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又苦又穷,为何每家能养几个孩子?养儿防老的可怕观念

蜀山史道 2024-10-21 18:12:2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那个生产队的年代,生活贫苦,粮食匮乏,很多家庭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

可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每家都能养活几个孩子。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到底有多可怕?是因为对未来的期望,还是对生活的无奈?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观念是否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在这段艰辛岁月中,孩子们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变?

劳动力就是生产力

在生产队时期,农村的生活节奏完全围绕着农业生产展开。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种严格依赖人力的生产方式,使得拥有更多劳动力成为每个家庭的迫切需求。农民们深知,只有勤劳耕作,才能确保全家人不挨饿。

如果回到那个年代,当你站在广袤的田野中,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需要耕种的土地。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一切都要靠人力完成。

这时候,多一个帮手意味着多一份收成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不再仅仅是家庭的新成员,更是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他们的到来,为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从很小的年纪开始,孩子们就被"安排"了各种力所能及的农活。男孩子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女孩子帮忙收拾田地、打理家务。

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能挑起半个成年人的担子,为家里增加不少工分。这种早熟的劳动,虽然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却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

工分制度是那个时期特有的劳动计算方式。每个人每天的劳动都会被详细记录,转化为工分。年底分配时,工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家人能分到多少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源。

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挣10分工,而妇女和年纪小的孩子也能挣5到7分不等。这种制度看似公平,实则忽视了劳动强度和技能差异,导致了一些不公平现象。

在这种制度下,家里的劳动力越多,年底分到的口粮就越多。一个六口之家,即使只有两个大人,四个孩子也能贡献不少工分。

这样一算,多生几个孩子似乎成了提高家庭收入的"投资"。而这种短视的做法却忽视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养儿防老"的误区

"多子多福",这个传统观念在生产队时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当时的农村没有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老年人的生活全靠子女赡养。

在这种背景下,生育更多的孩子被视为对未来的一种保障。人们希望通过增加子女数量来分散风险,确保晚年有人照料。

可这种看似美好的愿望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养育多个孩子意味着早年辛苦操劳,到老了反而可能因为子女太多而陷入各种矛盾。

有些老人晚年反而过得并不幸福,身体累了一辈子,精神上还要为子女的事情操心。子女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常常让老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其实,孩子的数量并不能决定老年生活的质量。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孝心。无论生男生女,只要教育得当,老了都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把养老希望全部寄托在生育数量上,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加重了年轻人的负担,也忽视了老年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生育自由?其实是缺乏选择

回顾那个年代的生育政策,我们会发现,高生育率并非完全出于人们的主观意愿。建国初期,国家为了增加劳动力,还在鼓励生育。

"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响彻云霄,仿佛多生孩子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这种政策导向,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生育率居高不下。

直到六十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才逐渐被提上日程。但在农村,这个政策的落实远没有城市那么迅速和彻底。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避孕手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宣传力度不足和执行不力,也是导致农村计划生育推进缓慢的原因。

许多农村妇女对生育知识一无所知,即便有些模糊的概念,也缺乏相应的避孕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生了就养"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无奈选择。

这种被动的生育状况,不仅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几乎没有讨论过"多少个孩子最合适"这个问题。

孩子的到来被视为一种自然安排,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人为手段来控制生育。这种缺乏计划的生育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口问题认识的不足。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严格推行后,才逐渐发生变化。但即便如此,农村的生育观念改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农村家庭经历了一次观念和行为的深刻转变。

"穷"出来的智慧

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农村家庭是如何养活这么多孩子的呢?答案就在他们的生活智慧中。

首先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菜园,种上各种蔬菜。院子里养着鸡鸭,既能提供蛋类,逢年过节还能改善一下伙食。

虽然生产队时期粮食供应紧张,但每家都有一小块自留地。这些自留地虽然面积不大,却能种些蔬菜、杂粮来补充日常饮食。

农民们还会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一些药用植物,既能自用,有时还能换取一些额外收入。

再就是极度节俭的生活方式。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再穿,孩子们的衣服鞋子都是兄弟姐妹间传来传去。家里但凡有点多余的东西,都会想办法留给下一个孩子使用。

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农村妇女们更是发挥创意,将旧衣服改造成新的实用物品,如将破旧的棉袄拆开做鞋垫,既保暖又省钱。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邻里互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集体互助网络。

家里有事外出时,邻居会帮忙照看孩子。年纪大的孩子则负责照顾弟弟妹妹。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增强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

在农忙时节,村民们常常组织"换工",今天帮这家,明天帮那家,既提高了效率,又加深了感情。

正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方法,农村家庭在贫困中找到了维持生计的途径。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却以其质朴和坚韧,在困境中寻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结语·】——》

回顾生产队时期的多子女现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更是人性的一种体现。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人们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多个孩子的笑脸,成为了父母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和观念的局限性。今天,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改善,同时也要反思过去,吸取教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李百军:《最后的生产队》之“队委会”和“挣工分” 澎湃新闻

《有人提出疑问?生产队时那么穷苦,为什么每家还能养几个孩子》阿福小观点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