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周期内,见识博主正在引领知识服务新趋势

新手加 2024-08-15 14:00:50

特别是在产业进入到又一个硬科技发展周期的当下,从基础原理出发进行的底层创新取代模式创新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产业进步和商业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核心技术的快速迭代。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更多见识博主出现,将「死知识」转化为「活见识」,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培养启发创新的见识,让基础原理服务于工程创新。

作者 | 李威(北京)

「他们用不变解读变化,用模型思维为复杂祛魅,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见识本身。」在「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4」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提出了以《张朝阳的物理课》为代表的知识直播正在呈现出一种用模型思维为复杂祛魅的新趋势,并将提供这类知识服务的主播定义为「见识博主(Insighter)」。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无疑是这种趋势的拓荒者和见识主播的代表人物。他将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物理学博士、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完美捏合在一起,让每一场直播都不止于识介绍知识,而是以基础的物理学原理为线,推导新变化、新趋势出现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直播过程中,张朝阳会讲解油电混动背后的物理学原理,让观众们了解到插电混动技术能够打破低速上内燃机的瓶颈,弥补高速上电机的不足;也会分享飞盘运动走红之后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小的地方压强大;还会在天舟七号发射现场开启直播,解密文昌发射基地的选址优势和支撑火箭飞天的一系列公式与定理。

在这个硬科技周期内,专业领域的知识科普从未像这样与产业的最新动态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基础的科学原理是硬科技周期中不断实现产业突破的理论基石,是创造性的源头。在这个前提下,知识服务的目标不仅要介绍知识,更需要在用知识解读世界变化的过程中点燃大众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激发出社会的创造欲望。

正如吴声所说,如同物理学总是可以用几个恒定公式来解释,再多的大事件,其实也无非空气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是广义相对论还是狭义相对论。见识博主是知识服务领域中一个供给稀缺但前景广阔的赛道,「在一个硬科技的产业周期,商业的『科学家』参与越来越多,物理学思维越来越重要」。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与张朝阳一样的见识博主,让专业学科知识与硬科技产业实现共振在大众与产业之间搭建一条知识的桥梁,将好奇心转化为创造力。

物理网红的思维路径

有观众曾向张朝阳提问,《张朝阳的物理课》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张朝阳给出的答案是:把传统的基础物理与新媒体传播结合,让很多人在同一时间思考同样的问题,把复杂的推导过程变成大众关心的事,是最大的快乐。这也是他对「物理网红」身份的深刻解读。

「每个人都学物理,要了解一些物理的话,帮助我们对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定量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和认知,更加理性。」张朝阳表示。

通过物理课,张朝阳让更多人开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了解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这种穿透现象,直指本质的理解方式,是张朝阳自己思考体系的放大。《张朝阳的物理课》的源头是,张朝阳自身对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的浓厚研究兴趣。作为一位物理学博士,他习惯用推导的方式来探寻答案。

2011年一条「飞船对接空间站」的新闻引起了张朝阳的思考,他想知道飞船与空间站是不是同步卫星。在攀登岗什卡雪山的休息间隙,这个话题被重新聊起,张朝阳在装登山装备用的纸壳子上一步一步推导出同步卫星想要跟着地球一天转一圈,高度需要维持在4.2万公里,空间站的高度只有三四百公里,基本90分钟就要转一圈。

张朝阳把这种硬核推导的思维模式放到了物理课上,形成了一套从现实话题出发,用物理原理解释事物本质的教学方法论。在第一堂课上,张朝阳就带着大家计算出了马斯克的飞船和中国空间站每日绕地球飞过的圈数。随后的物理课上,张朝阳带着大家推导了E=mc²是怎么来的,计算了卫星定位所需的时间修正。

在这个一堂又一堂物理课上,与其说是张朝阳在讲解物理知识,不如说是张朝阳在借助讲物理在推广一种思考范式。在跟着张朝阳用推导的方式了解物理学基础原理的同时,观众们也在更新和养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和计算方式。「除了物理专业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锻炼。」一位物理课的观众表示。

让见识点燃创造的火种

从2021年11月开启第一节物理直播课,课程先后推导了牛顿运动定律、量子力学、热力学定律、天体物理、狭义相对论、电动力学、流体力学与分析力学的基础知识。一堂又一堂的物理课,在两年多时间里演化为一个包括直播、回放、短视频、文字、书籍在内的立体式传播。

如果说「硬核推导」奠定了这个知识服务体系的讲解风格,那将物理推导与现实话题结合的课程内容则延伸了这个体系的现实意义。张朝阳会从锂和钠的电子数量推导出它们更容易发生电离,但钠的电子有11个,锂的电子有3个,钠比锂的质量大,同样的电力下,锂能做出更轻薄的电池;从热效率出发,推断出如果技术创新能实现更高效的深度米勒循环,就能够为动力与能耗找到更合适的平衡点。

张朝阳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理解新热点的物理学视角。随着课程的积累和体系的完善,观众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得到深化。

张朝阳认为,学物理会让人变得更聪明。「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比如如何跑步,如何打台球,如何用手机受力分析,我们如何走路,每天的微观管理方面,如果了解了物理会效率非常高,会知道各个方面。」延伸一下张朝阳的观点,如果将物理知识与产业变化结合到一起,学物理也会让人变得更具洞察力。

跟着《张朝阳的物理课》学习过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观众,在看到小米SU7公布的风阻系数时,能够更直接地感知到小米在造车的三年时间里到底都做了什么。同样的,如果你看过张朝阳在北京车展现场对插电混动技术的讲解,就能够理解比亚迪的秦L DM-i为什么会在发售之后受到追捧。

就像吴声在演讲中所说,《张朝阳的物理课》用不变解读变化,用模型思维为复杂祛魅,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见识本身。知识与产业、商业的融合是将知识转化为见识的必要条件。会用知识理解变化,才能让人拥有洞察未来趋势的见识。而对知识的理解叠加对趋势的洞察,更可能催生出富有创造性的想法。

张朝阳和搜狐视频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创新尝试,为知识服务深入产业、洞察产业、共建专业、理解专业提供了一个可行、可复制的模式。在富于变化和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当下,社会需要有更多张朝阳这样的见识博主出现,构建一种探究新事物与新变化的底层思想潮流,为创造提供养分。

让知识与产业共振

「创新跟基础科学的研究,基本的数理计算非常有关系。」这是张朝阳在物理课上收获到的又一个感悟。他认为,在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中,将前人公式套进来是不够的,只有从根本上理解物理并进行计算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2008年,一位土耳其科学家发表了主要用于5G通信编码的极化码技术方案,其后的十几年里,华为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打造了自己在5G领域的领先优势。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制造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还在全球创投市场中掀起了一波人造肉的浪潮。区块链、VR/AR、大模型、基因编辑、自动驾驶等正在改变时代的技术,无一不是源自基础科学的突破与创新。

特别是在产业进入到又一个硬科技发展周期的当下,从基础原理出发进行的底层创新取代模式创新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产业进步和商业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核心技术的快速迭代。这需要提升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见识的培养来塑造和提升全民的创造性。

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更多像张朝阳一样的见识博主出现,将「死知识」转化为「活见识」,实现专业科学知识与产业发展潮流的同频共振。作为最资深的见识博主,张朝阳洞察到了这种需求的存在,并从这个角度切入,为搜狐视频奠定了将知识传播与产业洞察相结合的独特内容风格。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IP引领下,搜狐视频汇聚了来自宇宙、物理、地质、基因等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科学专家和大咖,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见识内容生态,孵化出了《科学演讲局》《人人听得懂的生命科学》《你身边的数学》等众多主题性栏目IP。以知识服务洞察产业、服务产业,搜狐视频成为了见识直播的重要阵地。

借助搜狐视频这个见识直播的阵地,见识博主们开始成为连接C端用户与B端产业的媒介,在知识与产业的结合过程中,以科学原理为手术刀,去解剖产业变化表象下的肌理,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是「社会见识」提升的重要一步。当探究成为习惯,创造性的提升就是一种必然。

搜狐视频以思维、情境、价值作为IP的立足支点,建设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知识传播平台,一个培育创造性的独特内容阵地,这个阵地如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与硬科技周期中的产业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