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虎”式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名声赫赫,但总的来说这种坦克的命运是不幸的,在它1942年刚刚投入战场参加实战的时候就被苏联军队击毁并且缴获了一辆。
和当时很多被苏军缴获的德三新式武器类似,苏军缴获的首辆“虎”式坦克也被苏联军队拖到了库宾卡试验场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工作,由此,我们知道,苏联人对“虎”式坦克知道的可以算是十分清楚,那么问题随之就来了,既然“虎”式坦克的性能十分优秀,而且苏联人该搞到了实车样品并进行科测试,那么当时苏联人为什么没有对“虎”式坦克进行逆向测绘仿制并装备部队呢?
对于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没有逆向测绘仿制“虎”式坦克这个问题。
我想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用钢板焊接出来一辆看起来外形差不多的模型和工业化批量生产出来外形类似功能相同作战装备完全是不同的事情,其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好吧,我不知道是否有人真实的参加过逆向测绘仿制工作,但20年前我有幸参加过,而真实的逆向测绘仿制工作当中,并不是说模仿个外形就可以,还要把样品上的螺栓螺母拆下来,测一测它的旋向和螺距,甚至连相关的金属材料构成都要分析一下,同时还要安排相关零部件的整套生产工艺,而在战争环境当中,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环境按部就班的进行逆向测绘仿制工作,所以战争环境不允许是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没有逆向测绘仿制“虎”式坦克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我们要知道,在战争时期仿制敌人的武器装备部队是要影响自己人士气的,因为那代表着本国的军事工业无法设计出来挨打敌人更好的坦克,这也是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仿制“虎”式坦克的另外一个原因。
另外,由于苏联工程师曾经测试了“虎式坦克,所以他们对这种坦克的优缺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本来,他知道“虎”式坦克的优点也就算了,关键他们连“虎”式坦克的缺点都知道。
准确的说,,在苏联工程师对“虎”式坦克的测试工作当中,这种坦克在倾斜状态(哪怕倾斜5度都不行)很难转动炮塔。要知道在战场上随时随地找到一块平地并不容易,所以说在战场上处于倾斜状才是坦克的常态,而在倾斜当中不能转动炮塔,就意味着敌人的坦克可以很容易绕到“虎”式坦克的侧后开火并消灭它。
其次由于“虎”式坦克的装甲都是垂直布置的,所以,尽管“虎”式坦克的装甲很厚,但由于都是垂直布置,所以这种布置的装甲对“虎”式坦克的车重来说浪费严重,如果“虎”向T-34那样采用倾斜式装甲,那么“虎”式坦克的防护能力将会大不相同并且更难击毁。
同时,苏联工程师通过测试“虎”式坦克发现,尽管这种坦克性能十分优秀,但是生产、维护、保养的过程同样十分繁琐,而且在这种坦克上还时常能够发现和作战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不用说,在测试过程当中,“虎”式坦克发动机费油、不可靠的缺点也没有被苏联工程师疏漏掉。
显然,在苏联工程师的心中,战争就是战争,战争需要的坦克很简单,战争需要那些制作简单、维护方便、上面配置都为打仗准备的坦克,而哪些与之相反的坦克哪怕性能再优秀在苏联工程师眼中都是不合格并且没有仿制价值(甚至借鉴价值都没有)的。
所以,在苏联工程师对“虎式”坦克的测试完成以后,他们对这种坦克的结论也出来了,总之,他们的结论十简单,那就是他们认为这种坦克:不可能进行仿制。
另外,关于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没有仿制“虎”式坦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当时苏联军队当中已经有了和“虎”式坦克大威力火炮和重装甲思想十分类似的KB坦克,由于当时苏联军队已经有了和“虎”式坦克定位十分类似的坦克,所以苏联人自然没必要再去仿制“虎”式坦克去为自己军队为自己军队找麻烦(尤其是为苏军后后勤部门找麻烦)。
综上所述,这就是苏联人在缴获到“虎”式坦克以后却没有仿制的几个原因!
因为虎式太精密,工序复杂,制造周期太长,远不如苏军多快好省的坦克[得瑟]
虎式坦克自身机动不行,倚仗88炮在防守中才打出了“辉煌战绩”。用于战役进攻,看下库尔斯克就知道好不好使了。还真不如豹式坦克。
虎式虽好但做不到量大管饱,就像99a战力优秀但数量只有不到一千辆,其它几千辆在役重坦都这是量大管饱旧型号[静静吃瓜]
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
太贵
老毛子要的是廉价粗糙的大量消耗品,而虎式是精美的艺术品[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没能力造,了解下苏联二战早期的坦克,自己设计的都整不明白
苏联人是先造车后选炮德国人是先有炮后造车理念不一样的[抠鼻]
以老毛子那毛手毛脚大大咧咧的性子,也做不出虎式这么精密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