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

我不是精神病 2024-12-03 14:08:32

《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文件,旨在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和预后。以下是对重庆浩爱康复中心对该文件的详细解读:

1.制定背景: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心理发育障碍。

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2.主要内容:

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服务目的:提高儿童家长孤独症科学知识知晓率,规范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服务,提升干预效果,减少精神残疾发生,促进儿童健康。

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筛查(初筛、复筛)、诊断、干预康复等4部分内容。

o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和儿童家长普及孤独症基本知识,宣传筛查、诊断、干预措施,提高科学知识知晓率。

o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两个阶段。初筛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复筛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

o诊断: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o干预康复:强调基层为主的干预康复原则,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就近就便干预。

服务机构和人员技术要求: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孤独症诊断机构和干预康复机构的房屋、设备、人员等配备提出要求。

任务分工:明确各级机构职责任务,形成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

工作要求: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动和保障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康复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评估指标:提出初筛率、复筛率和诊断率等3个指标,推动各地加强工作评估。

3.主要特点:

聚焦0~6岁关键阶段:着重抓住0~6岁这一关键阶段,为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落实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疾病防控策略。

强调开展群体防控: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常住人口中0~6岁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服务,从群体中尽早发现发育异常的个体。

注重服务便利可及:明确要求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初筛服务,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复筛服务,通过缩小服务半径,提高筛查干预服务的可及性。

引导家庭积极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干预康复,通过养育过程中的陪伴互动、生活照护和游戏玩耍,开展家庭干预。

综上所述,《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是一项旨在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来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和预后的重要公共卫生文件。它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人员技术要求、任务分工、工作要求以及评估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了聚焦关键阶段、开展群体防控、注重服务便利可及以及引导家庭积极参与等特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