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范思辙的表演非常出色,哪位演员饰演的呢?哦,原来是郭德纲的儿子出演的。。。"
2020年,热播剧《庆余年》中,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圈粉无数。范思辙是一个吝啬、狡黠又可爱的“地主家的傻儿子”,被郭麒麟演绎得活灵活现。
在接下来的《赘婿》中,他成功地演绎了从窝囊女婿到霸气互怼的角色转变,演技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谁能料到,那个在荧幕前璀璨耀眼的年轻人,在德云社里曾是一个胆战心惊的"少班主"?
为了摆脱“郭德纲之子”的标签,郭麒麟半年内参加了九档综艺节目,其中有四档是固定嘉宾。没有靠父亲的名气,通过自身的综艺感和真诚的态度,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总得试试。”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隐藏着他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
从小就被父亲当众批评的日子,到长久以来在家庭合影中站在角落的孤独,以及从德云社到娱乐圈的漫长转变,他都一一走过。
如今的郭麒麟,已经不再是那个背负着"星二代"质疑声的人了。现在的他,在综艺节目中能轻松自如地开玩笑、表达观点;在影视剧中,他能自信满满地诠释各种角色。
他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才换来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
尽管年轻,但熟悉郭麒麟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眼神里的成熟,这是超越其年龄的。那个曾在德云社内不敢大声说话的他,如今在娱乐圈也能独当一面。
这不仅仅是一次职业的改变,更是一次自我的救赎。
从被人嘲讽为“郭德纲的儿子”,到现在被人称赞为“郭麒麟真的很有演技”,这条看似顺利的转型之路,他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然而,正是那些心酸的经历,造就了如今在演艺圈大放异彩的郭麒麟。
时间会证明,离开德云社的选择并没有错。他终将会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属于郭麒麟自己的故事。
"离开德云社?你是不是疯了?"
这是郭麒麟在宣布转型时身边人经常对他说的话,那时他20岁,德云社是他家的产业,很多人都想挤进去。
然而,他选择了放弃这一"含着金汤匙"的优势,果断投身娱乐圈。
这个决定背后,蕴藏着多年来的心酸。在德云社中,他永远是那个"不够好"的大儿子。甚至在岳云鹏他们外出表演,观众反应不错的时候,郭德纲都要特意写文章指出他"笨,不好教"。
这样的打击让这个坚强的年轻人一次次地倒下。
"我必须得让自己忙碌起来。"
转型后的郭麒麟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的拍摄,以及商业活动的出席。他好像在用繁忙的生活麻痹自己,让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决定表示怀疑。"离开德云社,你能做什么呢?""这不是你想红想疯了吗?"质疑声此起彼伏。
然而郭麒麟心中明白,比起在德云社里如履薄冰地担任“少班主”,他更想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来证明一些事情。这份毅力,或许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严厉批评和他人不被看好的眼光,更源于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渴望。
他二十岁时的选择,并不是不怕失败,而是不想再被别人左右人生。这源于从小父爱的缺失,使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被认可。
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认同,尽管这条路会更难走一些。
现在来看,他在20岁时看似叛逆的选择,其实是他人生中最清醒的决定。因为只有离开那个压力重重的环境,他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六岁那年,命运开始发生了重大转折。
"叫我爸爸妈妈。"
在郭麒麟六岁那年,郭德纲带着一个陌生女人来到天津,并告诉他要带他去北京。面对这个突然的相认,小郭麒麟只能站在原地,怯生生的,一言不发。
还好,那个女人温柔地说:“叫阿姨就行。”这个细节,让他对后来的继母王惠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命运的转折点。
第一天来到北京德云社,师兄弟们跟在他身后,唤他“少班主”。同学们也羡慕地夸他是“富二代”。从表面看,他似乎很“威风”,然而这个头衔却是他最沉重的枷锁。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父亲对他非常严格。其他孩子需要四天才能完成的功课,他只有两天的时间完成。别人可以尽情享受大口吃肉,但他只能吃青菜。
在公众场合,父亲对他发脾气,使得他甚至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能给爸爸丢脸。"这是小郭麒麟为自己立下的铁律。每天放学回家,他都十分小心,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任性发脾气,生怕惹父亲生气。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继母王惠是他唯一的温暖。有一次,他趁人不备偷偷给亲生母亲打电话哭诉,被王惠撞个正着。他惊恐万分,连忙道歉,并保证再也不这样做。
王惠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告诉他:“想打就打,想妈妈了,我带你去找她。”
这并非虚言,王惠真的买了机票带他去见母亲。这一善举让年幼的郭麒麟深受感动,然而,即便如此,那个家庭始终给他一种难以融入的感觉。
郭麒麟的童年,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然而在严苛的管教下,他的童年生活变得沉重。在他六岁的时候,他开始早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变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
可能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在他日后选择离开德云社的时候,种下了种子。在那个家庭中,他从来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而是一个需要时刻警惕、处处小心的“少班主”。
幼年的伤痛,是一段不愿回忆的往事。
1996年,郭麒麟在天津出生,那时的郭德纲还只是一个在相声圈中打拼的普通艺人,和第一任妻子胡中惠的生活并不富裕。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家庭会在郭麒麟两岁的时候支离破碎。那一年,因为生活压力和事业不顺,郭德纲卖掉了房子还债,夫妻俩天天争吵,最终以离婚收场。
郭麒麟被送到了奶奶家,那是他年幼时。
每次谈到那段往事,郭麒麟都会说:“其实我对那时候的记忆已经不多了。”但那些他并不想回忆起来的记忆,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
从小父母的关爱缺失,使他比同龄人更懂得忍耐,同时也更渴望被爱。
在奶奶家的日子,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却是他童年最温暖的时光。然而,当他六岁那年,父亲突然带着一个陌生女人出现在他面前,表示要把他带到北京。
面对两个陌生人,幼小的郭麒麟感到迷茫和无助,连"爸爸"这个词都不敢叫出口。
然而,生活总是有意外的温暖。继母王惠了解并理解这个孩子的难处,从未强迫他改变对亲妈的称呼。更令他感动的是,当她发现孩子偷偷给亲妈打电话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主动提出带他去见母亲。
虽然是在自己的家中,但在北京的家中,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无法随意地说笑,也不敢任性撒娇,所有的情绪都小心翼翼地藏着,生怕让别人不高兴。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父母没有离婚,我的性格会不会不一样?”他已经无数次自问自答了这个问题。然而,现实已经无法改变,那个两岁时就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小男孩,只能过早地学会坚强。
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超越了年龄的成熟。在德云社时期,他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富二代”,实际上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那个小男孩怯生生地站在父亲身边,用了很多年时间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弟弟的到来,使我们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越发突出,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当郭德纲和王惠在讨论是否该要一个弟弟或妹妹的问题时,郭麒麟积极地表示赞成。他天真的认为,有了新成员,这个家庭会变得更加温馨。
然而弟弟郭汾阳的出生,却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
面对小儿子时,郭德纲的态度与对大儿子的截然不同。他对大儿子总是严厉苛刻,但对小儿子,却能笑着陪他玩耍。郭麒麟跟师兄弟们一起外出演出,就算观众反应热烈,他的父亲也会指出他的各种不足。
他那相声才华,被父亲赞誉为"有天赋",无论弟弟说上多少,都会得到父亲的好评。
这种差别对待让郭麒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的。
家庭合影里,他总是站在角落的那个。郭德纲一家三口满脸笑容地坐在中间,而他看起来像个局外人。一向对他还算和善的王惠,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与他疏远。
“我已经习惯了。”面对这样的处境,年仅20岁的郭麒麟的眼神里却透露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每当他看到父亲抱着弟弟嬉笑玩耍的情景,他都会想起自己童年那些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岁月。
起初,他还会教导弟弟要有礼貌,听大人的话,不要让爸爸生气。但是,渐渐地,他不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他发现,弟弟根本不需要这些"生存法则"。
在父亲眼里,弟弟始终是那个能随意任性、可以犯错的小儿子。
这种巨大的反差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父子俩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相遇时,他们之间举止得体的互动,令人完全无法看出这是一对父子。
郭德纲的严厉或许是为他好,但这份"良苦用心"却不知不觉中推开了他的大儿子。郭麒麟从德云社转型进入娱乐圈的过程,与其说是叛逆的选择,倒不如说是他为自己寻找的一条出路。
如今的郭麒麟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用再活在父亲的阴影下,那些年的心结或许需要时间慢慢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