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抢占东北之谜:明明华北部队更近,为何舍近求远调山东大军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0-20 21:06:40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来说最为熟悉不过。

从1840年开始,腐朽懦弱的清政府就在一场场战役中成为列强瓜分的猎物,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更是让中华民族陷入了史所未有的劫难之中,最后依靠着国共两党合作,依靠着苏联人的帮助和四万万百姓的团结一致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在抗战结束后,我们一直以来的苏联盟友却将矛头对准了我们国家,1945年8月的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联正式进军东北向日军宣战,不过当时的日军已然是强弩之末,可以说斯大林还没怎么打日本就将东北地区拱手相让,但是斯大林却丝毫没有将东北地区主权交还给我国的意愿,关键时刻毛主席远调山东大军前去抢占.....

那么最后的结果如何?主席为何放着更近的华北野战军不用,偏偏要远调山东大军呢?

对东北的三次决策

任何作战任务和决策的制定从一开始都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战术的制定永远都是在实际作战环境中不断改变的。

纵观1921年我党成立后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役,除了四渡赤水中主席的绝对运筹帷幄外,其他战役无论胜利与否,其战术制定和行动大多离不开正常人思维逻辑,但在具体的排兵布阵和战术执行上也却有着指战员独特的战术素养,对于抢占东北来说亦是如此。

1945年9月,随着抗战胜利,对于国共两党也有着更为明晰的新形势任务,除了要明确中国地区的执政党外,中国国境线的划分也至关重要。

蒙古地区已经被残分为内外两部分,如今苏联人又要占据东北边境地区,这就意味着我国用来抵御外侮的北方边境线全面遭受瓜分,不管将来谁当上执政党,这都是摆在眼前不可回避的确切问题,东北政权越往后拖对我国越不利,所以东北地区也势必要从苏联人手里抢回来。

在最初的决策中,中央并没有选择从山东调兵支援东北,而是选择了离东北地区最近的张学思、吕正操等人的队伍,这其实是绝大多数人再正常不过的思维。

一来张学思在晋察冀根据地离东北较近,再者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后代,老东北人对张家还是十分有感情的,也正是抱有着这种期望,张学思等人才第一次进军东北。

但是现实很快给了中央领导一个沉痛的打击,这批率先进入东北的部队只有李运昌等人取得明显成果,原本想打“亲情牌”,但是在10多年的战争后,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没落。

眼见这条路行不通,9月中旬,党内迅速调整策略,做了第二次战略准备。

彭真作为第二梯队指战员率领军队进入东北,有了第一梯队的先行探路,彭真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在对东北地区真实情况进行摸排后,彭真向党组织进行了汇报,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派遣大批组织干部进入东北稳定军心,配齐好政工人员再考虑下一步工作,而在彭真的意见中,他希望尽快从华北、华中派遣100个团干部尽快到达。

在此后的一份密电中,曾克林的报告又详细阐述了目前东北所处的军事威胁和压力。

直到此时,在经历了多次的摸排和试探后,党中央才终于确定了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也才有了调集军队支援东北的后续故事。

我党在山东的优势

最后被确定入关的队伍是距东北千里之隔的山东大军,且不论最后结果如何,毛主席决定调动山东大军入关作战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少意见,山东距离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调动华北野战军更为合适,而且华北军队前期进入过东北地区,对当地的形势也比较了解,为何要多费力重新选择一支更远的部队呢?

这份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可以说当时我党很多将领都支持从华北直接调兵过去,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毛主席还是舍近求远,对于自己的决定,他也给出了三条理由。

首先就是考虑各军区的整体实力,抗日战争结束后,所有人都可预料到的是国共之间必定有一场内战,而协调好各军区间的军队配比也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山东根据地在罗荣桓等人的发展下,正规的野战部队就将近30万,同时还有将近50万的民兵组织,这种军事实力在当时看来是非同小可的。

其次就是要看当时解放军整体的战略布局方式,东北地区的得失固然重要,但要是为了救援东北而打乱原先所有的战略部署计划,那很可能会遭到蒋介石的猛烈反扑,到时候救回了东北再丢失了中原的大部分地界,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显而易见的是,华北地区地处东北和中原连接的重要要道,华北一旦失守,那解放军就只能龟缩在东北坐以待毙,原本相对靠南的山西很可能重新被阎锡山势力夺走,陕北延安根据地也就处在危险之中。

而让毛主席最后下定决心不能抽调华北大军的原因是山东和华北两大地区面对的国民党军队压力,当时山东一带国民党驻守的将领是王耀武,华北一带驻守的是傅作义。

从打仗上来说,两个人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国民党内部傅作义比王耀武的地位和权力却要高出不少,傅作义算得上割据一方的新军阀,华北一带的人力财力物力大都要经过傅作义的直接安排,而王耀武充其量就是一个军队首领,后续虽然任职了山东省省委主席,但是对军队军政的控制完全不稳。

驻扎在青岛一带的国军对王耀武并不信服,即使真打起仗来,山东也比华北地区面临的问题要少,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毛主席宁愿让山东军队在路上耽误点时间,也不愿整体战略布局出现问题,这才有了山东大军急赴东北驰援。

刘少奇的支持

当时国内局势极其不稳定,民众虽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但国共双方之间愈加难以调和的矛盾和意识形态的差距让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都对这场内战十分头痛,9月时毛主席还飞往重庆进行了和谈,在临行之前党内又召开多次会议对东北事情进行了详细部署。

毛主席的决策虽然颇有道理,但是事关重大,仍要经过一轮轮党内高层的集体商议,好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信赖的好战友刘少奇和周恩来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

8月29日刘少奇开始对抢占东北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此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少奇一直频繁的与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进行商议,两人的意见几乎不谋而合,迅速作出了彭真为东北地区书记,开展东北工作的批示。

9月下旬开始苏联红军为避免争端开始逐步向北撤兵,这也就意味着我军抢占东北的战略安排初见成效,刘少奇更是趁热打铁,提出“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举措。

而从8月29日到10月10日期间,正是蒋介石邀请主席前往重庆和谈的关键时刻,在如此重要的节点,蒋介石的这招调虎离山之计也是想让我党陷入混乱,进而错失挽救东北政权,更不用说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场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交火的冲突。

山东军队的入关让东北的局势更加明晰,但同时随着苏联军队的全盘撤退,国民党也在加紧步伐意图控制东三省,毕竟这个土地肥沃、重工业相对发达,这个连接北方战略要道的地盘一下成了国共两党谈判对峙的筹码。

随着抢占的深入,山东大军缺少“主帅”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黄克诚等人根本肩负不起十万兵团以上作战规模的重任,刘少奇提出让林彪、徐向前、陈毅三人中的一人坐镇东北,而在主席最开始的意见中,他是支持老战友罗荣桓主持东北军队日常事务的。

不过罗荣桓向主席建议林彪,这才有了林罗组合的合体,而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林彪对东北地区的战争局势愈加了解,淮海战役的进行更是彻底扭转了国共的战略局势,这才一举奠定了之后解放战争的胜利。

反观蒋介石在东北地区的选将上举棋不定,杜聿明、陈诚、卫立煌等人没干多长时间就被临时换将,如此也能看出主席在东北局势问题上的成功了。

时至今日,毛主席的伟大决策再度看来只有对伟人的无限敬佩,如果没有在关键时刻对东北局势的正确判断,没有对战略局势的完整分析调动山东大军,那么后来全国解放还是未知的变数。

而东北局势的稳定在建国后也彰显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五年计划中东北承担的重工业任务,还是粮食作物的丰收,都是一个时期东北人民为全国建设付出的辛勤劳作。

史料来源:[1]王恩收: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为抢占东北各自的部署[J].档案天地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