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着抖音,我第108次刷到刀郎演唱会的片段,弹幕里清一色的"永远的神"、"华语乐坛第一人"、"音乐教父"。
我放下手机,陷入深思:这波"刀郎热"背后,到底是真爱还是捧杀?先说说现状:他的演唱会一票难求,480元的门票被炒到5万;他的新歌一经发布,直接霸榜;他的老歌翻唱量突破天际。这股热度,甚至超过了他2004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时的巅峰。一位音乐圈的朋友私下跟我聊天时说:"现在的刀郎,快被神化了。"确实,网上的评论清一色高度赞美:什么"华语乐坛一人敌一国",什么"音乐圈永远的神",什么"千年一遇的音乐天才"。
这种吹捧,真的对刀郎好吗?记得前几天看到一条视频,一群年轻人在KTV里对着刀郎的《山歌寥哉》指指点点:"这也配叫神作?我听不出哪里好。"这就是过度神化带来的反效果。把一个歌手捧得太高,反而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我采访过一位资深音乐人,他说:"刀郎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的朴实无华。现在把他捧成神,反而遮蔽了他音乐的本质。"刀郎的音乐魅力在哪?在于他把普通人的生活唱成了诗,把市井的烟火气转化成了动人的旋律。
《罗刹海市》里唱的是市井百态,《冲动的惩罚》里唱的是情感纠葛,《披着羊皮的狼》里唱的是世态炎凉。这些歌词朴实无华,正因为不加修饰,才显得真实动人。前两天在小区门口,听到一位摆地摊的大叔边择菜边哼《驼铃》。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刀郎的歌,他说:"听着亲切,像在跟老朋友聊天。"这才是刀郎音乐的真正价值:接地气,有温度。过度追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刀郎段子"。有人说他是"民谣之王",有人说他是"音乐界的教父",这些标签像一层层枷锁,束缚着人们对他音乐的理解。我看过一个评论:"刀郎的歌,放在20年前就是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现在非要上升到艺术高度,反而显得刻意。"
这话说得在理。音乐本该是自然流露的情感,非要上纲上线,反而失去了本真。前几天一位乐评人跟我说:"现在的'刀郎热'里,有多少是真心欣赏音乐,有多少是跟风凑热闹?"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在社交媒体时代,追星容易变成从众,真情实感容易被裹挟着变成狂热。回到开头的问题:这股"刀郎热"是追棒还是捧杀?答案在每个听众心中。如果我们能放下神化的滤镜,单纯享受他的音乐,这热度就是真金。如果一味跟风吹捧,那就成了负担。
音乐不需要神化,真实自在就好。就像刀郎自己唱的:"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