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改变日军进攻方向?原始资料告诉你:并没有!

以冬说历史 2024-10-12 06:01:47

淞沪会战改变日军进攻方向?原始资料告诉你:并没有!

1937年8月13日,上海淞沪地区硝烟弥漫。在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蒋介石坐在国民政府大楼里,眉头紧锁。他知道,这场战役将决定中国的未来。但他没想到,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彻底改变了日本的侵华策略。

淞沪会战究竟打得咋样?

1945年,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未褪去,陈诚就开始吹嘘淞沪会战是“蒋公的英明神断”。说是故意把日军主力吸引到华中,改变了日军从南向北的进攻轴线。这说法听着挺唬人,可细想想,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且让咱们打个时间差,回到1937年看看。

蒋介石真有那么高明?原始资料可不是这么说的!

陈诚当年可没提什么“转移日军进攻方向”的高论。他在战前报告里明确指出,日本海军厉害,随时可能从长江登陆,切断中国南北。所以国民政府的计划是在华北集中主力,阻止日军西进。

第一方面军被定为抗战主力,蒋介石亲自挂帅。驻守上海的第三方面军,任务就是保卫南京和江浙地区。啥“吸引日军主力西进”的说法,压根儿就没有!

计划没变,人家变了,国军被动挨打

结果战况发展完全出乎国军意料。日军利用海军优势,在上海登陆,迅速向内陆推进。国军被迫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损失惨重。

有人说,日军战列舰的猛烈炮击是国军败退的主因。可实际上,日本海军在淞沪战场只派出了几条老爷船,炮击效果跟放鞭炮差不多。

国军败退的真正原因是战术运用不当,工事也不会修。很多部队像是来郊游的,连个土坑都不会挖。相比之下,那些会修工事的部队,往往能多坚持几天。

蒋介石优柔寡断,错过战机酿成大祸

11月初,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切断了国军退路。这时蒋介石还在幻想国际调停,就是不下令撤退。等到彻底绝望时再下令,已经晚了。

国军仓促撤退,变成了一场大溃逃。枪炮弹药丢了一地,伤亡惨重。蒋介石寄予厚望的“国防线”也成了摆设,被日军轻松突破。

这条花了大价钱的防线,因为经费不足,很多工事根本没修好。设计也落后,就是一堆暴露的碉堡,跟“东方马奇诺防线”差远了。更要命的是,日军可以轻易从水路绕过去。

结果这条防线连个警戒作用都没起到,就被日军攻破了。国民政府精心准备的防御计划彻底失败。

淞沪会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国民政府不仅丢掉了上海这个财政命脉,还把长江航线送给了日本人。这为后来日军进攻武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人说,这是蒋介石的“神机妙算”,目的是改变日军的进攻方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些人为了粉饰太平、掩盖失败而编造的说法呢?历史的真相,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