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故作惊奇的电影,一柄烂大街的中正剑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2024-12-20 14:56:55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佩剑将军》,演的是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两个绥靖区的副司令(原型何基沣、张克侠),因获得蒋介石赠予的中正剑,被认为是特别特别地恩宠,因而特别特别地被羡慕嫉妒恨。

从那以后,中正剑在沉寂了几十年后突然一下子被炒得火热起来。不仅一般的观众被深深地忽悠,就连许多有头有脸的大作家们也被这种艺术作品的虚构所绑架,不仅深信不疑,而且还充分发挥他们捕风捉影、添枝加叶的特长加入这样的炒作。一时间,“佩剑将军何基沣”、“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叫法在两将军故去之后在包括许多国字号央字号的各种载体上大炒特炒,硬生生给人造成能佩中正剑者唯此二人的感觉。

时至今日,仍有说黄埔学生中只有最优秀的前几名才能获颁中正剑的,仍有说只有个别功勋最著的高级将领才能得到中正剑的,仍有说只有极少数最受老蒋器重的将军才有可能享此殊荣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真实情况与电影中表现的、与网络和地摊上描写的是完全彻底的两码事。

一,佩短剑曾是陆军服制条例中硬性规定的所有军官的必须

中正剑是国民党军人所佩短剑的俗称、概称,因多系以蒋介石的名义赠予而得名。1936年初,国民党军颁行的《陆军服制条例》中,将短剑作为军官(含见习军官)和军佐着装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在全军执行的硬性规定。该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要求:

“陆军官佐著用军常服时,束武装带,带领章,佩短剑。但阅兵或指挥时,军常服得佩军刀。”

从那以后,佩短剑就和扎武装带一样,成为军官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上将到少尉,人人必备、人人必佩。

上图是一名青年军官的结婚照,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想必不是高级将领,也不是特别人物。看他左胯,不是照样佩有中正剑。

这是上世纪优秀方言电影《抓壮丁》剧照。片中大少爷不过一个中尉,照样也佩有中正剑。十七年老电影中的表现,多数与史实是相符合的。

二,中正剑要多滥有多滥

就和老蒋并不吝啬兼任校长一样,在颁授中正剑这方面,也是毫不吝啬。最初庐山军官训练团颁剑,光是1933年7月到9月,便向三期学员分别颁授了1835柄、2504柄和3564柄,所有参训的军官人手一柄。后来每年暑期都举办军官训练团,以两周为一期,每年参训军官成千上万,一如既往的,所有参训人员仍然是人手一柄。几年下来,持有中正剑的军官得有多少?

上图是最初的中正剑——庐山军训团军人魂短剑,制作很粗糙。

1934年中央军校第九期开始(注意:不是从第一期开始),各期毕业的每一名军官学生,不管是本校还是分校,不论优劣,都是每人获赠中正剑一柄。

上图是中央军校第十四期中正剑,已经制作得比前精良许多。

抗战爆发后,为吸纳大量青年学生,有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的设立。战干团总共四个分团,每团每期招收学生数千人,以一年为期,各团先后举办多期。

战干团的门槛极低,战干团毕业的地位也极低,有很多从战干团毕业的多年后连少尉都混不上,连个军官的身份都没有,但他们照样每人一柄中正剑。

上图即战干第一团第五期毕业赠剑。

国民党军各兵种学校、警官学校也都由蒋介石兼任校长,所有这些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同样也都有蒋校长的中正剑赠予。还不仅仅如此,那时开办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训练班,结业后都会有一柄中正剑发给。

此即军官训练班第二期结业时获授的中正剑。

有网友估算,这一时期赠出的中正剑多达六位数。怎么样,够滥吧。

因为这中正剑授予的太滥,而且其设计初衷就只是个佩饰,既不能当枪使又不能当刀用,到了后来已经没有谁把它当一回事。像电影表现的那样,身为绥靖区中将副司令的二人,就因为这么一把破玩意儿便会感到莫大的殊荣,就被表现得那么的与众不同,这噱头玩的过分了。

三,中正剑的正确佩挂方式

二十年前,一部明红暗黑的电视神剧《亮剑》问世,那其中的楚云飞也画蛇添足地佩有中正剑。

《亮剑》的胡编乱造是登了峰造了极的。就仅看上面这张剧照,从军帽到军常服、到武装带、到佩剑,就没有一处不是错的。

军服、军帽、武装带这里不说,光说这中正剑的佩挂,就错得离谱。

短剑的佩挂是有规范的。

《陆军服制条例》规定:

“短剑用插袋佩挂,插袋以深绛黄色细皮两层制之,袋口上面两边缀小皮带一条,两带带端均具复扣针及针孔,系于武装带左侧之下。”

来看几帧当年的老照片中的党国军官是如何佩剑的:

这是那张著名的何应钦受降老照片中的中正剑佩挂情景。

这是蒋介石夫妇视察远征军时的一张拍照。

这两张图上的中正剑,才是依条例正确的佩挂方式。

四,解放战争中,中正剑已经是明日黄花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的军服开始了改变,这个改变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存在着一个过渡期。如下图:

图中白崇禧、何应钦、夏威等,所着即过渡时期的军服。美式大檐软帽,布制束腰带,肩袢,领章军衔等,是其特征。

这是抗战胜利而解放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的军服,还不是民国三十六年式军服。此过渡时期军服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取消了中正剑。

到了1947年5月1日,国民党军统一换着民三十六年式军服,即如下图这样的:

图中,白崇禧、徐永昌、孙立人等,所着即民三十六年式军服。与过渡时期的军服相比,军衔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不再是用领章,而是用直接缀于肩袢上的标志。

注意:上图中几人都看不到束腰带,其实还是有布制腰带的,只是平时不是正规场合可以不束。

束不束腰带不管它,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这时的军服配饰中,和过渡时期军服一样,已经不再有中正剑。

请看上图,这就是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这才是那时正规的军服,没有可供佩剑的武装带,也早已不兴中正剑的赠予。

到了《佩剑将军》和《亮剑》那集故事发生的时候,中正剑已是明日黄花,不知在哪个垃圾堆里了。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