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毛毛娜
“左手牵你,右手敬礼,不负国家不负你。”这是网络上爆火的一本小说里的文字,身为军人的男主角在面对着枪林弹雨这些十分危险的地方,依旧以服从为天性,依旧爱自己的国家并且为之奋斗,而这样的行为总是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骄傲。
他们奋斗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我想是自己的信仰,是那一颗爱祖国的心。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有570多万被俘虏,战争结束有190万人回到了家乡,但是最恐怖的是有100万人叛变了,他们朝着自己的祖国开枪时,心里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信仰呢?
叛变的原因——苏军的第270号命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军队一直在打败仗,这让斯大林十分气愤,身为一个领导者他必须采取措施了,于是第270号命令就横空出世。
原命令指出:“害怕战斗的军官可以被枪决或者是降级为士兵,由勇敢的士兵代替。”战场凶险,一个普通人难免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畏惧的情绪,但是上级却丝毫不体谅他们,甚至最后这个命令演变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上级军官可以不用请示直接结束掉他们的生命。”
同时这张命令还有连坐法,如果自己变成俘虏或者开小差,他们国内的家人也会被冠上叛徒罪名。
因为这些严苛的命令,最后那些被俘虏的军队根本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接受审判,于是就产生了这100多万俘虏叛徒。
如果说没有外在压力,军人却叛变了,我会严厉谴责他们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军人身份,是否真的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有了这样残酷的命令,无疑是问你:“愿意丢掉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还是愿意成为一个叛徒?”
当然,这个命令也不全一无是处。当时苏联的军队组成有真正参军的人,一些志愿者和被强迫参军的人。作为绝对信仰自己祖国,认为祖国一切都好的人,这一个命令完全肯定了他们的忠心,鼓舞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其它的人,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作为一名军人,为什么没有自己选择生死的权利?为什么我不小心成了俘虏我的家人要替我接受惩罚。”这一定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不解的问题。
僵硬的盲从——第270号命令的背后
很多人看到那些叛徒会义愤填膺地说:“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我们明知道那个命令有问题。我们还要服从吗?
二战之中,有约16万的军人被带上“懦夫”的帽子走上断头台,这些人无辜吗?
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你有没有曾经加入某些团队,发现领头人经常出一些异想天开或者丝毫不为下层考虑的霸王条款?如果有,我希望你也懂得那些军人的无辜。
在一场都是鲜血和性命的战争中,出现了如此一个残酷,不把人性命放在眼底的命令,承受者应该怎么办?
即使暂时没有被俘虏,军人不也会战战兢兢地恐惧下次,毕竟胜利不可能是一直的。他们能做到的只有一次次的盲从,或者是在战争背后丧失生命,逐渐把鲜血和人命放到麻木地位。
《日内瓦公约》中规定了不能虐待俘虏,可是这个公约却要对俘虏赶尽杀绝,或许我不是军人,但是我觉得这样是对人性的泯灭。
所以第270号命令的背后代表着什么呢?它代表着一个领导者对于军队的严厉要求和对胜利的渴望;代表着军人职业的卑微和艰辛;代表着战争之中的残酷和无情。
而作为一个现代人,相信大家对这个残酷的命令是毫不适应的。
小袁有话说
在当今中国,大家以军人身份自豪,争取当一个军人,这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而军人家属也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我们觉得自己光荣是因为我们有民族责任感,我们乐于为祖国奉献。
这种民族责任感一定不是因为上级毫无人道的命令,也不是随意污蔑别人没有勇气而夺取人家生命。反观我们对军人的问候和一些优待都体现了整个国家的人性关怀。
我们可以说270号命令无情,但是它在战争中的确起到了一个胜利的奠基作用。所以真正需要被责怪的不是那个命令,也不是那个下命令的人,而是残酷的战争。
因为战争,生灵涂炭,整个世界变成人间炼狱,无数人失去生命。为了让更少的人失去生命,就出现了这种残酷的命令。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于和平年代,生于一个强大的中国,避免了战火纷飞,能够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能够有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
之前有一句话很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其实哪里都有残酷,只是我们身边的残酷都被隐藏得很好,我们都安静和平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小袁谨希望像“第270号命令”这样战争的产物不再发生这个世界上,希望这个世界如我们所想。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袁史”,切勿受骗