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不愿渡江南下,可以说是解放战争以来,最为高明的一招。他在那场玲珑棋局中闪转腾挪,为我国战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渡江南下,是1947年仅次于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的超级战略。
这一年年初,全国战场除了东北战场,尽显颓势。黄河以北,傅作义压着晋察冀和晋绥野战军打。陕北地区,胡宗南尚处于强势阶段,仍旧处于不停寻战状态。
战斗力最爆表的华东野战军,沂蒙山丢失,胶东被肢解,整个华东野战军处在解放区外线边缘地区,依托刘邓大军南下留下的老地盘艰难维系。
刘邓大军虽已南下,却损失惨重,被白崇禧死死压制,有被彻底逼出大别山的迹象。
说白了,这是一场关键时刻的生死棋局。
整个战场的机动力量,只剩下华东野战军,也唯有华东野战军才能真正解围。而那时候,南下进至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处境异常艰难,华野是唯一能够挽救大别山危局的唯一部队。
对毛主席而言,他不可能让刘邓大军独自在大别山苦撑,曾经开辟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毛主席深知,孤军作战是何等的艰难。
如果粟裕能够率领一支部队南下,不仅能对国军起到牵制之效,还能很好地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的作战。
但是当年的粟裕,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粟裕挺兵南下的部队,有多少人马呢?事实上并不多,也仅10万出头。这点部队去执行渡江南下,直捣黄龙的计划,未必有点太小看国军。刘邓大军十二万人马南下大别山,仅剩五万。
粟裕挺兵十万南渡长江,恐怕损失不会只折损一半这么简单。
所以,粟裕在此次毛主席提出的渡江南下大战略计划中,有着无比清晰的认识。
他心底里对于毛主席渡江南下电报,有着超越战略高地的看法。
1947年,7月。
毛主席给华野发电:
“第一步于现地休整数日,迅速歼击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阴、东阿、东平地区之敌,占领该区。以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间在该区内(或在聊城)完成休息补充、配备干部及政治动员;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第三步,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第四步,至闽浙赣目的地。”
毛主席的这招,属于真正的绝命棋局。
我想曾经了解过蒋介石对鄂豫皖和中央苏区铁血围剿的事迹,一看到毛主席这封电报中提及到的皖西、皖南、闽浙赣这些地区,那肯定是气的牙痒痒。
文史资料用几行字形容当年蒋介石对这些区域的残忍程度:
“民居十室九空,为之一炬!”
这些地方都是红军时代开创过的老牌革命根据地,利于粟裕挺兵南下,更利于他南下之后可以在这些老牌革命根据地迅速站稳脚跟。
不过,有个问题是,毛主席对于粟裕挺兵南下至闽浙赣地区的目的是牵制和策应。这就是说粟裕从此失去了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当主角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人和物资作为战争源动力,支配着战争的可持续性,也维系着部队的超强战斗力。
而这两者,物资供给又是重中之重。任何一支战斗力爆表的部队背后,一定是丰裕的物资。
粟裕挺兵渡江南下,首先要面临的两大困难首先就是兵源和物资。敌后作战的恐怖,已经在南方三年游击作战中饱受考验和折磨的粟裕,不会不知道。
可他们身处华东战场就不一样了。华东的将士们对这片土地经营了五年之久,老百姓随时可以支援,根本不需要准备物资。这就是最大的优势,这也是粟裕斗胆直陈的底气。
粟裕的回答是不可。
作为一线将领的粟裕,不仅拒绝了毛主席的提议。反而一针见血的列出了南下作战的诸多困难。给领导提困难本来是个很忌讳的事情,尤其是对军队而言,服从命令这四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这是一支军队能够具有超强战斗力的铁血军魂。
没有这四个字,一切的部队就是一盘散沙,无任何战斗力可言。
粟裕在和毛主席等人见面详谈,详细说明了原因。
第一:表明态度,自己绝对愿意服从命令,可以率领十万大军南下。
第二:说明原因,南下牵制和策应不太现实,10万大军南下至少折损至6万,4万人的部队,牵制不可能,策应更不可能,恐怕掀不起什么风浪。
第三:继续说原因,中原地区长久作战,有民心、有物资,更有利于部队作战歼敌。
如果用粟裕的电报总结一下,可能更加深刻,他在给毛主席的电报中说:
“我大兵团远离后方作战,得不到群众较好配合,行动不易保密,伤病员难以安置,补给困难。重装备不能发挥其作战能力,变成了拖累。大兵团在新区运动,最严重的事为粮食问题。回忆四五年我军在天目山时不足两万人,控制纵横五百里地区,仅三个月之久,已弄得民穷财尽……”
毛主席同意了。但同时也有条件。
“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这份胆子不轻,“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差不多是十万人的数量。粟裕不仅接下了军令状,还信心知足决心在中原地区完成这项任务。
仅仅半年,粟裕发动豫东战役,一战歼敌九万多人,直接完成了任务。毛主席高兴的称赞,解放战争终于过了山坡坡。
从此,毛主席等人再也没有提及渡江南下的计划,反而坚定的选择让粟裕在中原地区打打仗,歼强敌!
究其根本,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看到了粟裕领导下的野战军的可怕战斗力。而这份可怕的战斗力,是毛主席一直以来无法想象的。
粟大将军,我军堪比主席的军事战略家!
教员属于战争之神,纵观主席战争年代所做决策基本没有失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