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黛玉推荐三位顶级导师,十分厚道

晴羽微蓝谈文化 2024-03-29 17:04:50

《红楼梦》中,薛蟠外出做买卖,香菱进大观园暂住,名为陪伴宝钗,实为学诗深造。宝钗不赞成香菱学诗词,黛玉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推荐给香菱的导师人选,十分厚道:

1、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

2、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

3、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

4、坐拥大师底子,再读其他诗。

王维、李白、杜甫这三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的翘楚、顶流,实力可以排在前三。黛玉选他们三个作为香菱的领路人,栽培之心可见日月。我们请出三位导师:

导师简介

王维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21岁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精通各种诗体,被人称作“五言宗匠”,存诗数量也最多。是盛唐时期各种诗体最高成就的全面代表。在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也造诣深厚。后期的他远离危险仕途,燃起对佛教禅寂之说的强烈兴趣,多寄情吟咏于山水之间,因此世人称他为“诗佛”。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原籍甘肃秦安。30多岁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供奉于翰林。他的诗豪情满怀、气势恢弘、浪漫跳跃,给盛唐诗歌涂上了一抹英雄主义色彩。其人亦慷慨侠气,尚武轻儒,傲岸不羁,因此很快得罪权贵,被贬流放。他对求仙问道、炼制丹药十分虔诚,后人都称颂他为“诗仙”。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人。30多岁去长安求职,却一再碰壁,荒度十年。生平所任最高官职是唐肃宗手下的左拾遗,但是因仗义执言很快被贬。一生颠沛流离,贫困凄苦。他的诗沉郁顿挫,在严格形式下反复锤炼语言。诞生了许多纪实性的诗篇,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史诗感,后人冠给他“诗圣”的美誉。

三位导师各享雅名,各领风骚,真是天上少有,人间难得啊。三人生活年月极其相近,又都是诗界泰斗,香菱会青睐哪位导师的风格呢?我们找出三人相仿主题的代表作,来具体比对一下:

主题一:山水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一、二句写进山前的远观:山峦起伏绵延,一直蜿蜒到海之角。三、四句写置身于山峦之中,白云与青山四面环抱相拥。五、六句已来到山顶上,众山似丘壑一般渺小,缝隙中的光已经看得分明。七、八句的隔水问樵夫,道出下山路的逶迤崎岖,但是终于可以安心住下了。作者从四个角度来描摹终南山的秀色,犹如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式,不拘泥于一处而把握到全局,渲染出层次。诗人绘画才能可见一斑,曾自诩: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乘小舟出发,倏忽间白帝国已淹没在彩云之间。顺着江陵一日千里般尽兴而过,两岸峰峦叠翠,水雾天光。浪花跃起,猿啼声声,未等细细玩味,小舟却已经走远了。作者并不对山川风物本身做细致的描绘,而是重在抒发自己置身其中那份畅快愉悦的心情。节奏欢快,落笔轻盈利落。读者也愿置身其中,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舒爽和悠然。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里的巫山,美丽中透着凋败和萧瑟。海涛翻涌,风云变幻,漫天阴霾,像极了诗人坎坷的境遇。孤舟载不动太多的思乡之情,薄衣温暖不了霜刀般的寒冷。白帝城中传来捣制寒衣的砧声,声声震在心头。秋天的景色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不公的世道又加重了诗人的愤懑和悲苦。整首诗开阖起伏、沉郁有力,是作者际遇的写照。

第一轮比对下来,显而易见,王维的山水诗像国画、李白的山水诗透着浪漫、杜甫的山水诗沉郁内敛,各有风骨,特色鲜明。诗坛小白香菱也是很难抉择呀。下面继续:

主题二: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清晨的雨丝湿润了飞扬的尘埃,令它们彻底服帖下来。空气中透着清新的芬芳,客舍、柳丝,最是牵动离肠。让我们再饮一杯酒,过了阳关(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就再没有亲友了。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愁绪。你远赴边疆,长途劳顿,不知此生是否还能见面。这杯酒,装满了我的不舍,请你再多喝一杯,饮下我的无尽祝福。全诗语言清新,却回味悠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黄鹤楼倚槛临风,衣带轻扬,好友孟浩然与我辞行。他要在草长莺飞、柳絮如烟的三月乘船去扬州。小船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我还在伫立凝望,滚滚长江兀自向天际流去。诗中虽然有感慨,却没有太多伤感的情绪。依然豁达通透,满怀希冀,通过烟花、三月、孤帆、碧空、天际等蕴含丰富意象的词汇烘托出风物的美丽。不愧是潇洒的诗仙。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首联、颔联借景喻情:送君千里,终有此别。青山不语,离情依依。何时再共饮团圆酒?昨夜的灼灼月辉下,我们还相伴同行,不醉不归。颈链、尾联感怀人生:才德兼备的你获得了百姓爱戴,三朝为官的光辉岁月里写满你的荣耀。想想你走之后,我将形单影只的独自回到江村,此后的余生该怎么办?杜甫的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实实在在的情深意重。

第二轮主题可以看出,王维不止五律,七绝也写的相当好,送别诗意境深远;李白的送别诗唯美旷达;杜甫的送别诗则真情全付。香菱可有的学了。继续下一轮比较:

主题三:相思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从这首诗之后,红豆就成了相思的永久代言。王维是怎么知道红豆可解相思呢?传说古代有位妻子思念戍边的丈夫,每日在树下啜泣。哭到最后,流下来的竟是鲜红的血滴。血滴变作红豆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相思树,果实便是相思豆。因果实里糅杂了妻子的思念,慢慢长成了红色心型,十分好看。全诗托物言情,睹物思人,朴素而真挚。

《长相思》其二

唐·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这首诗形式活泛,不拘一格。前半部分托物言志,写思念之焦急。后半部分大胆创新:我思念你,却远隔几重天。曾经如秋水般的眼波,如今全化作泪泉。你若不信,回来时看看这镜子,它已经把我每日每夜的思念,都照下来做证明了!作者企图通过梦境、幻觉,甚至时空的穿越,来表达女子的痴情。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依然是李白。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相思,更多的是对世道艰辛的无奈。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被困在长安,因思念妻儿以及感怀局势的动荡,常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杜甫的“诗史”之名名副其实,很多个诗篇中都能照见时局的模样。他的诗又多写在夜里,或者说常写夜晚,免不了给人苍凉忧患之感。何时才能靠在轻透的帷幔前,让月光一起擦干我们的眼泪?

三人的诗风格迥异,却各怀珠玉,别有洞天。怪不得黛玉一推就推了三个,是想把香菱培养成得意门生啊。香菱写到第三首诗的时候,就开了诗窍,被邀请进海棠诗社:

《咏月》

精华欲掩料难应,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全诗未提一个月字,却句句与月有关。月华倾泻而下,难掩娟娟的美丽,却自有一股清寒漫向人间。泛白的城郭里传来捣衣声,直到五更鸡鸣,晓风残月天将明。秋天的江边笛声更加凄凉,孤独的少妇彻夜凭栏远眺。嫦娥也忍不住想问,为何不能永远团圆。结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充满了真情实感。其中的雅致意境恍惚有王维的影子,凄凉之感又深得杜甫的精髓。

而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香菱只读了王维和杜甫的诗集,还不太了解李白。看来她是不会做选择了,“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部都要”。

文/云筝 约3180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