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缺爱的孩子,其实一眼就能看得出,特别是这几点

兰妈谈育儿 2024-10-18 20:56:50

文/兰妈谈育儿

小舅有两段婚姻,和前妻生有一子,和现任又育有两女一子

在人丁兴旺的情况下,再加上只有他一个人赚钱,家里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谁也没想到,意外专挑那些经不起折腾的家庭

就在一次没有遵守安全规则的情况下,小舅意外从高空跌落,至今都休养在家

大概是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吧,小舅妈无奈把11岁的儿子、6岁的二女儿,还有刚学会走路的一岁半小女儿留在家里,然后到县城找了一份月入三千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男人带孩子,那基本上就是“能活着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是小舅身心没有痊愈的情况下

于是,就在七天小长假里,我亲身经历了之后满是心酸

那几天,天气转凉,我们一行人穿着外套都觉得微凉,还担心穿少了会感冒

可小舅带的三个孩子里,老大穿着拖鞋,老二穿着短袖,老三则是直接光着屁股和脚丫

不过,小舅倒是把他自己照顾得挺好,长袖长裤穿着,还专门带了一件厚厚的外套

当时,看到那三个孩子的第一眼就满是心疼,也赶紧把两个女儿穿小的衣服(都是事先整理好的)拿给那些孩子穿

没想到,最小的那个丫头,穿上裤子和鞋子后,就高兴地开始走秀

那来来回回、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穿漂亮衣服炫耀的样子,大家也都纷纷表示:“这么点大的孩子都要面子,没穿裤子的时候连路都不敢走,根本不好意思”

其实,对于那么点儿大的孩子来说,也许小家伙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不好意思”,但她却是能从行为中感受到快乐

就像是送给孩子一个玩具,他们会高兴地抱在怀里,你给没有穿裤子的孩子穿上裤子,孩子自然也会发自内心地欢喜、高兴

而孩子有没有缺爱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他们的行为表现中就能一眼看出

特别是拥有以下几点的孩子,他们基本上都是长期缺爱的

01

喜欢试探

一旦混熟就暴露本性

孩子有没有缺爱,看看他性格够不够直爽就知道

如果一个孩子前一秒一个样,后一秒混熟了又是另一个样,那这样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缺爱无疑了

小舅家的三个孩子就是如此

放长假的第三天,有个亲戚买了很多零食给孩子们吃

零食刚拎来时,现场的几家小朋友纷纷围上来挑自己喜欢的零食,可小舅的儿女却迟迟不动

让他们自己挑喜欢的样式,他们摇摇头,直到把零食亲自交到他们手上才放心往嘴里喂

当时,很多人都说“这几个孩子管教得好,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要”

可结果呢,当大家都慢慢混熟之后,那几个小家伙就跟土匪一样,把仅剩不多的零食直接揣进了自己的兜里

这是什么?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缺爱心理

长期生活在感受不到爱的家庭环境下,就压抑了他们本性的喜恶

而贪玩、调皮、还有爱吃零食,这些本就属于孩子的成长本性

再者,没有孩子不贪玩调皮、也没有孩子看到零食不为所动,他们更多的是不敢和犹豫罢了

所以,缺爱的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试探,刚开始的小心翼翼、混熟之后就会暴露本性,显露出他们原本最真实的模样

而我们在看待这种类型的孩子时,也应该多一些耐心、理解、还有关爱,相信以心换心的结果才是真正的双向奔赴

02

不敢说话

生怕会给别人找麻烦

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孩子缺不缺爱也是一样

记得,有个网友曾经分享说:

我已经30多岁了,可仍然在被不幸的童年困住着

就在前几个月,因为下班稍晚一些,我刚赶到公交站,司机就关上车门

当时,前面还有赶几个末班车的姑娘在不停地叫喊着,也成功地让司机等她们上车才关门

可轮到我时,始终不敢喊出“师傅,等一等”,也因此错过了回家的最后一趟车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走了很久很久才回家

走在漆黑的夜、看看周围,我一边无助地痛哭,一边又痛恨自己为什么那么胆小,明明喊一声、再跑快一些就能赶上车

事实上,这种不敢说话的性格,也是源自于缺爱心理

兰妈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她是一个特别善良、很少发脾气、还特别害怕得罪人的姑娘

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那么好说话,这样你会很累很累的”

朋友却告诉我:“没办法,我也想改,可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不喜欢麻烦别人,面对和自己利益有关的,也连话都不敢说一声,因为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结果如何都和别人没关系”

看看,这就是不敢说话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个从小就被警告了的孩子,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养成不敢说话的小心翼翼,生怕给别人找麻烦的背后,也无疑是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而我们面对这一类型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和引导,常对他们说:“你想说什么”、“没事,慢慢说,我认真听着呢”

如此,才能让尘封已久的心慢慢因为爱而燃起希望

03

内心戏多

总喜欢把事情负面化

著名当代小说家余华在《活着》一书中曾说过:

所谓的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小时候缺爱太多,以至于内心不平衡下的想太多,不满曾经、后悔过去、纠结当下、不敢面对未来,直至最后成为一个自寻烦恼的人

更新情感文章时,有位胆小的女孩曾跟我求助说:公司里有个男生对我特别好,他在追我,我对他有好感、不敢接受,可我又忍不住和他说话、了解他的动态

我问她“为什么”

女孩接着解释说:

“我下个月就要离职了,离开公司后我就会回到老家,我不想异地恋,而我的父母又不希望我远嫁,他们已经在老家给我安排好了相亲对象,如果我答应了他的追求,那就有会伤害到他”

“毕竟,如果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父母如果不同意,我还是会放弃这段感情,可是我还是舍不得、不想走,也不想离开他,现在的我每天都在胡思乱想,感觉整个人都快魔怔了,我到底该怎么办呀”

其实,这就是缺爱下的一种心理表现:想太多,也被称为:内心戏太多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强烈要求、包办、还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下,这样的孩子就会慢慢失去自我,成为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要看人脸色的提线木偶

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也很难真正快乐,明明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忧心忡忡、揣揣不安、还总喜欢把一件事负面化

所以,缺爱也是一种心理压力

当我们察觉到孩子总喜欢闷闷不乐、或者郁郁寡欢时,就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了

04

讨好人格

总喜欢说“我听你的”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欺负了还忍耐着,并且无法拒绝,那这种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讨好性格

而这个性格,在心理学上还被称为:“取悦症”,这是一种糟糕的心理问题,会剥夺孩子的快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让他们的成长质量大大折扣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就是属于讨好型性格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结了婚,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别人开不开心、人家会不会生气

•家庭方面,一顿饭忙活好几个小时,菜都上桌子了,她还在做某个人最喜欢的菜,以至于等她开始吃饭时桌子上只剩下菜汤

•教育方面,每次都担心孩子会接受不了、心里难过,就不停地降低标准,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对她极其不尊重,稍有不满意就大发雷霆

•婚姻方面,最害怕的就是忽略和冷场,只要某个时间段没有等来期待的电话和关心,就会坐立难安、甚至各种怀疑地查岗,哪怕被丈夫嘲讽精神出现了问题

•人际方面,从来都是考虑别人喜不喜欢,哪怕遇到冲突、哪怕对方伤害了她,哪怕问题不在于她,她也会为了避免起冲突而委屈自己

就这样,到了最后,所有的痛苦就是自卑感强烈、内在价值极低

所以,爱孩子就不要把他们培养成讨好型人格

我们也要告诉孩子“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都是可以拒绝的,因为这是你的个人权利”

05

回避退缩

不愿意正面解决问题

之前有个博主提问“从小缺爱、没有自信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评论区的论点大概分为三方面:

1、不敢直视别人

2、讲话声音很小

3、走路很慢、还把头压得很低

其实,这里的每一条特点,都充分地体现了一个自卑孩子内心的自卑、胆怯,还有充满压抑的灰暗、和踟蹰不前…

一次家长会上,有位优秀家长在演讲发言中,她还讲了亲戚家的一个例子

一个女孩,一直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未来读清北的料子,可女孩的妈妈,生怕夸奖声音多了孩子会飘,就故意对孩子很严厉、平时也特别吝啬对孩子的夸奖

正因为如此,女孩明明已经很优秀了,可她仍然不满意自己,对学校老师推荐的活动比赛也遇难退缩

为了激励女孩,老师就开始了夸夸模式:

“你的声音很好听,就像是听音乐一样悦耳”

“哇,这是谁家的孩子呀,那么优秀,我下一次一定要问问你妈妈,到底是如何把你养得那么优秀”

没想到,女孩听到这些夸奖后充满疑问

她不敢相信地问了问老师:“真的吗?可是我妈妈说了,我读课文时太急了,还总读错漏字惹她生气”

后来,在老师的继续夸奖赞美下,女孩才逐渐重获自信心,也露出了许久不见的笑容,更是一点一滴地重新恢复了学习上的积极和动力

所以,孩子是需要夸奖的

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认可自己,他们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敢于想、敢于做,直到完全突破困难

06

玻璃心重

一点小事就承受不了

经常听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玻璃心太重,遇到一点小事就受不了地伤心、流眼泪

事实上,孩子的内心之所以承受能力差,主要就是他们没有兜底的安全感

读一年级的小女孩乐乐,因为拼音读不熟这件事,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还特意把妈妈叫到学校批评教育

所传达的意思也是:

1、孩子的学习,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2、我们不光要教孩子会读,还要让孩子举一反三,同样的拼音不能换一个地方就不知道怎么读了

最后,老师还对妈妈施加压力说:“第二天必须让孩子会读拼音,班上很多学生今天已经在我这里过关了,如果读不会就留在学校不让回家”

妈妈一听这话,心里就窝着火,还没有出学校门开始就对孩子批评、嚷嚷,回到家后更像是一个复读机一样,只要是读错、读不熟的地方,就开始打击说:

“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个拼音我都教你多少遍了,还是读错,要是还读不会,明天老师留着不让你回家,你自己看着办,我都不去接你,我嫌丢人”

于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乐乐就开始哭哭啼啼,一说去学校就充满排斥

妈妈认为孩子玻璃心太重,一点批评都受不住,甚至还威胁说:“你今天要是不读书,以后都不要读书了,到时候你求我都没用”

事实上,乐乐的玻璃心,就是来自老师和妈妈的过度施压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还要继续被爸爸妈妈批评打击,那对孩子而言自然就会害怕逃避,甚至觉得“学习太苦了,不愿意再读书”

所以,孩子玻璃心,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孩子觉得他行

平时也要告诉孩子:“别着急,慢慢来,一遍不会就读五遍,五遍不会就读十遍,只要我们嘴巴在动、脑袋在记东西,那早晚都会把知识记牢”

07

物欲极端

为了弥补而过量消费

记得有位育儿博主之前发表了一个理论,所讲的是一个从小缺爱、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在消费观方面就会表现得过度、或极端

兰妈身边有个朋友就是这样

她经常有很多快递,有时候还会借钱网购东西,这一点让我很不能理解

有一次,我实在没忍住,就问她:“你买那么多的快递,而且有很多还是一摸一样的,你用得完吗”

没想到,朋友却告诉我:“其实有很多快递买回家,我都不怎么拆,都是丢在那里的”

听到这样的话,我立马惊呆了,还感叹说“真是有钱人呀,有钱人的思想,也是我们这等平民所不能理解的”

朋友摇摇头,然后又对我说:

“No,不是有钱,有时候我还会跟同事借钱买东西,然后用下个月的工资还给人家”

“我也不是特别喜欢网购东西,可是我每隔几天没有快递,心里面就会空落落的”

“因为小时候我想要什么、妈妈都不给我买,还表示有本事自己将来赚钱买,所以,现在我自己能挣钱了,总是忍不住各种买买买,似乎在弥补曾经那段没有得到过的遗憾”

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小时候缺爱、又被苛待过的孩子,她们不仅渴望爱、渴望被理解,成年后还很容易进入物质极端期

所以,养孩子真正的物质需求,应当是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我们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也应该是给予他们一定量的零花钱,然后再告诉他们:“你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买东西前一定要先看看钱够不够,如果钱花完了、又想买其它东西,就需要你自己攒钱了”

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拥有、掌握、规划,并形成自己的金钱观念,最重要的是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理财能力还都不错

那么,关于长期缺爱孩子的成长特征,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2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