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前言>-
继17万买宝马之后,这个百年品牌又带来了一次骨折价!
现在想要买一辆宝马,可能只需要15万就可以了!
这次的降价也让它重新夺回销量冠军,难道是中国消费者真买账了?
-<跌宕起伏的销量>-
谁能想到,就在今年8月,宝马在中国市场还经历了一场“滑铁卢”。
当月销量骤降41%,环比7月更是少卖了1.5万多辆!
一个月内销量蒸发超过15000台,这种断崖式下跌,换成谁都受不了。
可是到了11月底,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这次宝马以1.95万辆的成绩,一举登顶销冠!
力压特斯拉、奔驰、奥迪等劲敌。
这种大起大落的走势,也是没谁了。
细看数据,宝马今年在华的日子并不好过。
三季度在全球销量下滑13%,其中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正是我们眼中“钱景无限”的中国。
三个月仅交付14.77万辆,月均不到5万,同比骤跌近30%。
作为一个豪华品牌,这样的成绩单难免让人唏嘘。
但就是这样一个“跌跌不休”的宝马,却在11月底的一周内,突然“王者归来”。
近2万辆的周销量,不仅碾压了群雄,也让人对这个蓝白标再次刮目相看。
不过这也不是宝马第一次采用价格战拉销量了……
-<宝马的打折“策略”>-
去年,当大多数车企还在纠结要不要降价时,宝马已经果断出手,大刀阔斧搞起了促销。
到了今年,特斯拉刚拉响价格战的号角,它就紧随其后,打起了骨折。
主销车型降幅都在30%以上,最夸张的莫过于宝马i3,从35万直降到17万,整整便宜了一半!
这在豪车圈儿里,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了。
要知道,BBA可不是什么善茬,尤其是宝马,那可是出了名的“死要面子”。
多年来,宝马一直把自己的定位摆在“高端”、“豪华”上,如今也是加入价格战阵营和众多车企一起“卷”起来了。
降价的后果,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明显下滑,利润更是直线坠落。
你想,大幅度降价,虽然刺激了销量,但也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一辆车便宜了十几万,乘以成千上万的销量,那得亏多少?
不少经销商也架不住“亏本买卖”,抗议、关门各种措施都上了。
今年全球第一个宝马5S店,直接宣布关门大吉了。
痛定思痛,今年7月,宝马做出了一个令行业震惊的决定,退出价格战,全面提价!
它是想维护品牌溢价,重拾高端形象。
毕竟,豪华品牌讲究的就是那个“气质”,总不能被当成大白菜一样卖吧?
但现实是,宝马的提价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8月销量暴跌41%,创下多年来的新低。
看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
涨价的结果,就是销量的直线下滑。
这对宝马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才两个月,它就扛不住了。
9月,宝马又重新加入了价格战的队伍,但是起色一直不明显,眼看着到了今年最后一个月了。
它也是放出了更大的,I3迎来了历史最低价15.9万元,相当于4折!
这在豪车圈儿里,已经不是优惠,而是甩卖了。
作为一个传统豪华品牌,它希望能通过高价维持品牌形象,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创新需要资金,利润需要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搅局价格战。
但这样做的风险也很高,一旦陷入价格泥潭,品牌溢价就难以维系。
这对一个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为何宝马的价格战起伏会这么大呢?
-<原因>-
如果说价格战只是宝马的一时失策,那么近年来频频曝出的质量问题,则真正暴露了这个豪华品牌的“原罪”。
就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宝马530Li因传动轴异响问题被点名。
车主反映,从R挡切换到D挡时,车辆发出令人不安的“咔咔”声。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宝马竟然回应称这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使用。
要知道,一辆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豪车,消费者买的不就是一个品质和体验吗?
换挡时发出刺耳的异响,试问谁能接受?
宝马的这种说辞,无疑是在消费者的伤口上撒盐。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宝马第一次出现传动系统问题了。
2017年,宝马就因为传动轴断裂问题,在国内召回了8万辆车。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同一问题,宝马的品控到底怎么了?
除了硬件,宝马在软件上同样令人失望。
前段时间,宝马被曝出车机系统“减配”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实车的功能远不如宣传时承诺的那么丰富。
有消费者买车时,销售信誓旦旦地介绍了车机系统的各种功能,但提车后才发现,很多功能都被阉割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如果想要恢复这些功能,还得额外加钱!
这种“先骗你上车,再让你加钱”的套路,实在让人不齿。
但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品牌的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
宝马如果再不重视起质量问题,恐怕真的要被消费者抛弃了。
当然,宝马销量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电动化领域起步较晚,产品力不足。
就像这次大降价的宝马i3,即便降价到与比亚迪海豹、小鹏P7+相近,但从性能、智能化水平上看,它仍然不占优势。
尤其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宝马i3连定速巡航都需要额外付费选装,而海豹、P7+都是全速自适应巡航的标配。
在智能座舱、OTA升级等方面,宝马i3更是望尘莫及。
反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它们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先发优势已经很明显。
而在产品力上,它们也凭借着出色的性能、智能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相比之下,宝马在电动车市场上的短板,就显得格外突出。
当宝马重新加入价格战后,它的销量在11月底迅速反弹至第一。
这说明,价格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豪华品牌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消费者还是会买单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BBA的品牌认知,还没有完全改变。
蓝天白云的招牌,还有一定的号召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宝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相反,它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新能源汽车的对比>-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中,宝马的处境并非个案。
事实上,奔驰的EQ系列、奥迪的e-tron系列电动车,也都出现了大幅降价的情况。
豪华品牌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品牌溢价,并没有顺利传导到电动车领域,消费者似乎并没有像之前一样买账。
反观国产新能源车,它们在智能化、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却愈发明显。
可以说,新能源车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我国汽车市场的版图。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他们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
以往的品牌光环,正在逐渐失去魔力。
靠着品牌溢价“躺赢”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这对于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必须迅速适应这个新的市场环境,在新能源技术、智能化、本土化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
用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转型过程,短期内的销量波动在所难免。
但从长远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决定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命运。
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尽管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上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随着传统车企的发力,这种优势能维持多久还很难说。
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短板。
所以,在和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才是重中之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传统的燃油车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曾经称雄一时的“神车”们,如今也难逃下滑的命运。
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在新能源、智能化的大潮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传统车企如果不能尽快转型升级,恐怕连现有的市场份额都难以保住。
-<结语>-
在新能源、智能化的狂潮下,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
而国产新势力的崛起,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品牌溢价不再是护身符,产品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宝马i3电动车打4折销售?4S店称仅限于两台特价车
潮新闻——宝马回应央视315曝光传动轴异响:可以维修解决,承担所有费用
读创——宝马公布第三季度“成绩单”,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锐减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