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弹全长不过8.5米,凭什么能拦截洲际导弹?

流年似水情难留 2024-11-30 18:39:36

19号弹大大方方的首次对全球公开,根据正式的展板说明,这种全新的系统,是可以拦截包括来袭洲际导弹以及所有的中远程导弹的。毕竟成军后的首先部署就是京畿要地。很明显是顶级战略防御系统。不过通过直接的近距离展示,19号弹包括整个发射系统的“苗条”程度,还是极大的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毕竟在过去号称能拦截洲际导弹的地基反导系统,全球只见识过超级大国的NMD部署在阿拉斯加的24发井式射拦截弹。那一批导弹的体量是对外公开过的,总体体型并不比潜射或者车载机动式洲际导弹小多少。最低程度也相当于大号的中导。也就是弹体尺寸至少有11到12米,弹体直径在1.5米到1.8米之间。单发拦截弹的自重至少在15到20吨上下。要知道三叉戟2D5潜射洲际导弹的全长,

也仅仅在12米上下,直径大致在1.8米到2米之间。因此外界判断NMD洲际拦截弹,极有可能是与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共用了同一套两级助推固推火箭。而东方大国至今没有公开,但是偶尔有发射场景放出来的早期洲际拦截导弹的体量,似乎也不算很小。于是这就给全球围观者造成了一个似乎约定俗成的固有印象:那就是只有大型洲际拦截弹才能成功拦截洲际导弹;而要拦截远程中导,那么也必须发射类似体量的中导拦截弹!但是19号弹的公开,立即彻底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从现场来看,19号弹在完全竖起,也就是倾斜程度在85度左右的时刻,6联装发射器的总高,基本上就是操作士兵身高的4倍稍多。就算士兵全高接近2米,那么整个发射系统的全高也只有8米多,按照最大的视觉误差,

整个发射系统树立时的全高绝对不会超过8.5米,其最大外直径也不会超过1米。考虑到19号弹本身的实际尺寸,肯定要比发射系统的外观尺寸更精悍;毕竟发射箱要有外壳、顶盖与底壳,还有随时自适应的接地支撑系统,内部更有作为冷垂发必备的燃气发生器,这些都要占据额外的内部空间。就算19号弹低概率可能是热垂发,那么热发系统一样也会占据内部空间。综合下来,19号弹的裸弹总长绝不会超过8米,助推器最大直径大概率小于0.7米。如此体量,那么19号弹是否是与萨德系统一样,仅仅具备末端拦截功能呢?毕竟萨德系统发射箱的长宽大致类似,而萨德拦截弹的实际长度,居然不超过6.7米。但是19号弹可以明确讲:是既可以中段拦截,也可以末端拦截,完全能够拦截来袭洲际弹头。

那么这样的战斗部会直接被发射到接近入轨的速度,也就是20马赫以上;最大飞行高度则在7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与高度,完全可以进行中段拦截了。而19号弹就是这样的超级新品种。其有效战斗部非常轻,但是却是极为精密的KKV动能作战弹头,只需要2到3公斤的纯金属碰撞体,就可以直接撞毁任何洲际与中远程来袭弹头。这就像不到10克的子弹,只要精确命中要害部位,同样可以秒杀一头大象一样的原理。19号弹甚至有可能一次性携带不止一个高度精密的KKV动能弹头,可以对来袭的多弹头洲际导弹进行同步拦截。其苗条的尺寸,自然也可以大规模上舰部署,成为全球第一通用型防空反导大杀器!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