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的诀窍,是改变认知

十点来读书 2025-01-13 14:48:27

1814年,叔本华隐居德累斯顿,并在这里开始创作他人生最重要的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四年后,《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创作完成,叔本华仔细阅读校对,发现这是一篇杰作。他将稿子给了出版社,催促出版社快速出版。可是,这本书出版后,无人问津,大部分都烂在书店里,此后好多年,这本书都这么安安静静的,不被人理解。这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大部头作品,可是直到他老了,都还不被这个世界接受,晚年的时候,叔本华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写下来,作为对自己哲学思想的补充,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出版后,叔本华火起来了。

对于人生,他持有悲观的态度,他说:“人是一团燃烧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痛苦,一旦得到了满足,就无聊,人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但对于活着,他却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他建议当今的年轻人,不要执迷于外在的东西,要努力完善自身:“我们应该按照符合自身个性的方向,力求使个性得到合适的发展,其他的则都应该避免。”他建议所有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在。“对于我们的生活幸福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个性,这是因为个性在所有场合都起作用。”他还说:“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东西越多,那么他对外部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他人对于他的意义也就越小。”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像一个智慧的老人,缓缓地讲述着他对人生的看法:我们幸福的条件,都不在外界,而就在我们自身之内。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人的身体。叔本华保留了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将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的东西分为三种: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外在之物。人向他人所展示的样子。仔细想想,人与人的所有差别,也就是自己本身,以及他有多少钱,别人怎么看他。所谓命运,也就在其中。富裕的人和贫穷的人,差别在于他所拥有的身外之物,造成的结果就是有钱人住别墅,没钱的住茅草屋。名声好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名声不好的,走到哪里可能都是白眼和谩骂、鄙视。但这些,都是自身之外的,都不是影响人根本命运的东西。真正能影响人的命运的,其实还是人本身。每个人生下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从他生下来,身上的很多东西就已经被大自然确定了。比起身外之物,人自身对于人生的幸福,往往更具有影响力,因为身外之物,只是人的划分。

因此,伊比鸠鲁的门徒说:“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叔本华接着解释说: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并不会说话,它就在所有人面前,无差别地展示,但每个人看到的,却都天差地别。同样是一朵花,有人看到的是生命绽放的美丽,而有人却看都懒得看,根本不在乎这朵花多么美好。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还是丰富的、深邃的、充满意义的,全在于这个人怎样去看。我们自身的东西,决定了我们能从这个世界看到什么。

人活着,到底需要什么?对这个问题,我喜欢梭罗通过在瓦尔登湖实验得出的答案:维持身体需要的能量,即基本的食物,一日三餐,一年四季,还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子,可供保暖的衣物,以及其他一些取暖和做饭需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一个人就可以活下来。叔本华也说: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好多余的财产,还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然而,许多人还蚂蚁似的不眠不休,辛苦劳作,以求增加财富,但多余的财富并不能带来多余的幸福。多余的财富,只能刺激人的欲望,内心一旦被物质充满,精神性的享受,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再说名声,其实跟财富一样,他人对你的评价,其实根本没法去改变一些实质的东西。假如你是好的,别人说你不好,你并不会因此而变得不好,假如你自己活得不开心,那么就算别人再怎么赞赏你,于你的幸福也无济于事。名声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好的名声可以促进财富的积累,让人多了一个获取财富的途径。然而,就像前面说的,你有再多钱,卧榻不过三尺,死后不过三尺土地,你用钱去买享受,费钱多,享受却容易失去。因此,唯有自身,才是幸福的根本。叔本华坦率地说: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

活得幸福最重要的秘诀,不是去抓取外在的物质,而是努力丰富自己。

在电视剧《天道》(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芮小丹第一次走进丁元英住的房子,他被房子里面的简单给震撼到了。除了一张茶几,一套音响设备,以及简单的生活用品之外,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没有任何装饰。芮小丹在心里说:从心理学来看,这个人的脑袋太复杂,脑袋越是复杂,对于生活的简洁越是有某种要求,相反,内心越是苍白的人,越是需要外在的装饰。

很多人执着于外在的东西,恰恰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贫瘠。叔本华这样描述着:

他就拼命寻找消遣和人群,轻易地将就一切麻烦。

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逃避他自己。

因为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返求于自身,这个人的自身拥有就会暴露无遗。

一个内在贫瘠的人,背负着他可怜的自我,走在琳琅满目的大街上,只会痛苦不堪。于是,他拼命抓取外在的东西,以此来获得存在的优越感,掩饰自身的匮乏与悲哀。塞尼加说:“愚蠢的人饱受无聊之苦”。耶稣也说:“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这话有些残酷,但说得也不无道理,因为他们内在的贫瘠,一辈子都在追逐外在的物质,从未停息,未曾真正享受过生命本身的富饶。叔本华感慨说:“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其实,追逐外在的东西,就好像一个人追着自己的影子跑,自己跑得越快,影子跑得越快。只有当他回到自身,停下来打理自身,他才能发现,那是影子,是从自己身上投射出去的。

回到人自身。一个人是复杂的,有人天生就健康,有人生下来就多病多灾,有人生来就有一副漂亮的皮囊,有人生来就丑陋。人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大自然的设定,我们改变不了,只能接受,因为投胎这件事,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对于人自身,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人健康了,就是基础。叔本华说:“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可是,这世间有很多不太聪明的人,他们拼命工作,把自己折腾病了,就是为了生病的时候有钱看病。身体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凭证,也是灵魂寄托的场所。但人与人的命运的差别,最主要的还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内在的个性与灵魂的丰富程度。上天给定的许多东西,差别再大,也还有个边际,唯有一点,会让人差别越来越大,那就是人的智力。

托尔斯泰小时候,总觉得像自己那么丑的人,是不配获得幸福的。然而,老天给了他一个出色的头脑,让他成了举世闻名的作家,让他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记得有个作家说过,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人的内心,有一片广袤无垠的世界,我们在那个世界里看到什么,很多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会怎样生活。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物,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就像对于半杯水的说法,乐观的人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说,我只有半杯水了。因此,人们所寻求的改变自身,完善自身,最主要的,也是完善自己的内在。歌德说:“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

我们内在的个性,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内在的个性,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神秘的力量创造了我们,我们的外貌,它也给了每个人不同的禀赋,但同时也设定了一条,那就是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塑造自己。后来萨特总结说,人的选择和行动创造了自己,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是,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和选择呢?叔本华说:“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意识外化出来,便是认知,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人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就是人的认知,决定人和人之间命运的不同的,也是认知。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说: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改变自己的认知。既然换了认知,就跟换了命运一样,那为什么很多人依旧过得苦兮兮的,却不去改变自己的认知呢?因为改变太痛苦了,所以很多人宁愿忍受已经习惯的痛苦,也不愿去承受那种颠覆自己的痛苦。

有一个很精辟的描述:认知的形成,就像玩积木游戏一样,一环扣一环,第一块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一点一点镶嵌进去,最终的成品,就是认知。而那个最初的第一块木头,可能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放好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等到我们渐渐长大,已经在外面镶嵌了很多东西,形成了一个世界观。因此,要想改变,你就得将许多东西推翻,然后重新去构建。黑塞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整个世界。”挣脱出去了,天高任鸟飞,挣脱不出去,就只能成为坏蛋。我们就像那个蛋,认知就是那坚硬的蛋壳,它保护着我们,却也深深地限制着我们,使我们只能活在里面。可一旦挣脱出去了,就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承受那种颠覆自我的痛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孑然独立。最关键的不是他到底拥有多少身外之物,而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歌德在《诗与真》里面说:“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得返求于己。”十八世纪的一位诗人也说:“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生活的全部可能,都蕴含在我们自身之内,我们幸福的全部秘密,都在我们自身之内。幸福与否,是我们自己决定的。真正决定我们的生活的,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追寻外在之物,只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满足,而追寻内心的深度,不断去拓展内心的宽度,才能让我们有面对外在得失的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