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秦PLUS之后,比亚迪又将新版的汉和唐起售价降低,上市不足8万的插电混动A级车、不到17万的C级混动车,比亚迪此举被媒体评价“掀桌子”、“不给对手留活路”。
降价的背后,亦是场比亚迪发起的冠军保卫站。2022年,宋PLUS成为中国车市SUV新晋销冠,秦PLUS也在当年9月超过轩逸,夺得轿车销冠。
然而,进入2023年下半年,秦和宋开始销量疲软,再未登顶冠军。汉和唐也从月销破两万,在今年1月降至不足1万5,比亚迪整体销量在这个月也以1.2万差距输给吉利,盘踞十几个月的销冠之位让予他人。
比亚迪的下滑早已有端倪,去年下半年,曾经供不应求的明星车型,在终端开始降价出售,经销商的盈利也变得比过去艰难。大举扩充产能、扩张渠道的比亚迪,高估了市场需求,逐渐遭到反噬。
去年4月举办的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说:“行业现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忧的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个时候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
如今,“快鱼”比亚迪正通过凌厉的降价攻势,来确保自己的发展脚步不被迫“慢”下来,丢掉一次的冠军之位能再度回归。
冠军车型意欲回归
一个汽车品牌要想不被对手超越,一定要有几款经久不衰的明星车型。王传福深知这一道理,比起下饺子似密集出新车,比亚迪采取最新款进一步突出性价比的策略,来守住城池。
春节假期刚结束,比亚迪发起一系列降价攻势。2月28日,比亚迪官微中宣布,新上市的汉唐荣耀版起售价分别为16.98、17.98万,比去年版本推出时的起售价低了不止两万。
2月19日,比亚迪高喊“电比油低”,将秦PLUS荣耀版一举降至7.98万的降价,很快拉动一波销量。
2月28日,对手五菱公布,比亚迪在2月19日至25日这一周中共卖出3.16万辆。而据车知事报道,2月5日至2月18日两周内,比亚迪总计销量仅为3.06万辆。
去年,同样春节小长假过后,秦PLUS冠军版上市,喊出油电同价的口号,将该款车起售价定在9.98万,这一举措堪称一把插入市场的尖刀,让诸多合资A级车不得不跟随降价。
降价的效果立竿见影,去年2月至4月,秦PLUS连续霸榜国内轿车销冠。但合资A级车并非从此一蹶不振,进入5月,轩逸再度成为轿车销冠,冠军的头衔秦PLUS再未得到。
去年12月,秦PLUS冠军版起售价又降至8.98万元。但在今年1月,秦PLUS仍未能打败对手们,以2.9万月销居于轿车排行榜第3位,不及朗逸和轩逸。
此次推出更为“实惠”新版车型的汉和唐,也是比亚迪旗下一度月销破2万的明星车型,特别是汉,被视为雅阁、凯美瑞等合资热销B级车的劲敌。
2023款唐和汉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8.98万、20.98万元。两款车无论定价策略,还是实际表现,堪称比亚迪品牌向上的样板。
但到了去年1月,汉的销量降至1.1万辆,输给了曾经超越的凯美瑞和雅阁,唐更是跌至8892辆,在SUV销量排行榜30名之外,比其售价更高的问界M7当月销量却超过2.9万辆。
供不应求难以复现
除了新车定价调低外,比亚迪4S店对在售车型也给出更低价格。
天津西青区一家比亚迪王朝店销售人员对《车圈纪事》透露,她们店2023款汉121km精英型能给出比指导价便宜3万的优惠。
汉与唐毕竟推出了起售价更低的最新版,对上一版加大优惠幅度也在情理之中。但即便是短期尚无推新计划的宋PLUS,终端也在优惠促销。
天津河西区一家比亚迪海洋网4S店销售告诉《车圈纪事》,她们店宋PLUS实际优惠幅度能达到1万,另一款出新不久的海豹,纯电版优惠1.2万、混动版指导价便宜8000元。去年7月还有车主等了67天都不能提车的海鸥,她们店里也有现车。
在2021年与2022年,唐和宋等车型还处于一车难求、供需不平衡阶段,车主需要等待3到6个月才能提车,4S店更不会对其降价出售。
在车型供不应求时期,比亚迪经销商几乎都能赚到钱,很多原本销售合资车的4S店员工,也跳槽到了比亚迪。《车圈纪事》通过多个地处北京的不同汽车品牌4S店店长口中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北京地区的比亚迪经销商为了消化库存,已开始亏损卖车。
比亚迪此番对新车型大举降价,亦是场保住冠军的自我攻坚战。2023年下半年,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速降至31.2%,而在2022年,这一数值为152%。今年1月,吉利更是以21.3万销量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冠,比比亚迪同期多卖出1.2万辆左右。
上述提到2月的21天中,比亚迪总计销量不过6.2万辆,与去年动辄30天内销量超23万有着较大差距,比亚迪2月销量怕是难以达到15万辆,与昔日辉煌相去甚远。
自主对手围追阻截
诚然,比亚迪之于中国乘用车的功绩不可磨灭,可以说,它以一己之力带动中国车市进入新的里程碑。
在比亚迪之前,尚未有自主品牌成功挑战合资品牌,夺得销量冠军之位。自主车型核心零部件竞争力不足、油耗高的刻板印象,更是被比亚迪颠覆。
2021年推出的宋DM-i,成了比亚迪发展的分水岭。从性能上看,以三电技术为核心,采用电驱方式的DM-i车型具有电动车平顺、动力强等优点,另辟蹊径的做法,令比亚迪不必与合资品牌竞争三大件。
比亚迪DM-i车型插电混动、可油可电的特性,也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百公里仅为3.8L的油耗,更是直击日系车核心优势,也一改自主车型费油的形象。
比起对手们对于新能源举棋不定,在市场方向明晰后才大举投入,比亚迪十几年来一根筋式攻克DM-i技术,每每出现问题都未放弃,到宋DM-i推出,已是第三代技术,攻克诸多成本、安全性等方面问题。
坚定的战略定力下,做新能源“证明题”的王传福,终于得到市场的正面回馈。
然而,成为冠军后,比亚迪的路就不再那么好走了,在轿车市场,合资品牌仍然颇为强势,改变消费者认知仍颇有难度。轩逸、朗逸等热销多年合资车型,通过降价等方式,未让秦取代其位置。
最大的对手并非合资品牌,诸多自主品牌纷纷加码混动技术,才是比亚迪维持冠军之位的拦路虎。
2023年下半年,吉利、长城、奇瑞、分别推出混合L7、枭龙、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三者同宋PLUS一样均为插电混动车型,采用可油可电的串并联结构,且在售价或配置方面比起宋更具新引力。
今年1月,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安分别位列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前4位,把合资品牌挤出4名开外。
一家国有汽车集团高层曾告诉《车圈纪事》:“比亚迪虽然处于混动车领域头部,但并不是甩了对手几条街,大家对混动技术这些年也在持续跟踪,即便自己当时销量并不高,但是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停止。现在大家的技术基本赶上来了,走的技术路线归一,产品表现也趋于雷同。”
纯电市场开始下滑
销量构成中有着近半电动车的比亚迪,面临的另一挑战——电动车整体增长遇到瓶颈。今年1月,国内电动车共销售37.6万辆,环比下滑37%。
不止比亚迪近期销量不敌过去,五菱、特斯拉、埃安等品牌2月上半月表现也颇为低迷。2月5日至2月18日,五菱与特斯拉分别售出0.94万辆、0.82万辆,已是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榜中的亚军和季军。
每次长假,对长途行驶的电动车都是场考验,今年南方冻雨天气,不少新能源车主被困在路上,即便一路上不敢开空调,也架不住被堵在路上充电无门,最终高速路上趴窝。
小鹏、一汽大众等品牌人员都曾告诉《车圈纪事》,多数电动车主家中已有一辆燃油车,只是买来电动车作为家庭第二辆车。车主们不敢将电动车作为家里唯一一辆出行车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程焦虑,假期长途行驶更容易出幺蛾子。
与此同时,电动车虽然有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但固定车位等高额投入仍然“劝退”不少人。为了方便充电,电动车主很多都选择在自家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但购买电动车的人群更多定居在限购大城市,固定车位本身支出就较高,10万以上售价并不少见。
笔者此次春节回到地处皖北的南方小镇,此期间观察是否有开电动车回乡的车主。出乎意料的是,笔者的确在12天之内见过十余辆电动车,但80%以上都是特斯拉,除当地车以外,都为苏A、皖A车牌,距离此地行驶距离不足200公里。
“纯电车定位就是市区代步,不适合跑长途,跑长途的话还是得用混动或者燃油车。无论哪个品牌纯电车跑高速都有续航焦虑。有些地方,比如北京,开纯电车的人多,也是因为混动的车牌不容易摇到”。前述天津河西区一家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人员直言。
比亚迪这一骚操作一下把合资车甩在了后面[捂脸哭]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买个混动真香[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