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群众投诉是好事”,谁都想不到,说出这样一句话的人,竟然是一位国家干部。
刘奇葆,这位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四川省委书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着以民为本的理念。
但是他的执政之路并不简单,那么,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他为什么认为“群众投诉是好事”?
【初心如何坚守】
1968年,刘奇葆才15岁,却已经明白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未来是紧紧相连的,那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去农村搞建设成了一种潮流,他义无反顾地报名了,走上了基层工作的道路。
生产队里的情况并不好,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们辛苦了一整年,也没能填饱肚子,甚至还有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处借粮。
一开始,刘奇葆只是个普通的生产队员,和大家一样下地干活,但没过多久,他便当上生产队指导员,于是他开始尝试改变现状。
他发现生产队的农民大多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大家缺的不是干劲,而是新技术和新方法。
于是,他主动向县里申请了一些农业试验工具和种子,组织生产队试种新作物,虽然第一次实验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队里的人还是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有一阵子,村子里总是丢东西,老百姓都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干脆把生产队的青年团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夜间巡逻队,专门负责村子的治安问题,此后偷东西的人再也不敢露头了。
但是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为了让农民们理解一些政策和新技术,他挨家挨户去讲解,还经常利用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开会,听取大家的意见。
1972年,刘奇葆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他特别注重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课余时间,他经常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对基层工作的思考。
大学毕业后,刘奇葆被分配到了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在这里,他继续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甚至还组织青年文工团下乡,为农民们演出节目,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刘奇葆被任命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而是一位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层工作者。
【四川的“奇迹速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让整个四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让数十万人瞬间失去家园。
那一年,刘奇葆刚刚调任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的发展任务还在铺开,谁也没料到,一场地震将一切都颠覆了。
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刘奇葆正在成都参加会议,会议尚未结束,建筑物便开始剧烈摇晃,窗外传来一阵阵惊慌的呼喊声。
他迅速离开会议室,与省里的主要领导商讨对策,虽然外界还不清楚地震的具体影响,但作为省委书记的他,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到现场去”。
就在灾后几个小时,刘奇葆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亲赴重灾区,直接部署救援工作,面对余震不断和道路中断的重重困难,他没有选择等待,而是紧急协调了一架直升机,带着救援人员和物资,朝汶川飞去。
当直升机抵达汶川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心头一震,城镇几乎被完全摧毁,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废墟,通讯中断,外界无法及时获取灾情,整个灾区如同一片孤岛。
刘奇葆与外界失联的消息在媒体上引发了一些猜测,但事实是,他已身处震中一线,直升机降落后,他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召集幸存的地方干部,临时设立了一个指挥所。
在指挥所里,他与现场救援队反复商讨,确定了几个最关键的任务:挖掘被埋人员、输送伤员、调配物资和确保灾区的治安稳定。
随着第一批救援队抵达现场,刘奇葆换上了一双胶鞋和一件雨衣,直接深入废墟,他走过一片片倒塌的建筑,认真听取救援人员的报告。
在汶川、北川、绵竹等重灾区,刘奇葆的身影随处可见,他带着干部走访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与呼声。
然而震后余震频繁,恶劣的天气让救援行动变得更加困难,许多道路被完全堵死,物资无法及时送达。
刘奇葆紧急协调各方资源,迅速组织起一支“背运队”,将粮食、药品用人力运送到无法通车的区域。
在灾区物资紧缺的最初几天,他亲自部署,将省内的粮食储备全部调往灾区,确保受灾群众能吃上一口热饭。
为了妥善安置灾民,他明确提出“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迅速搭建临时安置点,确保每一位受灾群众都能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第二步是加快过渡性住房的建设,帮助灾民尽快恢复基本的生产生活;第三步是科学规划永久性住房建设,既满足灾民需求,又保障住房的安全性和长远发展。
其中,临时安置工作成为了头等大事,大规模安置点的建立、粮食供应的保障,以及疾病防控的全面铺开,成了刘奇葆和四川省委日夜操劳的重点。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受灾群众都被妥善安置,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也没有爆发疫情。
与此同时,他把灾后重建的核心目标放在“重建不仅是恢复,而是要超越灾前水平”。
他提出恢复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要求重建必须有规划、有标准,并推动对灾区产业的全面重塑。
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四川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原计划三年的灾后重建任务,这一“奇迹速度”不仅让灾区焕然一新,更为全国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灾后两年,当刘奇葆再次来到曾经被地震摧毁的北川,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整齐的民房、繁忙的商贸、欢快的笑声。
而在调任四川之前,他在广西的执政同样令人瞩目。
【开放广西】
2000年,刘奇葆被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并很快成为自治区书记,这是一片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却长期因经济落后而被视为边缘地区。
刚到广西时,刘奇葆发现广西与广东一河之隔,发展差距却如此之大,答案很快浮出水面,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不够、经济结构单一。
他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一轴两翼”,所谓“一轴”,是以南宁到新加坡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主轴,把交通动脉打通;“两翼”则是依托广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澜沧江流域的内河航运,向海洋和内陆延伸经济布局。
在这个战略框架下,他推动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北部湾拥有三座关键港口城市:北海、防城港和钦州。
这些城市在过去被各自分割、竞争,但在刘奇葆的协调下,它们开始“抱团发展”,实现了港口、产业和城市的联动。
这种一体化发展,不仅让广西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还使它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广西-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刘奇葆开放思维的一次亮眼实践。
但是在全力推进经济开放的同时,刘奇葆也注意到了广西的另一个短板,城乡环境的整体面貌,无论是城市的卫生状况还是农村的环境治理,都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
2006年,刘奇葆提出了“城乡清洁工程”,要求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卫生问题,目标是达到“山青、水秀、地干净”的标准。
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这一工程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质疑,有些人认为这是“面子工程”,是为了迎合外界对广西的印象,但刘奇葆却认为,环境治理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在推动“清洁工程”过程中,刘奇葆表现出了少有的坚持,他亲自到基层暗访,走进菜市场、农贸区,实地查看环境卫生改善的情况。
一次在南宁的暗访中,他发现一个菜市场的卫生条件极差,不仅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摊位还随意摆放。
他当即召开现场会议,要求相关部门立刻整改,并加强监督,直到几个月后,这个菜市场焕然一新,他才真正感到满意。
正是在这场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刘奇葆说出了那句被广为传颂的话:“群众投诉是好事,”当时,不少干部对这一工程的难度感到头疼,特别是投诉量骤增让基层压力倍增。
刘奇葆却认为,群众的抱怨并不是坏事,而是对工作的监督和期待,他要求各级政府主动聆听群众意见,并将群众的投诉作为工作改进的参考标准。
几年后,广西的环境状况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也为广西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的殊荣。
2007年,刘奇葆调任四川省委书记,随后又被调回中央,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坚持这些执政理念。
【结语】
刘奇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的真实写照,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为民的初心。
聆听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种执政智慧让他成为一个被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干部。
【参考信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刘奇葆简历》
人民日报 2009年05月12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走过灾难的这一年(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8年05月23日 《刘奇葆在灾区鼓励受灾群众:要坚定 坚强 坚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3年06月05日《刘奇葆在广西调研时强调大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人民网 2007年03月05日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群众投诉是好事》
广西顺发
2007年调任四川省委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