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那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有哪些不同?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侯懿珊律师结合法律规则及审判实践,梳理辨析了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
首先,从法律对过失犯罪的定义来看,过失犯罪在主观上的体现为:1.疏忽大意,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2.过于自信,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
2.故意犯罪
从法律对故意犯罪的定义来看,故意犯罪在主观上的体现为:1.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2.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
二、行为性质与法律后果
1. 行为性质
故意犯罪的行为性质较为恶劣,因为行为人是在有意识地选择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却仍然执意为之。而过失犯罪的行为性质则相对较轻,因为行为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疏忽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2. 法律后果
由于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大,其法律后果也通常较为严重。刑法对故意犯罪往往规定了较重的刑罚,以体现对这类犯罪的严厉打击。而过失犯罪则因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法律后果也相对较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失犯罪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当过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行为人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量刑标准
在量刑上,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也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刑法对故意犯罪的处罚比对过失犯罪的处罚要重。这是因为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为严重。而过失犯罪中,行为人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其主观上并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其量刑相对较轻。
三、如何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
要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司法实践中认为,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判断行为人是属于过失还是间接故意:
1. 认识因素。间接故意要求行为人大概率明知伤害行为可能导致死亡结果,结果的发生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过失则要求行为人有仅有小概率,有预见死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抽象可能性。
2.意志因素。虽然间接故意和过失都要求行为人不希望死亡结果发生,但间接故意中,行为人明知有可能导致死亡结果却放任结果发生,而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排斥的,甚至具有避免结果发生对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