体会到革命事业的艰辛。
二、莫斯科求学的黄金时光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辗转跋涉,十四岁的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终于抵达了莫斯科。兄弟二人被安排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这所儿童院位于莫斯科郊外,是专门接收各国革命者子女的教育机构。
在伊万诺沃,毛岸英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学校采用苏联标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包括俄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还有机械制图、工程技术等实用课程。由于语言障碍,最初的几个月里,毛岸英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学习俄语。到1937年春季,他已经能够用俄语进行基本交流。
儿童院里的生活严格遵循作息制度。每天清晨6点起床,集体做早操,之后是早餐和课程学习。午休后继续上课,傍晚是自由活动时间。晚上7点开始自习,9点就寝。每周六下午,学校会组织文化活动,放映苏联电影或举办联欢晚会。
1938年春,毛岸英在完成基础课程后,被选送到伊万诺沃纺织工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专业的工程技术知识。工学院的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到工厂进行实习。
1939年,毛泽东通过林伯渠给两兄弟寄来了一批中文书籍,其中包括鲁迅的作品集和一些革命理论著作。这些书籍成为毛岸英课余时间的重要读物。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在伊万诺沃期间,毛岸英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革命者子女。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德国民主共和国领导人的乌布利希的儿子,以及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铁托的儿子。他们经常交流各自国家的革命斗争经历,讨论国际形势。
1940年秋天,随着欧洲战局的紧张,苏联政府加强了军事培训。作为工学院的学生,毛岸英开始接受基础军事训练,学习防空知识和简单的军事技能。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参与苏联卫国战争打下了基础。
1941年初,毛岸英被调到莫斯科市内的一所技术学校继续深造。这所学校离克里姆林宫较近,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苏联的政治中心。同年春季,他开始在一家机械厂实习,负责机床操作和技术改进工作。这段工厂实践经历让他对工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战火中的青年志愿者
德军突袭苏联。当天清晨,莫斯科街头响起了防空警报。毛岸英所在的技术学校立即组织学生参加防空工作。作为外籍学生,按规定他本可以随其他国际学生撤往后方,但他主动向学校党组织提出留下参加防务工作。
7月初,德军空袭莫斯科的频率加剧。毛岸英被编入一支青年志愿队,负责在莫斯科东郊修筑反坦克战壕。这项工作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在零下的温度中,志愿者们用铁锹和镐头在冻土中开挖战壕。期间,德军战机多次对工地进行扫射,毛岸英和其他志愿者就地卧倒,待战机离开后继续工作。
9月,随着德军逼近莫斯科,毛岸英被调往莫斯科武器制造厂担任技术员。白天在车间指导工人改进生产工艺,晚上参加防空值勤。10月中旬的一天,工厂遭到德军轰炸,弹片击中了毛岸英工作的车间屋顶。他带领工人迅速扑灭了屋顶的火势,保住了一批重要的机床设备。
1942年初,苏联红军开始反攻。毛岸英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要求加入前线部队。这份请战书经过层层转呈,最终到达了斯大林的办公桌。5月,他收到了准许参军的批复,被派往苏雅士官学校接受特殊训练。
在苏雅士官学校,毛岸英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课程包括战术、射击、通讯和军事地形学等。由于他精通俄语,还被安排担任中国留学生小组的翻译。训练期间,他创下了步枪射击95环的成绩,获得了教官的高度评价。
完成训练后的毛岸英被派往白俄罗斯前线指挥部,担任联络参谋。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前线指挥部与后方的联络工作,同时兼任战地记者,用中文记录前线的战况。在一次战地采访中,他随部队深入到距德军阵地仅800米的观察点,详细记录了一次重要的突击行动。
1943年初,毛岸英随白俄罗斯方面军参与了多次反击作战。他不仅完成了联络工作,还协助指挥部翻译和整理缴获的德军文件。在一份战地日记中,他详细记录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这份记录后来被军报采用,在前线部队中传阅。
到1943年夏天,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联开始大规模反攻。此时的毛岸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战地经验。他参与策划了多次小规模突击行动,并亲自带领侦察小组完成战场信息收集。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给斯大林的请战信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这封用俄语写就的信由19岁的毛岸英执笔,收信人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信中详细记述了他在苏联的求学经历,以及自德国入侵以来参与莫斯科保卫战的经过。
这封信的开头这样写道:"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我是来自中国的毛泽东的儿子。1936年来到苏联后,我在这里接受了教育,把苏联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法西斯德国入侵了我们的国土,我请求加入红军,为保卫苏联而战。"
信中,毛岸英回顾了自己在莫斯科技术学校的学习情况。他提到自己掌握了机械工程技术,能熟练操作各类机床,并在防空值勤中积累了实战经验。他特别强调了自己的语言优势,不仅精通俄语,还可以阅读德语文献,这些技能对军事情报工作很有帮助。
关于参军动机,毛岸英在信中提到了三点理由:第一,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保卫苏联就是保卫世界革命的希望;第二,作为在苏联接受教育的留学生,他有责任为苏联的抗战事业贡献力量;第三,他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看到了法西斯的残暴,决心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信的后半部分,毛岸英详细列举了自己的各项技能。他提到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曾参与过防空工事建设、工厂设备抢修、战地通讯等工作。他还特别强调了自己的体能状况,表示经过严格锻炼,完全能适应前线的艰苦环境。
这封信经过层层转呈,最终送到了斯大林的办公桌上。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斯大林对这位中国青年的请求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在信上批示:"同意毛岸英同志的请求,派他到苏雅士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
这封请战信不仅改变了毛岸英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中苏友谊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信中提到的许多细节,如他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具体工作,他对苏联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定决心,都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封信的存在,也打破了一些人对毛岸英参军动机的质疑。信中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侵略战争时的选择,以及他对理想信念的坚持。这封信后来被收入苏联国家档案馆,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从写信到获得批复,整个过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毛岸英仍然坚持在工厂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参与防空值勤。当得知请求获准后,他立即开始为入伍做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交接。
五、战地记者与译员生涯
毛岸英接到了新的任命,被调往莫斯科塔斯社担任战地记者。这份工作要求他随军深入前线,记录战况,同时担任军事文件翻译。他的第一个采访任务是跟随红军第47集团军,报道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最新战况。
在列宁格勒战场,毛岸英随部队深入到前沿阵地。他用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红军战士们在极寒天气下坚守阵地的场景。一次,在距离德军阵地仅500米的观察点,他目睹了一场激烈的巷战。这篇现场报道被塔斯社采用,在苏联多家报纸上刊登。
1944年初,毛岸英被派往乌克兰前线,随第一乌克兰方面军行动。他的主要任务是翻译缴获的德军文件,协助军事情报工作。在基辅战役中,他翻译了一份关键的德军防御部署图,为红军突破敌军防线提供了重要情报。
春季,毛岸英参与了一项特殊任务。他需要对一名投降的德军军官进行审讯翻译。这名军官提供了有关德军后勤补给线的重要信息。毛岸英不仅完成了翻译工作,还根据对方的口供绘制了一份详细的补给线路图,为红军下一步行动提供了参考。
6月,毛岸英随军来到白俄罗斯前线。在这里,他开始尝试用中文撰写战地通讯,向中国读者介绍苏联卫国战争的情况。他的文章详细描述了红军的作战方式、士兵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影响。这些报道通过莫斯科广播电台用中文播出。
1944年秋,随着红军向西推进,毛岸英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对德军文件的整理和研究。他在柏林近郊的一个德军指挥部废墟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军事文件。经过仔细翻译和整理,这些文件揭示了德军在东线的战略部署和兵力调配情况。
1945年初,毛岸英被调往前线指挥部,担任高级译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多次重要会议的翻译工作,包括与德军谈判代表的会面。他还负责翻译和整理德军投降文件,为战后的军事审判提供了大量证据材料。
战争结束后,毛岸英开始整理战时的采访笔记和翻译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后来成为研究苏德战争的重要史料。他的工作笔记详细记录了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柏林战役的重要战况,以及许多普通士兵和平民的战争经历。
在担任战地记者和译员期间,毛岸英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语言技能。他的工作横跨战场前后方,既要深入前线采访,又要在指挥部进行文件翻译。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年间,他翻译的军事文件、撰写的战地报道,都成为了记录这段历史的重要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