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爆发起义,随后起义风潮便席卷全国,清廷大势已去,经过南北和谈之后,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
初中历史上书对于这个和谈,只是一笔带过,大家只知道南北和谈了,但不知道南北到底怎么和谈的。
别看仅仅只有四个字,但这里面牵扯的政治博弈,比你想的还要精彩。
毕竟清帝真的甘心退位吗?革命党的和谈和让步真的如此顺利吗?
武昌起义
事实上,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这百日期间,革命党和清廷之间的博弈,革命党内部的博弈,清廷内部的博弈,远比你想象的还要精彩,换句话说,这期间,每一个人的举动,都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武昌起义炮响,老牌革命党人何去何从?在武昌起义之前,同盟会等老牌革命党人前后已经连续遭遇九次失败的起义,尤其是黄花岗起义,诸多革命骨干都牺牲在这次声势浩大的起义中,也让老牌革命党人的声望和势力跌到了谷底。
如今他们既无兵卒亦无钱粮,想要发动革命,只能依托于会党,但会党本身就散漫难制,多次贸然起义,最终暴露了自己,于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打算在湖北新军发展骨干,并且成功了吸收了一千五百余名成员。
缠着白布的革命军
此时,四川保路运动愈演愈烈,清廷安排端方为署理四川总督,带着武昌第八镇的两个标前往四川镇压,这么一来,给了湖北新军发动起义的条件。
而起义前,会党为主的共进会和新军为主的文学社商议合并,但因为谁领导起义而一直没法谈拢,最终还是同盟会成员谭人凤前来促成和谈,文学社出身的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共进会领导孙武为任参谋长,而共进会会长刘公为新的军政府总理。
可惜起义前,孙武不慎引燃炸药,众人送他去医院后又不小心将起义花名册落下,花名册最终落到了湖广总督瑞澂手上,到了这个时候,起义事实上已经无法发动了。
可惜瑞澂对这件事不热心,但新军却知道他已经拿了花名册,为了怕清廷捉拿自己,加上几位领导人不知所踪,大家商议临时起义。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来自新军工程营熊秉坤,并且推选连长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
清军炮轰
得知新军起义,明明有兵的瑞澂却直接逃跑,他的不战而逃也让武昌得以在新军手上光复。
从这里看出,武昌起义是临时发动,原本的总指挥蒋翊武不在,老牌革命党人更是不知情。
换句话说,这场起义,老牌革命当然既没有参与策划,也没有现场参与起义,这场影响历史走向的起义本身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但他们毕竟是多年的革命党人,有着巨大的威望和号召力。
武昌光复后,湖北新军虽然推荐了黎元洪担任军政府都督,但他的威望不足以带领各地光复运动,因而邀请了黄兴和宋教仁等人前来。
黎元洪
对于这个邀请,黄兴和宋教仁是既意外又兴奋,毕竟如果能利用和领导好参与革命的新军,即便老牌革命当然没有参与这场起义,也能利用这个机会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最终推向共同革命。
但如何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呢?黄兴和宋教仁有了分歧。
黄兴认为,自己有起义多年的经历,在革命这一块有足够的影响力,只要亲自去武昌带领新军和清军交战,必然可以掌握湖北新军的领导权。
但宋教仁却不认同,毕竟现在各省都有革命党人,如今武昌光复,各地革命党人很快也会行动,至于各省的地方实权人物看到风向后会趁机改变立场,摇身一变,成为都督。
他们是真心想革命吗?很显然,并不是,他们只不过趁这个机会打着“革命”的旗号进行争权夺利罢了。
况且他们已经错过了武昌起义,如今的都督还是黎元洪,黄兴虽然可以指挥新军作战,但自己没有军队,去武昌,只能依附于黎元洪,黎元洪肯把到手的军权给他吗?很显然也不会,更何况前线还有袁世凯这样的对手,胜负难料。
宋教仁
既然武昌不能去,那么去哪里呢?自然是南京了。
宋教仁认为,南京是长江以南最为重要的城市,也是太平天国这个反清起义的都城,占据南京,进可北伐,退可守东南半壁江山。
最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不少对清朝失望的立宪派们。
东南一带,诞生了不少实业家,他们和原先的士绅一样,对于立宪有着迫切需求,慈禧虽然开口立宪,但交给载沣的时候却玩了一手“皇族内阁”,让立宪派倍感失望,转而支持东南地区的新军革命,并提供资金支持。
现在去南京,引导这股革命风潮,依靠南京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势头必然会盖过武昌,除此之外,东南立宪派还会谋求南京成为未来民国的首都。
这么一来,只要老牌革命党人奔赴南京,东南各方势力,必然会追求未来利益将他们推到前台,武昌未来必定会在南京之下。
宋教仁眼光独到,天下大势也分析的很透彻,奈何黄兴却不同意,认为应该去武昌指挥作战,依靠战场夺取军权,逐步掌握领导权,无论宋教仁怎么劝说,黄兴就是不同意,最终宋教仁选择了妥协,跟随黄兴前往武昌,意图“夺权”。
宋教仁的“夺权”10月27日,载沣迫不得已,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带兵南下,趁着大胜,袁世凯派人给黎元洪带了一句话:“如能承认君主立宪,两军息战,否则仍以武力解决”。算是给了最后的通牒。
对于黎元洪来说,新军战斗力到底如何,他比谁都清楚,就在踌躇之际,黄兴、宋教仁来了。
黄兴
黄兴的指挥能力和威望有目共睹,他的到来,算是勉强让黎元洪得到了一丝安慰,为了壮士气,黎元洪让人举着“黄兴到”的大旗,在城内走了一圈。
黄兴来了,下面就是指挥和分权的问题了。
宋教仁率先提出让黄兴掌握领导权,希望黄兴力挽狂澜却不肯给权的黎元洪却沉默不语,而黎元洪麾下将领也纷纷表示反对,双方陷入僵局。
而后黎元洪表示,可以来一场“登坛拜将”,亦如当年刘邦和韩信之故事,最终黄兴被授予战时总司令,指挥新军和北洋军作战。
尽管黄兴有了军权,但只是暂时的,也意味着宋教仁打算依靠黄兴威望夺权的计划失败了。
不过宋教仁不以为意,毕竟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而且他已经想到了另一个办法,立法分权。
黎元洪虽然成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但湖北实权派还不少,也想分权,这些人有钱有地位更有影响力,无非就是缺兵而已,和宋教仁的谋划不谋而合。
既然如此,宋教仁就联合他们,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共和宪法,即《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武昌起义后局势
宋教仁对这部宪法相当重视,将其视为未来民国宪法的蓝本,在这个宪法里,将国会的权力大大的提高,表面来看,是为了限制黎元洪的权力,也符合地方实权派的想法,但实际上,这是为老牌革命党人走到前面的铺垫。
宋教仁明白,共和并不是未来,民主立宪才是争取民心的基石,而老牌革命党人未来的路一定是走立宪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全国百姓,最终取得真正的领导权。
所以,《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里,第一章就是“人民”,除了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利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规定人民平等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被选举的人民则组成国会,换句话说,国会的主体将是百姓。
虽然百姓的地位不可能随着革命扶摇直上,但可以通过革命一夜之间成为议员,加入国会,行使国会的权力。
当然,想要行使这个权力,必然要实现真正的选举权,那么只能拥护和贯彻宋教仁的主张。
从这里可以看出宋教仁的独到的政治眼光。
没有兵权,也没有都督身份,如何能领导未来革命?自然是依靠庞大的黎明百姓,依靠人民来制衡旧的官僚集团和黎元洪为代表的枪杆子,可以说宋教仁这辈子,始终没忘记备受战争欺压多年的百姓们。
黎元洪的小九九:武昌是未来民国中心完成临时约法后,宋教仁直接去了上海和南京。
宋教仁走后,黎元洪始终不认同临时约法,就打算趁黄兴在前线的时候,给各省都督发电,让他们派代表来武昌开会,组建“临时中央政府”。
黎元洪自认为掌握枪杆子,打算将湖北军政府变为“临时中央政府”,虽说各地独立浪潮兴起,湖北军政府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虽说都是革命,但也得讲究先来后到。
湖北军政府
更何况各地都督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差,清朝还在北方虎视眈眈,所以不报团不行啊,这也是黎元洪的底气。
各省代表如约而至,并且通过了准宪法,但这个准宪法并不是宋教仁提出的临时约法,而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且内容也完全不一样。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国会为一院制的参议院,目前由各省都督代表充当担任,这么一来,国会成为各省都督掌握权力的地方,和人民担任国会的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临时大总统也由这个准国会选举出来,临时大总统任命的各个部长由准国会同意后上任,组建内阁。
这么一来,所谓的临时大总统,就是地方实力派控制选举产生的,和百姓没啥关系。
那么这个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由黎元洪担任吗?不,各方都督代表将这个位置留给了袁世凯。
毕竟现在真的打不过袁世凯,虽说袁世凯现在是清廷的人,但现在南方各地独立浪潮兴起,清廷只有半壁江山,即便袁世凯不乐意,但不得不考虑一下在各地督抚控制的“民心”所组建的临时政府。
所以, 这个位置就是为了拉拢袁世凯的,至于黎元洪呢?虽说湖北军政府的确成为了“临时中央政府”,但他只能当大都督,虽然没啥实权,但至少给了一个不错的名分。
东南革命兴起,老牌革命党人正是走向前台宋教仁去上海等地是知道这里即将爆发革命浪潮的,果然来到这里不久,上海就率先革命。
这次革命的队伍有两支,分别是依靠上海革命新军的光复会李燮和,另一个则是依靠会党青帮的陈其美。
李燮和
11月4日,上海光复,接下来就是推选上海都督了,因为有两支不同的队伍领导,自然有了纷争,上海新军毕竟是枪杆子,也是上海得以光复的重要原因,上海各方势力打算在推举会议上推选李燮和为新都督。
没想到青帮来搅局,绑着炸药入场,一副不选陈其美就要炸全场的样子,就这样,陈其美如愿以偿成为上海军政府都督。
值得一提的是陈其美是孙中山先生的亲信,而陈其美的上台,算是老牌革命党人第一次登上了势力的中心。
陈其美
除了陈其美担任上海军政府都督外,宋教仁也被推举担任江苏省政务厅厅长,主管警察和民政。
如今东南革命兴起,并且影响了全国,自然不肯让武昌成为民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更不愿意让黎元洪继续担任大都督掌权。
所以,他们打算将所在地移到南京,将权力移交到老牌革命党人手上。
虽说黎元洪不肯,奈何战场上打不过北洋新军,而黄兴经过二十多天的苦战,始终未能挡住北洋军,汉阳失守,武昌岌岌可危。
这时候黄兴后知后觉想起来宋教仁的话,提议黎元洪放弃武昌,奔赴南京。
但黎元洪和其麾下将领不认同,毕竟武昌才是他们的根本,离开武昌,必然会受制于人。
黄兴劝说无果后,也丢下湖北新军,直接来到了上海,黄兴走了,黎元洪手上只有武昌了,说不定哪天就被攻下。
如此一来,即便黎元洪不放手,各省都督代表也不愿意陪他玩了,先将准国会移到上海,后移到南京,在东南区的实力派自然会力挺下,准国会将南京定为“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当然,宋教仁还想借机让黄兴出任临时大总统,但各省都督代表不同意,毕竟这个位置是留给袁世凯的。
南京临时政府
不过黄兴虽然未能当上临时大总统,但却给了一个大元帅暂代总统的位置,至于黎元洪?只能屈居担任副元帅了。
至此,局势在宋教仁的安排下一步一步实现,老牌革命党人也正式走向了革命的前台。
这边黎元洪很不服气,凭什么让黄兴担任大元帅,另一边,光复会这边因上海都督落入陈其美手上而不满,借机发难,光复会会长章太炎直接表示,黄兴一个败军之将,岂能当大元帅?
准国会一看,又选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担任副元帅。
虽说黎元洪当了大元帅,但必须来南京来办公,但黎元洪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武昌,就让黄兴这个副元帅全权负责南京这边的事,搞到最后,还是黄兴负责。
黄兴这边热情满满,通过张謇,向日本借款三十万维持活动,但听闻孙中山要从海外回来了,决定让贤。
虽说大家都是同盟会的,且都是知交,但黄兴是华兴会组建者,孙中山是兴中会组建者,二人在诸多问题上有分歧,但从心里,黄兴还是很认同孙中山的,因而打算将位置留给孙中山现实。
对于黄兴的想法,宋教仁虽然失望,但也无奈,毕竟孙中山是同盟会总理,既然黄兴这么做,他只能选择支持。
现在革命党人除了要等孙中山回国外,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拉拢袁世凯,只要袁世凯肯革命,清朝必然覆灭。
除了各省都督极力拉拢袁世凯外,老牌革命党人因为没有兵权,因而更加重视,比如汪精卫就留在了了北方,和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结拜为兄弟,积极为袁世凯办事的同事,也在拉拢袁世凯。
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袁世凯身上,袁世凯当如何呢?
袁世凯的博弈:让自己和清廷体面退出对于清廷来说,偌大的江山只剩下北方了,能依靠的也就袁世凯手上的北洋军了。
摄政王载沣折腾了两年半,江山都要折腾没了,索性直接辞官回家养老去了。
载沣的退出,意味着他承担了如今的乱局的责任,隆裕太后也借机下了一道诏书,摄政王去职,袁世凯这位坚持君主立宪的人没有了约束,更表示朝廷已经下决心进行立宪改革,希望能够获得各省的谅解和让步。
除此之外,隆裕太后还表示,大清国民从今日起可以自由选择留发和剪发,更改祖制,就是大清真正君主立宪的开始。
袁世凯
当然,隆裕太后这个诏书就是给袁世凯看的,毕竟袁世凯已经是大清真正的实权掌握者,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和革命党搅在一起?共和就没必要了。
话里话外,其实就是拉拢袁世凯,毕竟整个清朝皇室的命运都掌握在袁世凯手上,没了袁世凯的庇佑,爱新觉罗落在革命党手上绝对好不到哪里去,因而将袁世凯视为救命稻草。
12月7日,隆裕太后正式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世凯则派心腹唐绍仪为总代表,和革命代表伍廷芳举行谈判,他们将谈判的地方定位上海英国租界内。
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除了清廷和革命党人拉拢袁世凯之外,北洋将领也在拉拢袁世凯。
就在双方代表在上海谈判的时候,黄兴和他的参谋长顾忠琛暗中和北洋军代表段祺瑞和谈,双方秘密达成了协议,即抛弃君主立宪,支持共和,谁能逼清帝退位,谁当大总统,另外,双方还表示,清帝退位后为优待皇室。
辛亥革命群像
很显然,北洋将领就是谋划让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同时为他体面的转身设置了一个优待皇室的条件,这样也对得起爱新觉罗家族了。
协议达成后,段祺瑞将这个消息送给袁世凯,对于这个消息,袁世凯是又喜又怕,毕竟自己将领告诉这个消息,岂不是古代的“劝进”吗?
扪心自问,袁世凯是大清的死忠?他对大总统没有想法?
只是当年自己被开缺的时候,这些个将领没有一个站出来挺他,今天这么做,无非是知晓天下了大势而已,将袁世凯推上总统宝座后,为自己在未来的民国内谋个更好的前程罢了。
既然将领们都私下同意了,自己也不能不放弃一直坚持的君主立宪了,毕竟将领们都开始找出路了,自己也不能不考虑,心腹徐世昌也劝他,坚持君主立宪,就是违背民心,说不定还会成为牺牲品。
既然要放弃君主立宪,现在要做的就是逼清帝退位了,想想袁家数代为官,他可不想背上“出卖”清朝的恶名去当大总统。
如何不背骂名而当大总统呢?袁世凯想到了“民心”,既然民主共和是民心所望,就将这个难题丢给国民吧!
想到这里,袁世凯找到了唐绍仪,让他和伍廷芳定个调子,即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交给天下百姓决定,朝廷和革命党人都不能推翻这个决定,至于做法,就是让各省选代表召开“国民会议”进行投票,一旦票决,大家必须遵从。
袁世凯
袁世凯这一招的确是高,他也知道共和是大势所趋,也知道投票的结果必然是共和,但通过这样合法合理的程序,清廷体面的退位,避免上断头台的命运,权力也会平稳过渡到民国,而袁世凯也可以通过这个合理合法的程序担任临时大总统,再也不需要背上千古骂名。
那万一结果是君主立宪呢?也没问题,袁世凯本来就支持,现在趁这个股民风,继续立宪改革,而改革的最大受益人自然是主导这次改革的袁世凯了。
反正清朝已经穷途末路了,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对于这个提议,隆裕太后没有什么意见。
12月29日,双方继续和谈,为了表示诚意,袁世凯让北洋军立即后撤一百里。
虽说和谈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谈拢,但大方向是已经没问题了。
风云突变,谈判破裂如果没有意外,和谈将很快出结果,但没想到1912年1月1日,袁世凯宣布维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北洋军后撤停止,以同意了唐绍仪辞职宣告这次和谈的破裂。
南北议和
谈的好好的,为何又破裂了呢?
事情还得从孙中山先生回国说起,武昌起义这一天,孙中山在美国演说筹款,事后从报纸上得知武昌居然起义了,这让他很意外。
虽然他想立即回国,但经过慎重考虑,他认为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继续筹集资金,然后寻求各国的支持,但欧美没有一个国家支持他,筹款也一分钱也没得到,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于是他在1911年11月24日从欧洲启程回国。
第一站到达香港,由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来迎接他,得知孙中山要北上,胡汉民表示,北上虽然可以当临时大总统,但他这个大总统一没钱二无兵,难以施展拳脚,况且袁世凯铁了心要立宪,不如留在广东练兵,然后北伐夺权。
对于这个提议,孙中山没有采纳,毕竟胡汉民和他一样,别看是广东军政府都督,但也是没钱没兵的都督,在广东和在南京都一样,都是从零开始,那么还不如去南京呢。
胡汉民一想也有道理,索性辞了职跟随孙中山北上。
孙中山北上
而在南京,黄兴正等着孙中山来呢,而他要求准国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但这个位置是留给袁世凯的,很多议员不同意,但黄兴态度强硬,带兵施加压力,议员被迫同意,但有个条件,即这个临时大总统是暂时的,一旦袁世凯同意共和,孙中山必须让位。
议员们如此爽快,倒不是怕黄兴,主要是让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可以逼袁世凯一把,况且在他们眼里,不管是黄兴还是孙中山,无兵无权,都是临时性的,让给他们也无妨。
消息传来,宋教仁非常失望,毕竟他一直希望黄兴担任临时大总统,这么一来,内阁制才能真正落地,毕竟在他的设想里,未来政府的首脑是内阁总理而非总统。
黄兴可以当这个虚君式的总统,但孙中山不行,而且宋教仁知道,孙中山一定会学习美国式的总统制,让总统直接组内阁,而非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领袖担任内阁总理。
倒不是宋教仁自己相当这个内阁总理,而是防范袁世凯,只要黄兴担任临时大总统,然后实行内阁制,即便让位给袁世凯,也能通过确定起来的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毕竟袁世凯即便同意民主共和,但新的民国官职里,占据大部分的还是旧式的官僚,让这个旧官僚为首的人组建内阁,那和清朝有什么区别?而且名义上已经民主共和了,又不能再次革命,唯一的方式只能靠政党竞选作为手段进行限制。
可惜黄兴不同意,宋教仁也没有办法。
12月25日,孙中山到达上海,宋教仁没有出现欢迎的队伍里,继续在南京的准国会里游说他的内阁制,这种明显限制总统权力的提议自然得不到各个地方都督的同意。
另一方面,准国会派人到上海和孙中山会面,表示可以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但一旦袁世凯同意革命,就需要让位,对于这个条件,孙中山当即同意,但孙中山也提了一个条件,要取消“临时”二字,并在公历1月1日宣誓就职,而非传统的正月初一。
孙中山先生
对于这个条件,代表表示需要回去商议,经过准国会商议,“临时”还在,但用公历日就任则勉强同意。
而在接下来的选举中,孙中山获得了准国会17票里的16票,剩下的一票则投给了黄兴。
既然临时大总统选出来了,袁世凯的“国民会议”也没必要开了,很显然,这帮人也是学袁世凯裹挟民心,他们不想看到袁世凯轻飘飘的转身,必须让他背上“背叛”清朝的骂名,只有这样,他们这帮率先背叛清朝的各地都督才能安全落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袁世凯得到消息后,认为这是南方的毁约在先,当即宣布谈判破裂,南北剑拔弩张。
前往南京就职
而孙中山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果然如宋教仁所料,选择了总统制,没有总理,自己直接带头组阁。
既然已经组阁,宋教仁表示,内阁成员全部用革命党人,避免旧官僚加入,排除新政府里的旧官僚势力,但孙中山为了照顾各方利益,内阁里既有旧官僚也有立宪派,加上革命党人,宋教仁的努力再一次失败,因他一而再再而三得罪旧官僚和立宪派,他的内务总长职位被准国会否决,仅仅担任总统府法制院院长而已。
南北博弈,清帝最终退位准国会选取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目的就是逼袁世凯一把,但孙中山作为真正的革命者,他愿意轻易让出这个位置吗?
尽管在就职的誓词里加上“让位”,但就职后立即筹款并且自任北伐总指挥,让黄兴担任陆军总参谋长,打算北伐。
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和谈归和谈,但不影响武力统一。
可惜他想法虽好,但却囊中羞涩,比较南京临时政府刚刚建立,没有任何的赋税,地方实权派也不会给钱,甚至还伸手要钱,当时财政部有多少钱呢?仅仅十块大洋罢了,所以他每天都为钱忙的焦头烂额。
地方实权派不肯给钱,张謇担任财政总长也不愿意解决,没办法, 只能向列强借钱。
张謇
但列强更看好袁世凯,不肯给予帮助,最终通过汉冶萍煤铁矿公司进行抵押,向日本借了200万,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这件事是私下进行的,没想到却被报纸透露出去大肆宣扬,让南京临时政府备受指责,而黎元洪也找到这个机会进行攻讦,说南京临时政府大张旗鼓地将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交给日本人,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质疑,最终合同作废。
至于袁世凯呢?嘴上叫嚣坚持立宪,但在1月16日遭到暗杀后被吓破了胆,此后深居简出,并且下定决心:拥护共和,至少共和了就没有暗杀了。
既然共和,那就要逼清帝退位。
当然,隆裕太后这边也没闲着,天天派太监送菜,甚至送一块肉给袁世凯让他来祭祀祖宗,这在以往,可是臣子莫大的荣耀,但在袁世凯眼里,不过是寻常的一块肉罢了。
隆裕太后
但表面工作还得做,天天对着圣旨和菜磕头,然后还得把肉贡在祖宗牌位上,每天吃饭烦得不得了,立马上奏,让隆裕太后免了这个恩赐。
隆裕太后一招不成,又想一招,封袁世凯为一等侯。和当初曾国藩一样的待遇。
可惜隆裕太后是在没有什么牌打,对袁世凯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袁世凯现在想的,就是如何体面地让清帝退位,而且他不想从南京那边接权,而是从清廷这边接权,这么一来,他就不是革命党的总统,名声至少好一点。
至于体面退位,倒是不难,就是要争取更多的优待皇室条件。
那如何从清廷这边接权呢?袁世凯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案,即清廷出面让他组建南北统一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成立当日,清帝退位,清帝退位两日后,南京临时政府自行解散,南北统一临时政府自动过渡为新的共和政府。
这么一来,袁世凯就可以顺利掌握全部政权的合法性。
袁世凯的想法,孙中山岂能不知道?表示清帝一旦退位,任何权力合法性都消失。
至此,南北和谈的矛盾点已经不是共和不共和了,而是大清是否先覆灭了。
眼看袁世凯还是拖着不放,孙中山直接在1月22日公开电文,算是最后通牒,即清帝先退位,并且告知各国,南京临时政府变为唯一的合法性政府,然后自己辞职,让南京临时参议院进行选举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
此举就是告诉世人,南京临时政府是清帝退位后唯一合法性政府,自己的位置是“让”给袁世凯的,而非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后该得到的,袁世凯即便当了临时大总统,其合法性来自南京,而非清廷,自己为了顾全大局让位。
这么一公开,孙中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袁世凯则彻底沦为逆臣,不管袁世凯日后如何,史书上名声绝对不会好。
这份电文,不仅袁世凯看到了,清廷也看到了,袁世凯虽然愤怒,但清廷更加害怕。
而袁世凯看电文已经曝光,直接撕破脸。
1月26日,袁世凯让前线将领联名通电,表示清帝不退位,将立即带兵回京,也是在这一天,保皇党良弼遭到暗杀,这下子,叫嚣的保皇党们也不敢阻扰了,隆裕太后见大势已去,而且袁世凯已经争取了最大的优待条件,索性就退位吧!
清帝退位诏书
2月12日,隆裕太后下诏,宣布退位,大清终于灭了。
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百日内,各方博弈不断,虽然双方因各种利益扯皮,也因内阁制和总统制而争论不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推翻清朝,最终在这杆大旗了,完成了历史最为精彩的转变。
参考文献:
高士振:《1911动荡中国 辛亥起义重大事件》.台海出版社.2011
陈旭麓:《宋教仁集 上》.中华书局.2011
胡绳武:《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历史环境》.1987
丁贤俊.:《论孙中山民元让位》.1988
刘泱泱:《黄兴集》.中华书局.2011
李刚 :《辛亥往事》 .新世界出版社.2011
张绥:《中国人的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南方周末:《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2008-09-24
黄治军:《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花城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